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暖空巢,让爱回家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9-22

作者:秦谷涯

前些时日,我国进行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其中增加了“精神慰藉”等内容,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则消息一经传开举国哗然,一场关于亲情回归、关爱老人的讨论铺天盖地,遍布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很多人看来,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可谓是啧啧怪事。单就做人的基本伦理而言,回家看望父母实属人之常情,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靠一部法律来维系,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尴尬、有些心酸。

事情何至于此?我想,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从根本上找到答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六十年后的今天,那一代人已经开始步入老年,并且在当今人口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比重在迅速扩大,来势之猛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阶段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显然是未老先衰,这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几十年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也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提倡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经济发展、物质的丰富、住房的改善,子女与父母分室而居独立生活已成趋势。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使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传统模式逐渐消失,老人们儿孙满堂、享乐天伦的情景鲜以重现。取而代之的是二人世界、三口之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口的流动性与竞争的压力却在不断地增强,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去外地发展来应对竞争,成为一种趋势,“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封建社会小国寡民的理念,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已经不太适用,甚至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无论是现代家庭模式的变化,还是子女迫于生计离开故土,父母们常常是出于不愿给子女造成经济负担或留恋故土等原因,选择安守家园,他们孤独寂寞,这就是“空巢”老人。我们要非常重视“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比如:养老、孝道。

在我国“空巢”老人的规模大得惊人。很多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接近一半,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所幸的是,城市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各类社会保障相对完善。这样,老年人在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以及精神生活方面还相对齐全。到农村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打工,留在身后的被称之为“386199”部队的老少妇孺。当打工族渐成趋势时,很多年轻人甚至携妻带子远走他乡,昔日那个熟悉的归宿,一个养育了自己几十年的家,却只剩下了形单影孤、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有的孤独寂寞,心中的郁闷无以排解;有的生灾病难,无依无靠;有的甚至还得打拼口粮,省吃俭用为儿孙积攒。多少次站在村口依石远望,曾经倍加疼爱疼爱的儿子还不回来,一月、两月、半年、一年……

不可否认,给年轻人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在众多尤其是“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的独生子女而言,也许很不现实。因为面对如今这激烈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他们对空巢老人的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是不是就是说,我们就可以完全回避这个问题,而使之放任自流呢。时至今日,面对着这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面对他们养儿却不能防老,生病却难以就医,苦闷而无一倾诉的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认真考虑这种现象。在这些客观原因的背后,当代年轻人是不是在传统道德上丢失了什么。我想,是缺失了!缺失的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孝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与文化表象。一个“孝”字几乎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至帝王将相、仁人志士,下至平民百姓、布衣白丁,无不在“孝”的道德理念下求生存、谋发展。上有以孝治天下,下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论走到中国社会的哪个层面,都在讲“孝”。在科举制度之前,出仕要被举孝廉,其中首推“孝”,可见“孝”为为人之道,出仕之基,晋身之本。不孝则被视为忤逆,被世人唾弃。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中,曾经多次提到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首先强调在家孝敬父母,孝乃仁之本。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孝乃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句话虽然现在看来已太过偏颇,不适于人的个性化自由化发展,但是起码可以看出“孝”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

孔子对“孝”还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即为色难。正如所云: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难做到的是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既为“色难”。有事时晚辈能替父母操劳,有了酒肴,能先让长辈享用,这还达不到真正地孝,于是他告诉子游: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看来,能够赡养父母,仅仅是孝的最低层次。行孝道要做到“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宰予问孔子:三年的服丧期是不是太长了,那样不是礼坏乐崩、万事荒废吗?于是孔子就问宰予:不到三年,你就吃着白米,穿着锦衣,能安心吗?宰予就有说:我觉得没什么,我已经服丧一年,当然应该没什么。孔子听了以后大为失望,认为宰予不够仁德,他认为儿女生下来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死后自然应该守孝三年才算是能尽最后的孝道。于是孔子就很不客气的指责宰予:“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也有三年之受于其父母呼?”

可见传统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性。不遵孝道是一件被谴责被唾弃的事。

在中国古代,“孝”是一种强制性的礼教。“孝”的名目之繁多与方式之夸张,简直叠床架屋。从小孝顺父母,不可少其敬,长大要赡养父母,不可忘其尊,父母去世要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甚至三年守墓。不把人搞得形如枯槁、泣泪如血,不搞出一个悲痛欲绝的样子来誓不罢休。当然,这些封建社会的“孝”道名目,有时候已经脱离了子女对父母的真实感情,将一份真爱扩充到非常虚伪的程度,实属不可取。但是无论怎样,孝道观念,在那个久远而漫长的时代,是人们内心自我强制不可僭越的道德底线。或许多少也带有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因为一旦赢得孝名,或以孝闻于天下,至少会被认定这个人是一个贤德的人、品行高尚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国家官员的候选人,一旦被推举,则便步入了上流社会。但这也恰恰说明,在那个重视“孝”的漫长岁月,繁衍了一代代重孝道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天子还是布衣,赢得了孝名,就赢得了一半的事业与前程。

元代郭守敬辑录的《二十四孝》,流传甚远,成为世代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从姚重华孝感动天到朱寿昌弃官寻母,从黄香扇枕温衾到王祥卧冰求鲤,无不感动上苍,育泽后人。尽管故事大多是虚构夸张,荒诞不经,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大多属于愚孝,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白:“孝”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如今我们讲“孝”,不是模仿“二十四孝”故事那样去做,而是让它启迪我们如何去对待给与我们生命的父母。无论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承受什么样的压力,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与照顾父母。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我身边有许多老人,虽然他们情况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属于“空巢”老人。王老伯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回来一次,长则呆一周,短则呆上两三天,就又打工出门,他们守着家、守着地,早成六点起床,去田里、集市上溜达,中午晒太阳、聊聊天,晚上看会儿电视,8点半就睡觉,生活显得很“规律”。杨大爷虽然两个儿子,却经济条件都不好,在家又不会务农,只有在外打零工,儿媳身体又不好,把孙子留给老人,老两口不但指望不上子女,还得捡破烂供孙子上学,看着两个每天忙碌的身影,谁又会知道,他们都已年逾七旬。

将“常回家来看看”写入法律,在民意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理解并赞同的,有些年轻人却流露出自己的无奈:“我们都不得不为了生计常年蜗居在外,拿什么常回家看看”。“后悔嫁远了,我家没有车,从车站转车回一次娘家就得5个小时,再带着3岁的孩子,孩子也受不了啊!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爸妈,我心疼啊!”……

听着这些可怜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是生存的无奈,还是人性的悲哀。

孝道,在中国讲了几千年,然而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物质基础逐渐丰厚与孝道理念的慢慢丢失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许多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变得突出自我,自私自利,只求向父母索取,继承父母财产,却不言感恩,不愿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或许这个结论让许许多多年轻人难以接受,毕竟有些强词夺理,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但是无论怎样,当今社会,重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孝道文化刻不容缓。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不仅是对传统孝道和当代法制精神的有力彰显,更是基于维护老年人权利和督促儿女关怀父母的综合考量。

曾几何时,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它那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让我们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仿佛妙音环绕不绝于耳。他真正打动人的地方不仅是它的旋律,更是那段触人心弦的歌词,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是啊!或许这是许多远方游子的心声,更是家乡父母的呼唤。

每个人都将老去,而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着在晚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让自己的子女能够孝敬我们。到那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做盼子归巢望眼欲穿的空巢老人。那我们现在就要重新树立“孝”的观念,把这一美好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将其发扬光大。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自然界没有文明的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乎?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孝敬父母的生活点滴做起,那些远方的游子们无论你们又多么忙,多么难,都不要忘了,家中的父母牵挂着你们,多回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以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孝敬父母原本就是人性自然的光辉,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要身体力行,并传给后人。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的时候,才能够顺理成章的享受子女的照顾。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其目的不是为了惩戒,更多的是唤醒年青一代的良知,倡导孝道价值观,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文明国度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年青一代人应该躬下身来认真行孝,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体现生存的价值;在尽孝的过程中领悟做人的真谛,领略仁者境界。一个真正懂得尽孝的人,才会建立一种非同寻常的责任感,才能有资格担当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成为当今之“孝廉”,进而成为国家之栋梁,社会的基石。而一个不懂得“孝”的人,或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理由,逃避尽孝,甚至连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都没有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庸人,也许他的确很忙碌,真的很困难,但是却因为这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而忽略了将他带到人世间的父母的感受,他忘记了感恩,丢失了人性。他代表了一种低劣的人格,终将被时代所遗弃,他的晚年能否享受晚辈的孝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

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应该承认当今社会人口去向老龄化在家庭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的竞争压力以及他们势单力薄而带来的养老压力,在呼唤孝文化的同时,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提倡子女尽孝之余,需要国家、社会的力量。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立起更加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对城乡高龄老人、无保障老人的养老津贴发放制度,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积极推动社会投资,积极推进老年服务事业,使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与志愿者积极投身到养老、敬老、助老的服务中来,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模式。

第三,呼吁社会弘扬爱老美德,共建和谐氛围。一方面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孝文化,使广大子女更加深刻的体会”孝道“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每个做子女的都要索取少一点,感恩多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另一方面,关心身边老人,尤其是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当中去,广泛开展生活料理、心理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者活动,为有困难的老人办理好事、事实,让他们真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感受人情的温暖。

总之,提倡孝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爱“空巢”老人更是科学发展、以人文本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老人们献出一份爱心,增添一份温暖。我们相信,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我们倡导价值观,探索如何更好地养老的开始而非结束,在此基础上集各方之合力,建立更加科学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