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挪威进口日本产三文鱼海产品,重新打标签后发往中国,实在是恶毒

 小天使_ag 2023-09-23

前言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公然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排入大海,一时间,日本的这种自私行为引起世界人民的共愤。

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第二天,我国就宣布禁止进口日本的水产品以及水产品相关食物,并对我国周边海域进行辐射检测,但欧盟、冰岛以及挪威等国,却宣布取消对日本海鲜进口的限制,于是有网友担心,日本的水产品在经过一段长途旅行之后,再次出现在中国境内。

这不,近段时间,中国海关就截获了一批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追其溯源竟来自日本。

日本排污入海

从日本排污入海第二天开始,中国海关以及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就同时对外发布消息,将禁止日本水产品以及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消息一出,日本这边就炸了锅了。先是其外务省发言人在国际上装可怜,称中国不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对日本进行了商业霸凌行为。

接着就是日本首相对外作秀,直接当着众多媒体的面,和日本内阁的一众官员开启了吃播环节,虽然其官方声称当天所食用的海鲜是福岛的海鲜,但是真是假,可能只有日本政府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其首相的首次带货好像并不怎么成功,因为日本水产品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根本不买他们的帐。

最后实在没办法的日本,直接恼羞成怒开始威胁中国,称要往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状告中国,称中国违反了世界贸易法案,应当给予日本经济赔偿,并且撤销对日本的水产品禁令。

日本之所以这么着急能让中国撤销对其水产品的禁令,是因为中国的这一反制措施完全打在了日本的命门上。

首先,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根据日本2022年在《财经时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澳门地区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占比在日本水产品出口量的50%以上,所以一旦失去中国市场,日本的水产品竟会遭受灭顶之灾,毕竟该行业最大的甲方爸爸丢了。

其次,因为核污水具有辐射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现在中国又宣布了禁令,那就相当于中国已经在国际上亮明了态度,那就是日本的水产品质量有问题,会对日本水产品的口碑造成恶劣的影响。

最后,中国的这一反制措施会造成日本人群大面积地失业,因为我国禁止的不光是日本水产品,从相关层面上来说,是对日本一大部分产品都下了禁令,因为很多日本出口的产品成分中,都有水的存在。

所以在中方宣布禁令没几天后,日本东京、名古屋这些大型水产品的价格就遭遇到了滑铁卢般的暴跌,像日本最为畅销的海参、鲍鱼等产品,更是在日本国内产生了严重的滞销。

基于种种情况,日本民众开始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办公室门口进行聚集,并疯狂抵制岸田文雄政府的“排污入海”计划。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岸田文雄应该重新考虑排污入海计划的可行性吧,但这老小子死不悔改,并且开始在国际上反咬中国。

岸田文雄先是公开指责中国的禁令“毫无根据”,并要求中方立即撤销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

接着其外务大臣便开始献媚,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直接对中国开火,对外声称如果采用正常的沟通方式无法解决该问题,那日本将西瓜世界贸易组织递交材料,状告中国的禁令违反了世界贸易法案,给予日本经济赔偿,并且撤销水产品禁令。

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日本先是在国际卖惨,见行不通后又开始翻脸威胁,这样的行为,确实证明了日本这个国家的劣根是刻在骨子里的。

中国对日本水产品下达禁令,是为了自己的国民安全考虑,同时也是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一种反制,一切行动符合国际法的规定,所以中方对于日本采用的任何招数,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妥协。

日本水产品流入我国

虽然中国相关单位已经对日本的水产品下达了禁令,但还是有很多网友担心,日本的水产品会不会通过低价售卖给其他国家,然后兜一大圈,在流向我国。

因为在中国下达该禁令后,欧盟、挪威和冰岛等国家立马宣布取消了对日本海鲜进口的限制,要知道,挪威和冰岛也是渔业大国,这些国家并不缺海鲜。

现在中国对日本下达水产品禁令之后,这些个渔业大国却纷纷取消了对日本海鲜的进口限制,不得不让人怀疑,这里面会有什么阴谋。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能想到为什么这几个国家要这样做,首先日本的水产品失去了最大客户,那么其政府一定要想办法在国际上找到新的客户,哪怕低价出售,也不能让这些水产品烂在自己手中。

其次,中国已经对日本水产品下达了禁令,那么我们国内的水产品必竟陷入一个短缺的状态,所以我国也会在国际上寻找新的买家,这样才能弥补国内水产品的短缺。

那么作为渔业发达的国家,自己很有可能与中国签订大笔的水产品订单,按照其国内现有产量,肯定不可能满足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

但是如果自己能够低价购买日本的水产品,然后通过更换包装,再卖给中国的话,自己这个中间商中间就能赚到巨大的差价。

所以那些网友对于日本水产品再次流入我国的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商人逐利,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能理解,不过事情还未发生,这一切还都是猜想。

但是前不久,我国海关查出了挪威一家企业的三文鱼海产品来源地是日本,原来这家挪威企业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进口了日本产的三文鱼海产品,并在重新打标签后将其销售到了中国市场。

挪威的这家企业,正是利用了中国宣布禁令,日本水产品出口价暴跌的机会,来了一招“移花接木”,将日本的水产品贴上欧洲的标签,在高价销售到中国。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市场,除了日本这个供应商之外,欧洲也是我们的主要供应商,而挪威则是欧洲的水产品出口大国。

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出来之后,立马引起了哗然,毕竟做生意就应该讲究诚信,挪威这家公司干的事情,确实丢了生意中最重要的事情。

同时,消费者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这种诚信缺失的行为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

对进口产品的质量抽检和追溯体系的建立目前成为提升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国际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确保食品安全和贸易的诚实与公正。

贸易伦理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这件事情的性质其实是非常恶劣的,不仅破坏了国际贸易的信任基础,也影响了挪威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另外,这件事情对国际贸易伦理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贸易应该建立在诚实和公平的基础上,各国之间应该遵守规定的标准和法律。

哪怕是我们国内的小商小贩,做生意也讲究个诚信为本,童叟无欺,同时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应该在双方公平的基础上讲诚信,遵守国际上的法律规定。

但是挪威的这次的虚假标签事件,已经构成了严重的欺诈行为,辜负了中国老百姓对他们的信任。

所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严肃处理这家企业,并对这件事情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惩,同时,挪威政府和企业界也应该认真对待,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这件事情进行回应和反思。

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也是不断提高的,我们从原来吃得饱,到现在的吃得好,再往后的健康饮食,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

而这次中国海关能从亿万进口商品中查获这些“贴牌产品”,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人民安全的重视程度,直接从源头上杜绝任何危害人民健康的产品流入我们的国家,流入我们的市场。

总结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国际上还是有部分国家和企业利用中国禁止日本水产品这件事情,想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的。虽然国家已经在源头上杜绝了这些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进入我国,但可能还有不法商人利用特殊渠道将这些危险品带到我们的生活中。

所以除了国家的严防死守外,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发现来路不明的违法商品及时举报,共同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