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意拳(大成拳)的平步撑抱桩为例,我们看如何一步一步地把这个桩做到位的。以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一般从下往上依次调整到位: 第一步:双脚平行,与肩同宽; 第二步:双膝微曲,臀部微坐; 第三步:头部上顶,和臀部形成一个相反的拉升脊柱的感觉。 至此,桩架的“立柱”初步形成。 接下来是微调,还是从下到上。 第四步:假想两个脚跟下面各踩着一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又不能让蚂蚁跑掉,体会脚跟与地面之间似接非接的弹性; 第五步:假想臀部下有一个高凳,自己正稳稳地坐在上面; 第六步:假想头顶百会穴处被一根绳子系住,并有一股往上拉的力量;进一步跟臀底下坐的力量相反相争。 至此,桩架上下力量的主要要求都已经到位。 第七步:微微前后晃动一下自己的身体,一是检验一下下盘的稳定程度,二是假想自己身体在齐肩高的水中,并通过微动体会水的阻力。 第八步:假想双手抱着一个纸球,顺着水的浮力漂了起来;浮起来的高度,脐上嘴下范围内都可以; 第九步:假想这个球很大,全身都需要去轻轻地裹这个球。注意:是全身,包括双腿; 第十步:假想这个纸球,用力挤,就破了;松开,就漂走了;用心去体会怀中球的弹力。 至此,前后左右的力量也都有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所谓的纸球,应该想象成一个能完全贴合自己身体,并可以随着自己的动作变成任何形状的空体,并不一定是圆形的。 二、所有的用力都不要用僵力。所谓僵力,就是把某个方向的力用到头,使肌肉紧张僵硬了。 三、力度的掌握,可以类比一下拿筷子去夹一块嫩豆腐,既要把豆腐给夹起来,又不能把豆腐给夹烂——以后站桩里所有相争的力量都可以比照这个力度水平。 外形框架没问题后,开始纠要领,调细节。 按照教程上的说法,很多具体的要领很多,例如:头正目直、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等,这些要求没问题,但是就是有些太碎了,对初学者来说,很不好记;这里教给给大家一个统一的原则:“无曲不夹,无凸不顶”,即,所有关节内侧都要有“夹”之意,所有关节外侧都要有“顶”之意;记住,是所有关节,大到下颌、腰背、腋下等,小到每个指趾关节。 为了避免初练时紧张,可以采取“巡查+抽查”的方法,即:摆好桩架后,从头到脚挨着“巡查”要领是否做到,巡查过几遍之后,开始把意识集中到怀中的球上,以此为主;期间,意念一动,可以随机随意地“抽查”身体某个地方,看看是不是还继续保持着要领的要求。 以这种形式出现的站桩教程可能您之前从来没见过,没关系,别多想,严格按照顺序和内容要求一步一步来就可以了。 ![]() 下面是几个注意事项: 站桩所要达到的松紧状态,大家可以类比想象一下原来家中常用的“鸡毛掸子”。把鸡毛掸子竖插在地上,可以看到:一根立柱把上下纵向撑起,鸡毛充满弹性的悬浮于空气中,很放松,一阵风吹来,甚至可以随风飘舞。这里的立柱就是我们的筋骨,鸡毛就是我们的肌肉。 关于站桩的时间,刚开始不要追求一次站太长,以身心放松舒适自然为度。一次时间不长不要紧,一天内多累计几次就可以了。一次五分钟,十次就是五十分钟;效果一样,甚至更好。而桩架站的不舒服,已经浑身颤抖动作变形肌肉僵硬还坚持熬时间,锻炼意志力可以,当拳术的基本功,真的不行。 站桩的意念假借有很多,大都是辅助桩架和辅助放松的,还有针对性调理不同疾病的。为了避免被乱花迷了双眼,这里就说一种:在保证桩架饱满,肌肉放松下,体会水里的阻力和怀中球的吸斥弹力。如果桩架不饱满,就假借将自己怀中球的膨胀收缩;如果肌肉不放松,就从头到脚地淋浴毛毛细雨;如果桩架和放松的要求基本做到了,就将意念假借集中于体会身外水与怀中球。 期间产生的麻热涨、肌肉跳动、肢体晃动等各种反应,就一个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记住,是你练拳,不是拳练你,主动权要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记住上述内容,随便参照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参照外形,就已经可以开始照着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