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姬华强 ‖ 回望故乡(一)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回望故乡

姬华强

一、低矮的神山

    
    今年谷雨时节,有朋友在微信群里转发了关于谷雨的十首古诗,其中一首是唐代诗人许浑的《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诗云: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这位许诗人或许现在已不为人知,但在唐代,他的名头却也杠杠的,因他晚年归闰州丁卯村舍闲居,因自编诗集《丁卯集》,诗风被称为丁卯体,许浑诗多写水,后人拟之与杜甫齐名,不无调侃地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来评价他。但这位许诗人绝非浪得虚名,且不说这首诗中“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为无数文人怦然心动,并以之自况,单是那石破天惊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就足以光耀大唐诗史,并传诵千载!但说实话,真正吸引我眼球的并非这些,而是这首诗的诗题“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题中谓“缑氏”(音:gōu shì)者就是我的故乡。


     光阴荏苒,从1985年考上大学算起,19岁那年我离开故乡,已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与故乡的关联,无非是每年几次回乡探望年已古稀的父母和已到耄耋之年的祖父。多年来,午夜梦回,眼前浮现的则是上学路上沿着清清的小河走过,还有河上那座弯弯的小桥,还有小河边拂面的绿柳,还有缑氏小镇上那长长的窄窄的老街……。近年来,每次回乡从镇上走过,总觉得当年那长长的老街变得如此之短,当年镇上那幢惟一的红砖盖成的两层高的看起来无比雄伟的供销社大楼,如今看来竟是那样的低矮和破败,虽然镇上近几年也建成了楼高达数十层的居民小区,但看来竟觉得并不协调。怅然若失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对于一个游子来说,我这生于斯长于斯19载,魂牵梦索的故乡,其实早已成了异乡!
  是的,亲爱的故乡,我对于你又知道多少呢?因此猛然间读到许浑的诗作,就勾起我一探故乡历史的无比的兴趣。打开“百度”官网,对于缑氏做如下解释:缑氏镇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辖区。历史上曾多次设县治。缑氏,战国韩邑。《史记·白起传》:秦昭王四十六年(前261),“秦攻韩缑氏、蔺,拔之.”。缑氏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复置,属洛阳郡。寄治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周建德六年(577)移治今偃师市缑氏镇北七里。隋开皇四年(584)移治今缑氏镇北十里,属洛州。大业元年(605)移治今缑氏镇东南十里。三年(607)属河南郡。十年(614)移治今缑氏镇西南三里。唐属洛州,贞观十八年(644)废。上元二年(761)复置,治所在今缑氏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废。目前的缑氏辖区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六万两千多人。那么在古代,缑氏县的地盘要比现在大许多。
许浑诗集《丁卯集笺证》一书,对“缑氏”一词所做的注释为:“缑氏县,在河南偃师南,因境内缑氏山而得名”,这应该就是故乡名称的由来。那就让我们去看看那座与我故乡相关的缑氏山。
    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简直写的就那座大名鼎鼎的小山——缑氏山。缑氏山,后简称缑山。因周灵王缑姓皇后也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在此修炼而得名。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故乡缑氏镇东南约6公里。虽然缑氏山海拔仅有308米,但这里确实产生过两位神仙。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西王母, 据说她曾在缑山修道。因为她姓缑,故该山名缑氏山。另一位就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王子乔、王子晋。

   《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在此升仙而去。故《山海经》载: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四渎记》上则将其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并排在了第六十位。关于王子乔驾鹤飞升的故事,《列仙传》中是这样写的: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博学多识,生性好道。有一次,他在伊河和洛河漫游时,遇见仙人浮丘公,他就跟仙人上了嵩山。这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后来,家人桓良终于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日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王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他只是远远的看着人们,并不靠近大家。他举手向人们致谢意。几天后,他才骑鹤飞走。王子乔得道成仙的美妙传说,引得后世无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东汉的蔡邕、刘向,魏晋时的阮籍,南朝的谢灵运,乃至唐代的宋之问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宋时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金人元好问,以至明清时期的刘基、王铎、王士槙等,他们无不对缑山清秀神奇的仙景和升仙太子王子晋作了生动的描述。唐代诗仙李白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这位李大诗人一方面对王子乔得道成仙无比神往,感叹“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老婆孩子,嗔怪王子乔,说什么“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看来神仙也不是好当的呀!另一位大唐诗人白居易站在缑山之上的王子乔庙前遥想太子晋飞升的往事,这样写道“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举头仰望缑山夜月,怅然若失的落寞与惆怅弥漫千载。


   其实最能使故乡和故乡的那座小山光耀千秋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两次驾临。公元672年,也就是高宗咸亨二年,那一年太子李弘已经亡故。时值八月中秋,武则天随唐高宗李治封禅嵩山,归来夜宿缑氏永庆寺,明月高悬,她触景生情,咏诗云: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惆怅,惆怅,依然是惆怅!
      这首诗后人多以为伪作。但是,2004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市缑氏镇缑氏村,发现一块唐高宗咸亨二年武则天诗碑残片,十几个零碎的篆书断字令观者猜度再三,碑刻书法之精美也让人赞叹。细看之,这块武皇诗碑刻残片上的断字为“秋云轻、月正明、仙驭远、夜吹笙。”由此看来,此诗当为武则天诗作无疑。武氏有诗才,其中早年诗作《如意娘》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后来诗作《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均脍炙人口。

    二十七年后,也就是公元699年,武周圣历二年,已废唐立周称帝多年的武则天,再次驾临故乡。这年的农历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这次与二十七年前的心境已大不相同。她一时触景生情借王子乔驾鹤飞天的故事抒发情怀,歌颂武周太平盛世的繁华。后来在缑氏山头立高三米五九,上宽一米五八,下宽一米七四的升仙太子碑一座,一代女皇亲为书丹。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风雨,至令仍然矗立在缑氏山之巅的升仙太子碑,见证着当年女皇登临的盛况,彰显着一代女皇的雄才大略。升仙太子碑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这方武则天撰文书写的巨碑,饱含书法神韵,开草书刊碑之先河。它不仅矗立在缑氏山头,也矗立在中国书法史上,璀璨生辉。

     对了,差点忘记了,公元1750年,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登临缑氏山一千多年后,又一位爱作诗的皇帝也登上了缑氏山。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作为一名诗人,他让人们记住的是他的高产,一生作诗三万余首,但他的诗能让人似乎记住不多。这一年,他的皇后和两个儿子都死了,心中常生烦恼,在皇太后劝说下,他出来巡游嵩山,夜宿纸氏山,视察升仙观,漫步控鹤里。诗人皇帝当然也写有诗作:“缑岭葱茏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好诗,好诗啊!好诗最好也刻在石碑上,刻了,乾隆的诗碑现在还立在缑氏山上。
   两位神仙的传说使故乡的缑氏山头仙雾飘渺,无数文人骚客的妙笔生华,一代风流人物的慷慨登临,使这座孤零零的山丘奇峰突耸在中国文化的史册里。不知从何时起,“缑山夜月”成为了后来的“偃师八景”之首。一位不知那朝那代的无名文人这样抒发感怀:“缑山夜色月澄清,四野无尘花露凝。白鹤不迷仙岛路,碧云空锁滑王城。光摇古殿松楸老,字灭残碑涧户明。可惜翠裘相拟似,教人徒忆凤笙鸣。”
   这位诗人对月伤怀,抒发的仍然是一腔愁绪与满怀的惆怅。

(未完   待续) 

        作者:姬华强,1966年生偃师市缑氏镇人,198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现为《漯河广播电视报》总编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