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钗奇怪座次变化背后庞大的故事脉络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9-22 发布于北京

01

宁国府祭祖后贾母在花厅中摆席,夜深天凉后又进暖阁重新安座。两次安排座次,女孩子们的座次突然发生了一个大变化。

贾母歪在榻上,……榻下并不摆席面,只有一张高几,却设着璎珞花瓶香炉等物。外另设一精致小高桌,设着酒杯匙箸,将自己这一席设于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

(贾母)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宝钗等姊妹在西边,挨次下去便是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下面横头便是贾蓉之妻。

原来都是宝钗、黛玉、湘云、宝玉四人与贾母同座,突然变成了宝琴、黛玉、湘云、宝玉。宝钗被安排到与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一起。

想必但凡稍留心的读者,都已经关注到这一点。

宝钗座次的这个奇怪变化,给这段硌蒙上一层薄薄的雾纱,有些看不清晰了。

02

这个座次变化的奇怪之处,在于它与宝钗此前发出的自己比不上宝琴之问相呼应,且透出了一些不太明白的信息。

宝钗、宝琴同是薛家人,一方面贾母有厚此薄彼之嫌,另外一方面,按照贾府客人坐上位的礼仪,作为王夫人的干女儿,宝琴不应该坐在此处。

况且,还有邢、李两家三位女孩子。

上述第一点可以勉强用宝琴比宝钗小来解释,但是这个回答既没有完全解释这个疑问,同时也将问题引向宝钗之问。

第二点也可以参照宝玉与贾母坐在一起,但宝玉比较特殊,它是贾府的吉祥物,这一点别人无法与之比较。

按照古代正常家具以及小说写到众人的朝向,我们推测贾母所用的桌子是八仙桌。如果仅从人数上来判断,桌上至少还能坐两人。

如果在贾母对面打横坐的不应当是客人,也可以勉强解释这个问题。但这都不是关键内容。

03

蒙古王府本的批阅者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在第五十三回回末总批中指出:

叙元宵一宴,却不叙酒,何以青菜?何以馨客?何以盛令?何以行先?于香茗古玩上渲染,儿榻坐次上铺陈,隐隐为下回张本,有无限含蓄,超迈獭祭者百倍。

蒙王府的这个批语,点出了“儿榻坐次上铺陈”这个事实,并明确指出“为下回张本”,且有无限含蓄。

为下回张本的意思是指这个座次安排,与第五十四回内容有密切关系。而因座次引起却含蓄未发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重点,暂不涉及香茗古玩。

除此之外,蒙王府本的这个批语中,还从写作技巧角度,强调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赞扬其“超迈獭祭者百倍”。

理解到这些含蓄未发的内容,就发现二者相差何止百倍,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完全不存在可比较性。

04

在此之前,宝玉去舅舅家向贾母辞行时,对这段故事已经埋下了伏笔。

宝玉去辞行时,贾母还没有起来。宝玉进去后,发现宝琴躺在贾母身后还没有睡醒。

如果关注到这段描写,就会与宝玉、湘云、黛玉三人在贾母处住的时候作比较。

黛玉初来贾府,明确写到宝玉住在贾母暖阁外碧纱橱里。因黛玉来贾府,贾母原计划让宝玉跟她住,给黛玉腾出碧纱橱,但是宝玉坚持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黛玉住进纱橱去。

所以,二人都跟贾母住在一起,但并没有住在一间房里。

至于史湘云,她小时确实在暖阁住着,但是从袭人说十年前她们同在西暖阁住的情况看,湘云那时候应当也没有与贾母住在同一张床上,甚至可能都不在一个房间。

05

然而宝琴却与贾母住在一起,而且宝琴的年龄明显比宝玉、湘云和黛玉住在贾母处的时候大了很多。

这个伏笔,描写了宝琴得贾母疼爱的程度,与此前贾母强要王夫人认宝琴为干女儿,在逻辑上一脉相承。

暂且放开这个伏笔,我们再看第五十二回更远的另一个伏笔。

06

第五十一回末,王夫人、凤姐二人共同向贾母建议在大观园设立小厨房。

贾母突然在众人面前对凤姐大加褒扬,然后话头一转,又说,“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

贾母的这句话貌似替凤姐担忧,但是如果将其与猴儿尿的故事结合起来看,就说明在建小厨房的时候,贾母已经对凤姐作了警告。

这次警告的内容是她认为凤姐的表现“太”伶俐了,所针对的事情是凤姐与王夫人一起向贾母建议筹建小厨房。

而猴儿尿警告的事情之一,是凤姐为王夫人开脱袭人失职失礼之事。这次警告,与建小厨房时的警告相比,其严厉程度和态度已经不是同一个等级了。

因此推测,此时的贾母已经非常敏感地意识到,凤姐已经露出了倒向王夫人的迹象,并做出了相应的行动。

07

贾母宴席第二阶段进入暖阁后的位次安排,明显是贾母的主意,没有假手于他人,即宝琴、宝钗的座位,是贾母“乾纲独断”。

正常情况下,第一次的座次安排应当是王夫人、凤姐的首尾。这一点可参考黛玉初次进贾府,当凤姐将坐错座位的黛玉拉到左手第一个,黛玉不肯坐时,贾母才发话,说明安排座位的事情一定不是贾母个人的主意。

但是,小说写当时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没有明说谁负责安席,但根据凤姐的表现看,这件事应当由王夫人负责、凤姐具体执行。

如此一来,宝琴座位的安排、宝钗座次的调整,就让人产生了更多想法。

凤姐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有了行动。

08

插一个题外话,红楼梦中被评价为“伶俐”的人,几乎都是“玉”系人物。

这些人物包括:贾母、凤姐、黛玉、贾芸、红玉、茗玉、香菱、晴雯、紫鹃、芳官、柳湘莲。

另外还有三个人也被评价为“伶俐”。一个是坠儿,一个是替贾琏望风被凤姐打了一趔趄的那个,另外一个是向宝玉编造晴雯死亡的丫鬟。

因此红楼梦中凡被评价为伶俐的女子,都是心思灵动、做事灵巧、人有灵气的这些人。

但是物极必反,被贾母评价为太伶俐的凤姐,在一些事情上就越了线。

09

凤姐越线的地方就是她提醒宝玉喝酒那一段。

或许凤姐看到了贾母对宝琴的态度,就自以为真正了解了贾母的心思,在黛玉与宝玉二人喝酒时,公然地告诫宝玉不要喝黛玉的酒,意思就是不要和黛玉过于亲近。

这是凤姐提醒宝玉的真正含义。

凤姐因贾母疼爱黛玉,便一直与黛玉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公开地说黛玉要做贾府媳妇。

当看到贾母比对黛玉更加疼爱宝琴后,凤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怂恿黛玉、宝玉关系,转向提醒黛玉宝玉。

显然,凤姐的这个变化,是王夫人所乐意看到的。

我们都知道,王夫人前后的表现特别是逐晴雯的举动,都表明她一直更倾向于宝钗,而非黛玉。

10

凤姐的这个变化,恰恰因为她想在王夫人这边增加砝码,又错误地领会了贾母疼宝琴的真正意思,而产生的错误判断。

在贾母以猴儿尿警告凤姐后,凤姐不久就开始小月,然后王夫人立即着手褫夺了凤姐的权力。

“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并连续做出一系列动作,先投桃报李推探春上位,继而将宝钗拉入管理阵营,彻底颠覆了贾府的管理格局。

自此以后,凤姐就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

蒙王府本的评论人敏锐地看到了这些故事的前后逻辑关系,准确指出座次的变化是为后面故事张本。

11

除上述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外,宝钗座次的变化还反映了宝钗在贾母心中地位的下降。

这一点宝钗自己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只不过因为增加了宝琴,宝钗地位下降这件事的影响被冲淡了。

宝钗在贾母心中地位下降,一定会在王夫人处得到补充和反应。随后发生的故事恰恰呼应了这一点。

凤姐生病后宝钗协理大观园,便是王夫人的手笔。而宝钗这期间以探春改革为契机,在贾府底层人物里又做了大量安排,当一切就绪后她借抄检的机会,彻底离开了大观园。

相信八十回之后,宝钗一定会重返大观园,但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她是如何重返大观园的了。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