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造型企业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blackhappy 2023-09-22

《前言》

质产品品质有优劣,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视为“质量好”,将品质低劣的产品视为“质量差”。事实上,没有“好”的质量,只有符合要求的质量。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①符合特定的规格,

②功能好,

③使用方便,

④外观精美。

2.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②安全可靠,精益争霸,

③外在环境影响小,

④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②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③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④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

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完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①人员,

②设备,

③材料,

④方法,

⑤环境。

2.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稳定不可或缺的准则。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统一化,

②通用化,

③系列化,

④简便化。

(2)信息化、数据化是品质管理最有效的支持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3)加强质量教育,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4)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

(5)质量缺陷包括:

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见下表)

制造型企业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6)设备管理包括:

设备优化、设备保养、设备修理。

3.“三按”、“三检”

(1)“三按”

要求员工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操作(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

要求检验员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检验;

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绘制图纸、制定标准。

(2)“三检”

员工自主检验,

巡回检验,

员工之间互检。

四、品质三大控制手段:

1.进料控制与库存品质管理进料控制的5R原则,5R原则是指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的采购物料。实现了5R,就可以确保需求、成本、品质等各方面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1)适时RightTime,在需用的时候,及时地供应材料,不断料。

(2)适质RightQuality,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3)适量RightQuantity,采购数量与存量控制适当,防止呆料和过多地占用资金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4)适价RightPrice,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适地RightPlace,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保随时可以进料。

2.过程控制与SPC—统计过程控制

①过程品质管理计划的拟定,

②设备点检与仪器校验,

③首件检查,

④操作人员自主检查,

⑤过程巡回检查,

⑥品质异常处理,

⑦检验记录。

⑧不良统计分析,

⑨不良品的区隔与标示,

⑩控制图的应用,

(11)限度样品的应用,

(12)看板管理的实施。

3.品质管理理念:

①最高主管的决心和承诺,

②让客户永远“忠诚于我们”,

③争取品质要求严格的顾客,

④推行全员品质“一票否决制”的活动,

⑤建立员工满意的企业环境,

⑥重视品质教育训练,

⑦建立良好的环境品质。

五、品质管理与全员改善

1、6S管理与品质管理息息相关,它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整理(SEIRI):区分要用与不用的物品,不用的坚决清离现场,只保留要用的。

(2)整顿(SEITON):把要用的物品,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

(3)清扫(SEISO):扫除现场中设备、环境等生产要素的赃污部位,保持干净。

(4)清洁(SEIKETSU):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所以也称为“3S”活动。

(5)素养(SHITSUKE):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安全(SAFETY):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6S管理口诀:

只有整理没整顿,物品真难找得到;

只有整顿没整理,无法取舍乱糟糟;

整理整顿没清扫,物品使用不可靠;

3S之效果怎保证?清洁出来献一招;

标准作业练素养,安全生产最重要;

日积月累勤改善,公司管理水平高。

2、TPM与全员自主改善

T:Total(全员参与)

P:Productive(生产性)

M:Maintenance(保全)

自主改善是指公司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和开展的小团队活动。

生产自主改善以追求生产极限为目标,构筑能预防所有浪费的体系,挑战故障为零、浪费为零、不良为零为终极目标。

全员生产性保全和自主改善能带来如下效果:(1)有形效果:

①提高品质,

②降低成本,

③缩短生产与管理周期,

④库存量的减少,

⑤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效率,

⑥工作浪费的减少,

⑦减少市场投诉,

⑧减少各类损耗,

⑨杜绝安全隐患,

⑩改善提案件数的上升。

(2)无形效果:

①增强员工的改善意识,

②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③培养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六、质量管理与TQM

1、戴明主要思想理念—管理十四要点:

(1)提高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不变的目的;

(2)采取新观念;

(3)停止靠检验来提高质量;

(4)废除以最低价竞标的制度;

(5)不断地提高生产与服务系统,以提高质量与生产力;

(6)建立在职训练制度;

(7)建立领导体系;

(8)排除恐惧,使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9)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陷及高生产力水准的口号,训示及目标;

(10)破除部门与部门间的藩篱;

(11)废除工作现场的工作标准量,代之以领导;

(12)排除那些不能让工人以技术为荣的障碍;

(13)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教育与自我提高机制;

(14)让公司每个人都致力于转型。

2、戴明式公司与一般公司的比较:

制造型企业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七、质量管理与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零缺陷说明如果人们致力于细节和避免错误,就会不断接近零缺陷的目标。

追求零缺陷管理就要建立预防系统:

(1)传统的观念把重点放在产品完工后的检验和售后补救,

(2)零缺陷管理思想是从人的价值层面、精神领域入手,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与习惯,改变人们做人做事的方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零缺陷的基本原则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企业改进质量以达到产品缺陷为零的指导方针。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所有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