分享

胃痛勿大意,如何识别和预防胃病?

 花间一酒壶 2023-09-22
图片



全文字数:1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4.5分钟



胃痛、胃胀、烧心、口臭,胃部不适已经成为困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普遍健康问题之一。那么胃痛到底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才能早期识别和预防胃病呢?
01
“九宫格”教你识别胃痛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胃痛。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胃炎、胆囊炎、肠炎、阑尾炎、女性痛经等,如何快速辨别腹痛到底是不是胃痛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快速的判断腹痛的方法。不同疾病疼痛的位置是不同的,我们以脐部为中心,把腹部划分为九宫格,根据疼痛的位置来认识最常见的几种腹痛类型。由这个“九宫格”的方法可以知道,胃痛通常是发生在上腹中部或者偏左侧,并且常伴有反酸、胃胀、恶心等症状。
图片
腹部“九宫格”
详情表
右上腹痛
肝脏、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肝炎等
左上腹痛
胃、胰腺、脾脏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胃炎等
上腹痛
胃、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各种类型的胃炎(需注意的是,有时心绞痛也会出现该部位疼痛)
中腹痛
(脐周)
最常见的就是拉肚子、急性肠炎
左右腹痛
输尿管结石(常伴有腰背部疼痛)
右下腹痛
盲肠炎、阑尾炎
左下腹痛
结肠炎、男性精索炎
下腹痛
女性妇科疾病(盆腔炎等)、男性前列腺炎
02
常见胃病类型

胃痛是胃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胃黏膜可能受到了损伤。

图片

一般来说,常见的良性胃病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性胃炎,胃部没有病变,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情绪影响引起的胃部不适;
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部表现为轻微的炎症,胃黏膜充血血肿,黏膜腺体没有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有萎缩;
胃食管反流;
胃、十二指肠溃疡。
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是可以发展为胃癌的,并且通常伴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这两类胃病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并进行规范的治疗。而功能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通常不会癌变,无须过度紧张,但也不能硬撑。了解清楚胃病出现的原因,使用正确的治疗方式,配合调整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逐渐调理就可恢复健康。
03
胃病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胃病在现代人中如此高发呢?胃黏膜损伤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很多人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吃过多辛辣、高盐高脂的食物,爱吃冷饮、喝咖啡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容易给胃造成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胃炎。

图片

另一方面,办公室人群多处于久坐的工作状态,缺乏运动,甚至很多人经常熬夜,这些都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此外,过度劳累、压力大等精神因素也会明显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这些都是造成胃病高发的原因。
04
胃部不适,需要做什么检查?

常用胃部的检查方法包括:
1
胃镜
2
X线钡餐透视
3
呼气试验
4
胃肠超声造影
呼气试验是通过吹气的方式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最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如果有胃部不适,建议首先到医院进行一个简单的呼气试验,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镜是胃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一般建议40岁以上有上腹不适、胃胀、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或者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胃镜检查望而生畏,目前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一种消化道造影检查,检查时需要患者空腹口服硫酸钡溶液,然后在X线下动态观察胃的轮廓,判断胃部是否有问题。
此外,胃肠超声造影也可以作为一个筛查的选择。胃肠超声造影是超声检查的一项新技术,检查者需在空腹状态喝一杯像“芝麻糊”一样的造影剂,然后利用超声检查胃壁的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溃疡、息肉等。胃肠超声造影的造影剂是由玉米、大豆等原料配成,口感好,患者无痛苦,是胃病很好的筛查手段,也可以作为胃镜的补充。但它无法像胃镜一样对胃黏膜进行直接观察,对胃炎、小的胃溃疡、小的胃癌病灶并不敏感,所以适应正常体检人群或者胃病初诊检查人群,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或者具有胃镜检查禁忌征的患者。
05
胃病需要怎样预防?

预防胃病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①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餐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②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障充足睡眠,避免免疫力下降;

③ 坚持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消化,还有助于放松心情;

④ 保持愉悦的心情,及时疏解不良情绪;

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

最后,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胃!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图片

来源:《秘书工作》2023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