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树德 ‖ 赌夫和贤妻(一)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赌夫和贤妻

1962届   薛树德

 诗曰:吃喝嫖赌四把刀,诱杀多少聪明人!
          监牢年年囚狂徒, 荒郊岁岁泣孤魂。
清朝同治末年(1873年),古城缑氏西镇有家张姓富户,因其扩修城墙贻误公事,罚赔二百两银子,结果他卖了几十亩田地,家境开始败落。光绪中期,其妻四十多岁上为他生了个小儿,一下子点燃了张老汉的生存希望。他见小儿长得聪明伶俐,于是取名张明。张明六岁那年,母亲为他留了条小辫子,身上做了件小长衫,还又缝个书包,父亲送他到永庆寺南边的一家私塾里读书。几个月后,每当下学,父亲将他叫到跟前,让他背《三字经》、《百家姓》中的有关句段,并让他写字。谁知那张明均能一一背出,而且提问的字用毛笔写得很工整。张老汉打心眼里称赞小儿聪明,会有出息。为了鼓励儿子读书,张老汉将小儿架在脖子上,上街买点心、肉包子让儿子吃的尽兴,这才返回家里。
光绪末年,张明已长大成人,张老汉也年近七十,为后继有人,他给张明娶妻成室,留下了五十亩好地,并亲自嘱托儿子说:“明啊,父亲已到风烛残年,再操劳家务已力不从心,今后咱家的里里外外,官差门事,亲戚友人,就全靠你来来支撑门户。你要耕读持家,和睦乡邻,好好过日子,千万别好吃懒做,沾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毁了家业,落人笑柄。”张明深受感动,含泪应诺。又过了些年月,其父母便先后暴病离开了人间。
张明娶妻李氏,生得细眉大眼,脸庞皙白,深得张明喜爱。李氏进张家后,见张家宅院高大,房屋青砖蓝瓦,厚厚的黑油漆门,高高的走马门楼,心里也觉得称心。丈夫知书达理,写得一笔好字,村中不断有人央求与他。李氏在家缝衣做饭,专心伺候张明。李氏虽然和丈夫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但他发现自双亲去世以后,丈夫没了管教,渐渐变得好吃懒做,平时游手好闲,忙时请亲戚帮忙,地里的庄稼长得瘦黄,草深过膝,丈夫也不过问。最令李氏不安的是,丈夫在街上混了一群酒肉朋友,终日钻进店铺里赌博,吃烟,常常混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李氏见他疲累,经常给他捶背捏腰,并提醒丈夫:“你究竟在外面干些啥,累得如此疲惫?我提醒你:别忘了父亲的嘱托,去干那些不体面的事!”张明哼哼呲呲,心里根本听不进妻子的劝诫,他醉生梦死地想靠赌博去捞钱,过那不劳而获的生活。

    辛亥革命后,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虽然实现了共和,但满清时期的旧风俗依然存在。新生的地主们采取各种手段开始兼并土地,农民日益穷困。张明混在赌博人群中除了赌钱他还吸食鸦片烟,每天弄得神魂颠倒,早把父亲的教诲丢了脑后。
    一日中午,李氏做好饭菜正等他回家,直到午后,才见张明被两个朋友搀着回家,丈夫的辫子被人剪掉,脑后披散着短发,焦黄的脸上露出醉意的笑,手里捏着两块银元,不住地叫着:“我赢了!'袁大头’一百元呀!”然后,他掂了一下身上穿的夹裆套裤,嘴里哼唱着“国民世事好造反,裤裆开了个大炮眼。咚,放个响屁四下里窜……”他又向两个朋友摆摆手,朋友把手提的一个钱袋和十斤大肉递给李氏说:“嫂子,明哥真有运气,这是我明哥赢的钱和一块大肉,今儿个咱好好吃上一顿好菜!”李氏一见,心中气愤,回呛说:“饭早在灶内盖着,你们自己去吃吧!”她扛了一张锄气呼呼地下地去了。张明骂道:“你这个狗肉不上桌的东西,真他妈是个贱货!”骂罢,松软地瘫倒在院中昏睡了过去。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