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评论】写在“光辉玄览”之前—简论孙曙光书法

 王志安的原创馆 2023-09-23 发布于福建

写在“光辉玄览”之前

——简论孙曙光书法

文/王志安

     与孙曙光兄相识已经很多年了。那时我去江苏常州附近参加一个书法展览活动,墨社金话筒孙辉兄就在常州,活动结束时他就驱车把我接到常州去玩。晚餐时他很热情地邀请了一些书法界的朋友一起,其中就有曙光兄,酒酣耳热自是免不了的。曙光兄不善酒但也很热情地陪饮了好几杯,初次见面已然能感觉到“此人能处”。

      我认识的朋友中叫“曙光”的就有好几个,而孙曙光兄是其中最特别的,因为他真的“光”,他的“光”来自于头顶上的一丝锃亮,我对头发比我少的朋友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那情形很像早上七八点钟太阳冉冉从山的那边升起,曙光寂静,明媚了一茬又一茬的青春。头顶“光”的人多数是睿智的,曙光兄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自己书法的一亩三分地,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但渐渐趋于成熟的状态却依然能给人以“曙光在前”的感慨。

      前两天,曙光兄发来消息说要和孙辉兄一起搞个联展,让我简单评论几句。其实书法说来讲去不外乎那点东西,笔法、字法、章法等等,讲多了都是老生常谈无甚新意。唐代张怀瓘在《书断》和《画断》中将书画艺术分为“神”“妙”“能”三品,但并没有做太详尽的说明,“神品”非人之所能及,颇有点“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的意味。至于“妙”“能”应该是接近“匠”的境界。然而在多数古人眼里,“神”品却不是最高级的。宋代苏辙在《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文中谈到:“画格有四,曰能、妙、神、逸。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苏辙的观点提到“神不及逸”,颇让人玩味。     

      或许我们应该说“逸”更具人间烟火气,“逸”是一种任情适意、恬然幽淡、忘却尘世、寂静无为的自然心境,是人自身气质的体现与生发。其书如此,其人自然也是如此,这种“逸”的体现在于他的幽默感,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既然皮囊差强人意,灵魂的有趣则更不可随意丢弃。我们墨社组了一个交流群,孙曙光兄也在里面,话虽不多,星芒乍现的插科打诨也让这个貌似很严肃很专业的书法群有了那么一丢丢戏虐的人的味道。宋代苏轼在《跋钱君倚书遗教经》中这样说道:“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不故作高深、踏踏实实写字方为“人之书”。

      曙光兄发来的展览作品图片中包含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风独具,大小齐备,这种有强烈个人见解的书写很符合“逸”的定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五体兼善不是不可能,但更应该是“一体猛进,四体辅而佐之”。这些书作中,窃以为隶书最好,既有汉隶的谨严端庄又兼具魏碑的朴拙敦实,大字生猛、小字儒雅,结体多变处处闪现着才华横溢的灵光。行草书潇洒飘逸,摇曳生姿之间如闲庭信步,其书写时的放松状态是在精熟技巧基础上的心灵自由。这一点很多学书者都做不到,要么技巧不够纯熟要么心态不够放松。曙光兄都做到了,是为可喜。行草书唯一略显缺憾的就是古意略寡淡了些,感觉新了那么一点点。书法之“新”,个人以为应放在“观念新”“思维新上,下笔千古不易而不须新,曙光兄如果在行草上能如篆隶般再入古一些定会有更深更广阔的前景。当然,这属于吹毛求疵了,属于书法评论的通用说辞,可听可不听,毕竟沿途的树木是没有办法遮掩曙光迸发的。

      “谷口日升处,云开万里辉”,曙光一出万里生辉,其作品集名曰“光辉玄览”,孙曙光、孙辉二兄联展相得益彰,赘言如此,在这里预祝二位书法联展圆满成功,亦祝贺曙光兄书艺更加熠熠!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