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酸多,烧心,反酸,泛酸。

 杏林仁者 2023-09-22 发布于河北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而脾胃大家李东垣认为:“吐酸不仅属热,也属寒也。

以上都是古文献,古中医对反酸烧心的论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完整。

”临床中,凡寒、热、湿、食、痰火均可致酸,而嘈杂酸甚者必有热火。

且酸多者,多与肝火有关因肝之在味为酸,肝热犯胃则吐酸也。

胃寒患者多表现

多清口水,酸水多,遇寒更加严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用药理中汤

脾胃湿热患者多表现为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用药清中汤。

食积多表现为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多用保和丸。

湿困脾胃多表现为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反酸烧心,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厚腻,用药多平胃散。

痰热多表现为胃灼热,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胃胀痛,反酸,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用药多温胆汤。

肝火犯胃吐酸,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用药多左金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