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和行合一,懂和会贯通

 十丈红尘客 2023-09-22 发布于广东

最近,因为对外接触很多很广泛,又触发了对知行合一的感叹: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知行合一作为圣人之言,广为人知、信众颇多,传播也盛。然而,因为是学问,总觉得“接地气”方面差一些。若要对知行合一做解释,非要用到王阳明的学问不可。

这里想降维一下,尝试用普通的白话对知行合一做一次解释的努力,也许对,也许错,总免不了有个启发的效用吧。

懂,就是真知,与之对立的是假懂、不懂装懂;会,就是能作对,与之对应的是不会、蛮干、瞎干;

弄懂一件事非常难,当一件事的边界比较小的时候,弄懂它就会容易得多,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们说骑自行车吧,要弄懂如何骑自行车这件事边界就很小,很容易理解掌握。

会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做到真正的会,甚至可能终其一生也做不到“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骑自行车,非要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摔足够的跟头才能学会,骑自行车出门;再比如,打羽毛球,什么叫“会打羽毛球”,这个标准就具有非常高的天花板,普通人永远都是望而不及的。

所以,我们看到,“会”一件事更难,它在时间上、天赋上、能力上、技术上死死的卡住了很多人而不能再精进一步。“懂”一件事可以通过反复的学习思考去实现,“会”一件事则需要反复的训练和固化才能实现。

我们遇到任何需要采取行动的事情之前,都因此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事我真的懂吗?(2)这事我真的会干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懂和会的边界具有非常高的天花板,所以,其实也会看到常人凡人往往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这个天花板。

我们常常努力让自己懂的更多一点,让自己会的更多一点,往往让我们更泄气苦恼的是,我们也知道距离边界天花板如此之遥远,所以就慢慢失去了动力、放弃了努力。

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天花板,这事不假;想要碰触到天花板,才可能取得所谓的突破,这非常之有挑战,以至于大部分情形下内心起不了坚定的突破天花板的信念。

我们不是有一个天花板,我们是有无数多的天花板,所以我们有意无意的刻意地突破任何一个天花板,都是真正取得了进步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找到最接近的天花,寻求努力突破试试看。

最坏的情况是不懂装懂,导致蛮干错乱;较好的情况是知不知,做能做,但是边界可能就会受限太多;最好的情况是,真懂会干,这才是这个领域真正的人才,单一的懂还不一定能称之为人才。

懂,是实现了认知层面的升华和抽象;会,是实现了行动方面的正确应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