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镇”导演|永安镇故事集

 M1967 2023-09-23 发布于江苏

《永安镇故事集》是部讨巧的电影,也许是生长在大城市北京的导演魏书钧早早于脑海中构思了故事,所以讨巧中带着些许拧巴的一部电影就这样诞生了。

电影的主线是导演与编剧在一个名叫“永安镇”的取景地创作的旅程记录,电影持续强调一个主题“永安镇永远不会有事发生”,事实上也正如此,所有的事情都像路过永安镇这潭死水上空的鸟儿,只是翅膀尖不小心触碰到了水面,带来一圈涟漪后离去。

整部电影的节奏把控在第一个故事中体现的最好,可惜的是越往后来越松散,直到最后马拉多纳的死亡,让各自的人生与电影达到一个短暂的交汇,随后继续远离。

老板娘的明星梦

这是一个相当残忍的故事,残忍之处在于将普通人的梦想剥开,再一脚跺入泥潭里。因为这种残忍,一些“精英者”在所谓“底层”面前的优越感被这种残忍掩盖,那种恶臭让人并无反感,反而对老板娘产生共情。

镜头里的老板娘是非常美丽的,同时也兼顾着一种来自小镇特有的土,或者说是作者添加给她的那种土:厚底棉鞋,泡泡袖棉服,和半卷着的黄色头发。她怀里抱着的孩子不停大声哭喊,而她总是带着一丝愁容地站在油腻腻的柜台后面,等着算账收钱。

虽然她是很美的,但是带着这样的装扮,她只能是美丽的村姑。遗憾的是,这些城里人的眼中是看不到这种土气的美丽。

因此镜头中呈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嘲讽,一种当唯一一个能放她在眼里的场工对她讲出:“你长得很像金敏喜”这样的话时,全场就会爆笑起来的嘲讽。

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并没有电影感,也没有像金敏喜,这种巧言令色也不过是欺骗小镇女青年上床的手段,一切戛然而止于真正的女明星到来的时候。

女明星与蜡像

女明星也美,尤其是与老板娘对比过后。

老板娘穿着最漂亮的冬衣站在案板前,一刀一刀地刮鱼鳞,一屋子人像参观动物园一样的看着她挥舞菜刀,如果不是嘲讽,我不清楚此刻老板娘的尊严在哪里。

这个转场有点宿命感的意思,对老板娘而言,涟漪已经过去,对她示好的男人像看不见她似的,拿起摄像机对准真正的女明星。一切都在离开永安镇,只有她永远要留在永安镇。

女明星的故事更像是一种追寻自我时总会遇到的一种乏味空虚的过程。她是永安镇的骄傲,是那个什么都不会变的地方走出来的唯一变化的东西,却在此刻追寻过往的一尘不变。

她已经有钱有地位有认同了,却要在老同学面前追求自洽,她看不到老同学只有各自的窘。也许电影语言的匮乏刚好达成了一种反讽:一种普通人与跨阶级之间的永远不公正的对话。我们虽然看不到女明星的生活到底不顺在何处,但却能轻而易举的感受到来自导演的轻蔑,他让女明星对着一地鸡毛的普通人说出:“你的生活不也蛮好”的时候,电影院又发出了笑声。

女明星是众普通人羡慕的对象,普通人变成被柴米油盐制裁的小丑。

编剧与导演

这是个稍微有点烂尾的故事,导演与编剧不停在争执一些有关创作的命题,你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能在快速的语句中找到相应的逻辑并消化下去。

油腻的编剧和炫酷吊炸天的导演也许就是导演本人的外化,他们嘴里的美感哲思正是文艺青年让人厌恶的地方,总有人认为读过几本哲学的书,懂一些术语就能够变成与众不同的艺术家,凌驾于他人的头脑之上。

可他们不知道,这些无谓的争论太像是聪明的头脑打架,外行人只是看个热闹,当一切波澜停下,永安镇依旧什么都不会发生。就像到争论白热化到后编剧和导演都脱下裤子,以此证明自己讨论的宏大命题,也不过跟当街脱裤子一样毫无意义。

最后的和解也是讨巧的。正如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一切问题,那就当作问题都没有发生,轻描淡写地用一句话盖过去,至于后事如何,只能等下回分解。

一些看似严肃的话题在电影《永安镇故事集》中被不大成熟的表达手法结构成无奈的幽默,对于宣发的“好笑”和“文艺”二字又是一种无言的讽刺,因为这部电影既不好笑也不文艺,一切都像路过水潭的列车,什么都在向前走,只有你停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