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

 忘仔忘仔 2023-09-23


图片

        术语

定义

  • 胆囊黏膜局限性突起的息肉状或无蒂肿块

        影像

一般特征

  • 最佳诊断线索

    • 胆囊黏膜局限性突起的高回声团块,不随体位移动,不伴声影

  • 位置

    • 胆囊腔内

  • 形态

    • 带蒂或无蒂

成像推荐

  • 最佳影像方案

    • 超声、超声内镜(EUS)

CT表现

  • 由于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往往很难在CT图像上显示

    • 相对于超声图像,CT图像往往低估了息肉的大小

  • 增强CT可较为清晰地显示有血管生成的息肉

    • 可显示不同的强化程度

    • 目前无确切证据显示息肉的强化模式可以预测恶性肿瘤

  • 较大的边界不清的息肉常常提示恶变

  • 用于恶性风险高的较大息肉的局部分期(包括淋巴结转移、肝浸润、转移)

超声表现

  • 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不敏感(50%敏感度),仅能观察到组织病理学确诊一半数量的息肉

  • 假阳性率高达30%,阳性预测值仅为10%(与组织病理学相比)

    • 对于<5mm的息肉检查准确性较差

    • 常常受胆囊结石、胆囊折叠、胆囊泥沙样结石或者胆固醇沉积类似息肉的干扰

    • 大约10%的息肉在随访中消失

      • 可能与最初的超声显示息肉为假阳性,息肉脱落或炎性息肉消退有关

  • 不随体位移动的胆囊黏膜的赘生物/结节状回声(带蒂或者无蒂)

    • 与胆囊结石不同,其不伴声影

    • 息肉内高回声病灶或“彗星尾征”常提示胆固醇息肉

    • 在多普勒超声检查中,较大的息肉内可见彩色血流

    • 目前没有明确的超声学特征可以鉴别良、恶性息肉

      • 息肉无蒂形态可能与恶性之间存在相关

      • 多发息肉常提示良性(通常为胆固醇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为孤立性的

  • 超声内镜在鉴别息肉良性(97%)与恶性(76%)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可以更好地显示黏膜受累情况

核医学表现

  • PET/CT

    • 相对于肝,胆囊癌具有更强的FDG摄取

    • PET/CT可对10~20mm的息肉进行恶性风险评估

        鉴别诊断

泥沙样结石

  • 局限性沉积的泥沙样结石(胆固醇或胆红素钙盐结晶)表现类似于息肉或肿块

  •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无声影及内部血流

  • 在检查过程中,当改变患者体位时,泥沙样结石会慢慢移动

胆囊结石

  • 后伴声影

  •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闪烁”伪像

  • 一般可在胆囊内随体位移动,除非发生嵌塞

息肉样胆囊癌

  • 常比腺瘤大,通常>15mm

  • 由于囊壁受侵,引起局灶性囊壁回声消失

  •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内部血流

  •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直接侵犯肝

  • 通常与胆囊结石相关

胆囊转移瘤

  • 黑色素瘤最常见

  • 在广泛转移病灶背景下息肉样强化灶

腺肌瘤病

  • 可呈结节状和块状,通常可见“彗星尾”伪像

        病理

一般特征

  • 病因

    • 未知

  • 遗传学

    • 胆囊腺瘤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

分期、分级和分类

  • 肿瘤性息肉

    • 腺瘤

      • 良性

      • 占息肉的0.5%~4%

      • 常为孤立性,大小为5~20mm

      • 常与胆囊结石相关

      • 腺瘤进展为胆囊癌的过程仍不清楚,在结肠癌中发现的腺癌癌序列进程尚未应用于胆囊

        • 胆囊癌是否来自腺瘤仍不清楚

    • 腺癌

      • 15%~25%的胆囊腺癌呈息肉样改变

      • 单发,通常>1cm(在一项研究中88%>1cm)

      • 可伴有黏膜增厚及黏膜受侵的证据

    • 罕见的良性病变: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类癌

    • 罕见的恶性病变:鳞状细胞癌,黏液性囊腺癌

  • 非肿瘤性息肉

    • 占大多数(>95%)

    • 胆固醇息肉

      • 1/3的胆固醇沉积症患者表现为息肉状,其余表现为胆囊内弥漫性结节

      • 占所有息肉的60%

      • 脂质泡沫巨噬细胞浸润黏膜及固有层

      • 多发,<10mm

    • 腺肌瘤病

      • 局灶性腺肌瘤病与息肉相似

      • 占息肉的25%

      • 常位于胆囊底部,一般为10~20mm

      • 胆囊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并累及肌层

    • 炎性息肉

      • 占息肉的10%

      • 主要为继发于慢性炎症的肉芽和纤维组织

      • 无蒂或有蒂,常<10mm

    • 迷离瘤(罕见):异位胃、胰或肝组织

显微镜下特征

  • 腺瘤可呈管状、乳头状或管状乳头状

    • 管状腺瘤最为常见

      • 表面覆盖胆管上皮,由幽门或肠型腺体组成

  • 胆固醇息肉由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组成,表面覆盖正常胆囊黏膜

        临床问题

临床表现

  • 最常见的体征/症状

    • 大多数无症状

  • 其他体征/症状

    • 可能与慢性消化不良有关

    • 胆固醇息肉可脱离胆囊并表现为与胆囊结石相似的症状

      • 可引起胆绞痛、胆道梗阻、胰腺炎

    • 实验室检查标记物:CEA和CA19-9在鉴别良、恶性息肉中没有明显的作用

人群分布特征

  • 流行病学

    • 发病率与不同研究人群相关

      • 腹部超声发现率为1.5%~5%

      • 胆囊切除术后发现率为0.005%~13.8%

    • 与年龄、性别及肥胖无相关性

    • 有一项研究显示其与胆囊结石成反比关系

      • 胆石症的存在可能对胆囊息肉的诊断造成困难

自然病史及预后

  • 息肉的自然史及与管理一直存有争议,目前没有相关共识

  • 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10mm的偶发性息肉在2年和5年随访中大小无明显变化

  • 对346例偶发性息肉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仅1%的息肉有生长,<6mm的息肉内无肿瘤

  •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 目前认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胆囊结石,并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超声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无蒂息肉

    • 目前认为大小是预测息肉良、恶性最重要的指标

      • >20mm的息肉中100%为恶性(浸润性癌或高度不典型增生)

      • 10~20mm的息肉中43%~77%为恶性

      • <10mm的息肉中94%为良性,88%的恶性息肉>10mm

      • 虽然较早的研究显示,区分良、恶性息肉的安全临界值为10mm,但近期一些研究提出将安全临界值改为6mm以达到100%的鉴别敏感性(以降低特异性为代价)

    • 提示良性:生长缓慢,多发性息肉,带蒂

治疗

  • 关于息肉的处理尚未达成共识

    • 不同专业协会的建议各不相同

  • 目前建议

    • 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或伴发胆囊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时,无论息肉大小均行胆囊切除术

    • 息肉>18~20mm:术前通过CT、PET、超声内镜进行分期,可能切除相邻肝组织时应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 息肉10~20mm时,行胆囊切除术

    • 息肉6~9mm时,连续进行影像学随访3、6、12个月(目前对随访频率没有一致意见)

    • 息肉<5mm时,连续影像(未达成共识,由于恶性极为罕见,有研究认为无需后期随访)

        诊断要点

关注点

  • 大小是预测息肉良、恶性最重要的指标

  • 虽然<6mm的息肉恶性风险极低,但一些指南仍建议采用超声随访观察

图片

本文摘自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