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放血法治疗痛风

 飞燕图书馆673 2023-09-22
  痛风,在欧美等地发病率相当高,70年代起此病在我国西藏地区相对多些,其它地区少见。但近年来我国有关痛风的临床报道明显增多。从临床治疗来看,西医治疗痛风除注意饮食外,均用镇痛消炎、激素以及别嘌醇类来降低血尿酸并达到治疗目的,但疗程长,发散率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为主,辅以循经选穴针刺,均收到了疗程短,肢体功能恢复快,发散率低的满意疗效。
  临床资料
  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34例痛风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0一60岁之间,其中形体肥胖,有嗜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的占65%,有家族史的占总数的38%。临床症状:本病多发于手、足指端及指掌关节处,尤其好发于足拇指掌关节处外侧,起病急骤,患处红肿热痛,局部皮温增高。化验检查:血尿酸高于正常值。34例中每年发散1次的占100%,发散2次以上的占总数的38%。收治时大多数均经西医诊治疗效不显,转来本科治疗。
  疗效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关节处红肿热痛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血尿酸有所下降者。
  有效:经治疗后,关节红肿热基本消失,但肢体功能活动时仍有轻度痛感,但不影响行走及工作,血尿酸下降不明显者。
  无效:经治疗红肿热痛无一改善者。

图片

  治疗结果:
  34例痛风患者,经治疗后均出现了1至5日内红肿热痛消失,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加快了肢体功能活动的恢复。并对11例患者做了隔年随访,仅有3例发复,但发散时症状也较前减轻。降低了发散率。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主穴:阿是穴(局部)
  配穴:上肢:曲池、合谷、外关。下肢:阳陵、公孙、太冲、三阴交。
  首先在患部红肿热痛处寻找压痛点,以最痛明显处定为阿是穴,用络合碘局部消毒,再用浸泡在75%酒精内的三棱针,快速点刺阿是穴3处(约成三角形),进针深度约2一3分,出血数滴后加拔小号火罐,如刺后不见血出或出血不多,应加以挤压法出血后加拔罐,用闪火拔法以助出血量的增加。再在患处邻近及远端部循经取穴2-3个,进针方向倾斜向患侧,针刺手法采用捻转提插交替使用,较强刺激(以病人能忍受为度)。针感以气至病所为佳。留针留罐30-40分钟后,起针起罐,擦尽血迹即可。
  典型病例
  程××,男性,49岁,干部,原患有痛风病史长达7年之久,有家族史,每年都发散1到2次以上。本次发散左侧足部指指掌关节处红肿热痛,行走困难,夜间痛疼加剧不能入睡。化验检查:血尿酸及血脂分析高于正常值,经西药治疗一周余,痛疼红肿仍未减轻,转本科经上述方法治疗一次后,痛疼当时改善,步行返回,翌日来诊,红肿逐退,痛疼大减,复诊1次后,三日来诊,观局部红肿热痛消失,局部仅留下轻度紫斑,行走自如告愈,时隔3年后回访,未曾复发。
  体会
  痛风,属中医“痹症”痛痹范畴,为气血凝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用三棱针迅速点刺法,以活血祛瘀,祛瘀生新。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配之针刺,以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值得注意的是,消毒要严,手法宜轻宜快,点刺深度得当,出血量宜大不宜小,否则有“杯水车薪”缓不济急,难以收到理想的疗效,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言“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若血射出而黑,必令变色,见赤血而止,否则痛不除反有害之说。临床确实如此其中3例,故点刺手法过轻过浅,出血量不足,以致复诊3次以上见效。以上内容由安徽省委门诊部中医科陶学成提供
肩周炎1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
滑膜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
足跟痛骨伤后遗症化脓性骨髓炎 
骨结核股骨头坏死痛风性关节炎
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球肘肋软骨炎跌打损伤
腰肌劳损
滑囊炎
骨质增生
崴脚
颈椎综合征
急性腰扭伤
骨不连
闪腰岔气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跌打损伤
髌骨软骨炎桡骨茎突部腱鞘炎
腘窝囊肿
风湿性关节炎
腰背肌筋膜炎
肩周炎2
阳强不倒
急性肾小球肾炎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勿盲目,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