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讲席预告|流动中的图像:当代艺术的变形策略

 顺其自然h 2023-09-23

     9月24日,目前担任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解除身体束缚”国际研究项目负责人的贾丝敏·梅尔斯曼教授应邀到鲁迅美术学院开展讲座——流动中的图像:当代艺术的变形策略。

图片

主讲人

图片

贾丝敏·梅尔斯曼

Prof. Dr. Jasmin Mersmann

      主要研究早期现代和当代艺术及文化史。目前担任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也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解除身体束缚”国际研究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成果已在汉堡民族学博物馆(MARKK)和柏林洪堡大学TAT博物馆展出。2023年春,她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6年至 2017年,她在弗莱堡大学、巴黎一大、南泰尔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学习艺术史、哲学和历史,并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文化研究学院、沃芬比特的奥古斯特伯爵图书馆、维也纳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和魏玛文化技术与媒介哲学国际研究中心、以及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巴黎从事研究。她题为《洛多维科·齐戈里:1600年间的真理形式》(德古意特出版社,2016年)论述了早期现代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流动中的图像:当代艺术的变形策略 

讲座题目:《流动中的图像:当代艺术的变形策略》 

主讲人:【奥地利】贾丝敏·梅尔斯曼(Jasmin Mersmann)

教授主讲人简介: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解除身体束缚”国际研究项目负责人

学术主持: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李书春教授

学术与谈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洋教授

学术总结: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苏欣副教授

讲座时间:2023年9月24日  晚18:00

讲座地点:鲁迅美术学院综合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交流中心

辽宁艺术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

辽宁文化创意产业校地研究院

辽宁中韩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教育合作中心

沈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 

讲座导读

流动中的图像:当代艺术的变形策略

变形图像(Anamorphoses,源于希腊语ana:'再次'和morphe:'形式')指的是被设计成只能从某个特定角度才能被辨认出的图像。从正面看,形象严重扭曲;然而如果采用斜视角度或从圆柱形镜子中看,形象就会显露出来。变形图像“通常被描述为一种激进主义,或反过来说,一种对中心视角的颠覆,因为它们将几何构造这一前提推向了极致,使图像的显现完全依赖于观者的视角。这种技术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使观者亲身体验凝视与图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一体验通过将观者置于形式的动态和初始过程中实现。

讲座首先会对变形图像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变形图像发明于16世纪,中国万历年间也曾对其进行过探索。之后,讲座将介绍三位当代艺术家,他们通过将变形图像应用到三维空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瑞士艺术家马库斯·雷茨(Markus Raetz)设计的变形雕塑在观者围绕作品、来回观看时会发生变化;费利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通过空间来展示变形形象,荷兰艺术家扬·迪贝茨(Jan Dibbets)则在摄影和录像中尝试了这种技术。这些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和媒介,利用变形图像的潜能,使转化过程更清晰,并对图像在虚拟性和物质性、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间的状态提出质疑。

文字|张翔宇

编辑|臧海鑫

初审初校|焦琳

复审复校|李林

排版|臧海鑫

审核|佟晓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