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夫||杨军:出类拔萃“知味斋”

 昵称70808387 2023-09-22 发布于山东


 
 

杨军:出类拔萃“知味斋”

朗 夫

【杨军,志向坚定,勤奋努力。执着坚韧,攻坚克难。恪守善诚,童叟无欺。秉持智勤,与时俱进。他靠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精神立足餐饮行业,他以感恩社会、善念善行的举动赢得口碑人心,他创办的“知味斋”是淄博餐饮界一面旗帜。】

皇甫晓文  摄影

         
“知味斋”,在淄博乃至山东,家喻户晓。
“知味斋”的创始人杨军,1958年出生,淄博周村人。他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饭店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餐饮评委、山东省餐饮业优秀企业家、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淄博市饭店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山东商业职业学院、淄博技师学院知味斋商学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荣获中国美食最高奖项“金鼎奖”,是山东周村商埠菜掌门人。
杨军研发制作的“知味斋”特色菜点,被评为“中国名菜”“中国名点”“山东省名小吃”。杨军麾下拥有“国家星级旅游饭店”“鲁商文化主题饭店”“商埠文化主题酒店”“非遗食品科技公司”四个经营业态、九家分公司。荣膺“山东老字号”“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等品牌名号。“知味斋”的周村肴鸡制作技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餐饮挺辛苦,却是保人生存的一门手艺”
         
杨军的父亲本不姓杨,由于家境贫寒,6岁之前被辗转卖过5次。进入杨家以后,改随杨姓。杨军的母亲也是从小被收养,不知道本来姓甚名谁。两个苦命的孩子成年之后,被好心人撮合着组建家庭。杨军有七个兄弟姐妹,他在男孩子中排行老大。
杨军少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贫困。14岁初中毕业以后,他就不能够再上学啦。与他家一路之隔的一位厚道朴实的厨师,看上了聪明勤快的杨军,真想把自己一生的手艺倾心传授。
周村肴鸡,是伴随着1904年周村开埠发展起来的地域名吃。杨军的启蒙师傅,是制作周村肴鸡的世代传人。
杨军拜师之后的那一年中秋,师傅要赶制一批周村肴鸡过节。师傅问杨军:“敢杀鸡不?”杨军:“敢!”师傅:“会杀鸡不?”杨军:“不会!”
师傅让这个实实在在的小徒弟逗笑了,手把着手教杨军学杀鸡。杨军看得清记得牢,很快就掌握了杀鸡技巧。师傅笑着夸赞:“这小子,行!”
受到师傅夸赞,杨军很高兴。一口气把一笼活鸡宰杀完毕,端起一锅开水就要褪鸡毛。师傅眼疾声高喝住,告诉杨军滚烫的开水褪鸡毛会把鸡皮扯烂。五瓢开水兑一瓢凉水,水温在90℃刚刚好。
杨军很快掌握了褪鸡毛的要领:先把鸡头浸入水中烫一下,再把鸡爪、鸡身按入热水中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然后用手一捋,鸡毛就会顺顺当当褪下。继而,杨军学会了给鸡开膛破肚,清理择洗。
师傅看杨军干什么会什么,就把制作周村肴鸡的本领传给了他。一只周村肴鸡吃起来也就半小时,做起来却需要大半天的功夫。宰杀、褪毛、清脏,盥鸡、盘鸡、上色,油炸、配料、酱煮,每一道工序都得恰到好处。用心用力,才能够制作出皮脆肉嫩、汁鲜味美、色亮质香的周村肴鸡。
学做周村肴鸡,是杨军从事餐饮业的第一步。他牢牢记住了师傅的话:“做餐饮挺辛苦,却是保人生存的一门手艺。”
         
“等到有条件了,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酒楼”
         
杨军跟着师傅学了两年多,厨艺突飞猛进。
有一天临近中午,区领导突然来到附近的化工厂检查工作。以往上级来人,必定由师傅掌勺招待。这次赶巧师傅有事请假,找来杨军披挂上阵,杨军只想着不给师傅丢人就行。区领导尝了几口饭菜,问厂长:“今天的饭菜不是老王师傅做的吧?”厂长笑道:“您可真厉害!老王师傅今天家里有事,饭菜是他徒弟做的。”
区领导听了,就让人把杨军叫到桌前。这是杨军第一次在领导面前露面,不免有些腼腆和紧张。区领导亲切地招呼杨军坐下,给他倒了一杯“尉氏大曲”,说:“小伙子,做得不错,好好干。小小年纪学上一门手艺,你将来的生活就能过得好!”
杨军受到鼓励,心里升起一个念头:“等到有条件了,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酒楼!”
那时候的杨军,要钱没钱,要房没房。他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白天当泥瓦工,晚上干装卸工,还为村办工厂跑过销售。开酒楼也就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能够吃饱穿暖是最迫切的需求。
1983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杨军办起一家小化工厂。辛苦打拼几年,虽然挣了一些钱,却远远算不上富裕。杨军夜不能寐,他一直放不下喜欢的餐饮行业。他觉得自己的命运,与厨师、厨艺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杨军的机会来了:1986年,周村城郊前进村的一家饭店办不下去了。杨军获知消息,赶紧托人前去探询。饭店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了13万元外债。1986年的13万元,绝对是一个巨额数字。
村里人谁也不愿意接手填窟窿,饭店只好对外招租。招租条件并不苛刻,承租者只要还上外债就行。杨军抓住这个机会,对村领导说:“我啥条件也没有,只要让我干就行,保证三年还上外债。”村领导同意作为优惠条件,把杨军的农业户口落在本村转为菜农户口,这可是与城镇户口又拉近了一步。
杨军接手了这个饭店,挪措资金把460平米的三层小楼装修得像模像样。杨军很辛苦,却很有成就感。总算有了自己的饭店,他得给饭店起一个好名字。
周村是著名的“旱码头”,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杨军的师傅是痴迷的京剧票友,曾经带着他看过中国京剧院名家名角演出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杨军对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印象至深,熟谙“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典故。他请到了一位文化朋友,为他逐字组合、拆解、分析,最后敲定店名——“知味斋”。斋,比楼、堂、店、馆都文雅,明快里透着尊贵。古色古韵,意涵逸远。
杨军的这位文化朋友是书法家舒同的得意弟子,写得一手富有韵味的舒同字体。两个人都是急脾气,商定好店名就要马上写下来去刻牌匾。朋友遍寻不见合适的毛笔,顺手抓起一块抹布蘸上水,在水泥地面上一挥而就。然后,用报纸拓下字迹,用毛笔勾出轮廓,急三火四地送去制作牌匾。这块牌匾,至今还悬挂在当年那个酒楼的门楣之上。
         
“要做就做最好,把名吃原样搬进'知味斋’”
         
杨军做餐饮,不只是凭技术,还是在凭心思。每一道菜品,总是在不断地改进。杨军的用心研创,使“知味斋”很快誉满淄博。
面对络绎不绝的食客,杨军竟然滋生出隐忧:“知味斋”现况虽好,却不值得沾沾自喜。倘若把“知味斋”办成一家普通饭店,就违背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人生目标。想要让“知味斋”长盛不衰,必须创建特色品牌,打造百年老店!特色品牌在哪里?百年老店在哪里?杨军登高远眺,定位京城。
京城有名吃——“全聚德”烤鸭。“不吃烤鸭,路费白花”,是中国美食家们的共同认知。杨军远上北京,他要把“全聚德”烤鸭搬回自己的“知味斋”。
杨军十次进京,十次奔赴“全聚德”。“全聚德”的老总虽然与他朋友相称,对他的想法却难以认同。山东能够接纳古城皇家的饮食口味吗?周村有那么高端的消费群体吗?败走麦城怎么办?砸了品牌怎么办?
杨军之所以敢掐着京城顶端菜品引进,早就已经做足了功课。京城的美食源于哪里?源于鲁菜啊!就凭老朱家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和爱新觉罗家的“猪肉酸菜炖粉条”,能够迅速把京城菜品衍化得精彩纷呈吗?
杨军对着“全聚德”老总,把京城美食源于鲁菜说得头头是道,把周村古商埠消费传统讲得有鼻子有眼,把自己的一片真挚赤诚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聚德”老总被说动了,亲临周村见识“知味斋”。
“全聚德”老总是名副其实的餐饮企业行家里手。在了解周村乃至淄博各层次餐饮群体消费能力,暗访了消费者对“知味斋”的认可程度以后,立即安排技术人员赶到周村,盘造烤炉,培训人员。全聚德的两位烤鸭师和一位面点师,在周村整整住了一年。杨军敬京城师傅,就像是敬大神儿。住,安排在周村最好的宾馆;吃,一日三餐敞开供应。
师傅们倾心传授烤鸭技术,杨军严格按照要求加工制作。“知味斋”烤鸭,用得是北京专供的填鸭。主材配料,全部从“全聚德”进货。走进“知味斋”,就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全聚德”烤鸭。
“知味斋”的烤鸭,最初一只售价29元。那时候,一瓶茅台酒也不过才卖30几元。尽管如此,烤鸭的年消费量10万只,高居“知味斋”菜品榜首。没办法,这就是名吃带来的连锁效应!
“全聚德”烤鸭落户“知味斋”以后,杨军又开始新菜品的谋划——北京还有一家“东来顺”。“东来顺”涮羊肉天下闻名,得把“东来顺”的涮羊肉请进“知味斋”,来和“全聚德”烤鸭作个伴!
1987年底,杨军和北京“东来顺”的老总交上朋友。有了“全聚德”老总光临周村的先例,“东来顺”老总驾到周村没有费周折。“东来顺”老总考察过“知味斋”,对杨军说:“你选三个人,跟我回北京。吃喝住用我安排,全流程免费培训两个星期。”
杨军安排了三个精明强干的职工进“东来顺”培训还不算完,自己打着领队的旗号也跟着去了。培训结束,“东来顺”老总从小到一头糖蒜,大到羊肉切片机、各式各样调料一一配备齐全。专门派遣一名厨师跟随杨军返回周村,帮助“知味斋”把“东来顺”涮羊肉顺利启动。“东来顺”老总退休以后,来到周村一住5年。为“知味斋”把好“东来顺”涮羊肉质量关,亲自传授餐饮企业文化。
         
“'知味斋’的味,就靠不计工本的追求而来”
         
在淄博餐饮食谱中,传统饮食具有不可撼动的地域认同和长盛不衰的文化基础。
“知味斋”立足淄博,怎么会忽略慰籍淄博人味蕾、凝聚淄博人心气的饮食风俗?“知味斋”萃取鲁菜优长,精工细作,发展创新,打造出独有味道的“周村商埠菜”。其“南北融合、中西贯通、取材广泛、味型丰富、本味突出”的鲜明特点,成为鲁菜独具代表性品牌。
杨军说:“有什么样的食材,就会有什么样的味道。一定要相信货真价实,不要信什么薄利多销!”
“知味斋”的烤鸭,必须用北京饲养的填鸭。“知味斋”的羊肉,必须用乌兰察布察哈尔羊。“知味斋”的海参,必须用大钦岛、隍城岛海域的海参。“知味斋”的竹林鸡,必须用安吉岭西竹海养殖基地的竹林鸡。
“知味斋”引进安吉竹林鸡,很是费了一番周折。当年,杨军应朋友之邀前往浙江安吉,在朋友的饭店里第一次品尝到竹林鸡。端上桌的竹林鸡,汤色黄亮,鸡香浓郁,咸鲜味美,质地脆嫩,这令杨军很是惊讶。他问朋友:“你做的竹林鸡,是不是安吉最好的味道?”朋友笑道:“还有比我做得更好的。”杨军在商言商,立刻站起身来,说:“在哪里?快带我去!”
朋友把杨军带到竹林山溪边一家小店,吃到了最正宗的竹林鸡。杨军打破砂锅问到底,终于搞清楚其中原因:竹林鸡味道的差异,其实就是食材的差异。这家小店的竹林鸡,每天仅做两只。再想多做?饲养户不卖。而且,说不卖就不卖,给钱也不卖!
杨军服了:养鸡都能够养得这么傲气冲天,是昴日星官下凡了吗?杨军让朋友带着他进入深山,发现养殖户的竹林鸡与其他鸡种大不相同。养殖户告诉杨军,竹林鸡不仅鸡苗不同,喂养的饲料也很有讲究。具体配方?免谈!
从安吉回到淄博,竹林鸡的饲料配方成了杨军的一块心病。他找专家,搞科研,查资料,做实验。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搞出自己独创的36味中草药配方饲料。杨军带着专用饲料跑回安吉,找到朋友协商合作投资散养竹林鸡项目。
耗时两年,终于建起“知味斋”精品食材基地。徜徉于万顷竹海中的竹林鸡,吃昆虫,饮泉水,辅以特配饲料,一只只红顶冠中,颈细爪小,羽色黄亮,灵活敏捷,成为高品位餐饮的品牌食材。
满意的食材,打造满意的菜品。“一品竹林鸡”,成为“知味斋”又一道招牌菜。就连身手一流的御厨品尝过“知味斋”一品竹林鸡,也是大加赞赏。他哪里知道,饲养一只竹林鸡,最低成本也得上百元。那味道,不好才怪!
杨军与“知味斋”食材专供基地的养鸭、养羊、养参、养鸡户有言在先:“你供我最优质的食材,我给你最优厚的回报。”“知味斋”有最优质的食材做支撑,有最匠心的理念做后盾,怎么会不一骑绝尘、长盛不衰?
杨军的“知味斋”,已经红红火火了32年。这在当今极易“城头变换大王旗”的餐饮业,堪称奇迹。可见,掌门人的境界高低,视野宽窄,从业诚欺,待客厚薄,是决定企业成败兴亡的关键。
杨军的“知味斋”,凝聚着他的心血,积蓄着他的智慧,充盈着他的精神,代表着他的理念。
他说,时代成就了他的事业。其实,是他完善了时代的发展。
他说,特别感恩这个时代。其实,他与时代相辅相成。         
2019.11.29.



 【作者简介】 



 朗  夫:曾为军人,现为自由撰稿人。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指导《新时代文学社》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刊文质量和编辑效率,现将相关要求提示如下:

 点击:温馨提示

为节约公共资源,单篇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敬请理解。
如果出现内容错行现象,是因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所致,与编辑无关,请周知。
祝您开心好运,欢迎赐稿指导!
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