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春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谋反,还是被叛军胁迫皇帝赐死的?

 栖鸿看红楼 2023-09-24 发布于山西

别天马行空地胡说,你翻遍《红楼梦》八十回,能找到几件杀人案?就是薛蟠打死冯渊,也是“喝着手下人一打”,让仆人动手;而且“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伤重而治,并不是当场死亡。其他的,张金哥未婚夫妇、金钏儿、鲍二家的、尤二姐尤三姐全是自杀,晴雯、柳五儿是病死。王熙凤还派心腹去害死张华父子,但是被来旺儿哄了过去,并没有真的杀人。

当然,王熙凤、王夫人、薛蟠没有亲自杀人,也不能减轻他们身上的罪孽,他们仍旧是沾了满手的鲜血。可是,如果看惯了宫斗宅斗的肥皂剧,把动不动杀人、一点儿小缘故就灭口这样离谱的情节,移植到《红楼梦》中来,还煞有介事,你就太low了。

元春是暴死。这在八十回中有明白的暗示:“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既然是暴死,当然短寿。年纪大的无疾而终,那叫“寿终正寝”,不会说“恨无常又到”的。

但,元春绝不会是被皇帝赐死,更不会有什么谋逆、泄露之类的情节。还是看《红楼梦》,在第一回中就点明是“昌明太平朝世”,连宝玉这样的人都说“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要“坐享太平”呢。

《红楼梦》写作在乾隆年间,康熙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最盛的时代。作者是犯官之后,更要小心避忌,所以一提到皇帝势必诚惶诚恐歌功颂德;又有长辈女眷做过王妃,更不可能写皇妃触怒天子被赐死这样的情节,否则就是“怨怼”,容易招灾惹祸了。

元春这个人设,就是深明大义、有责任感、为家族而牺牲个人。所以她的死,也一定跟家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可能是因为贾家获罪,受刺激而死;也可能是为了挽回家族命运而死;或者是两者皆有之,受刺激而死,在临死前还为挽救家族努力,用死亡重构复兴的希望。

贾府获罪抄家,摧毁了元春牺牲自我换来的家族繁荣。这是现成的理由,足够让元春伤心致死了。

但是死亡并不能挽回颓败。“贤孝才德”的元春也不可能吹枕边风、逼着皇帝免除娘家的罪责。要让娘家复兴,根本的措施是培养人才。偏偏贾家最缺少人才:“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唯一“略可望成”的宝玉又不好此道。

能不能找个人劝劝宝玉,“警其痴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呢?

唉,都到这时候了,能不能的,也得试试吧?

谁能劝得动宝玉呢?黛玉对宝玉肯定是有影响力的,但是“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而据元春亲眼所见,宝钗是劝过宝玉的,宝玉也听了宝钗的——虽然只是把“绿玉”改成“绿蜡”这样的小事。

宝钗好劝、也善谏,元春虽然只省过一次亲,但可以派人往来,不难了解。她是“警其痴顽”、可能引导宝玉“入于正路”的最佳人选。

当然,元春也一定知道宝黛感情很深,要拆散他们一定会招到宝玉的激烈反抗,不敢反抗也一定会深深怨恨,破坏了姐弟间特别深厚的感情。而感情被破坏,对宝玉的约束力也势必大打折扣。

所以元春得死。死亡会化解人世间的仇恨。而“临终遗命”这样多少有点儿戏剧性的情节,会让宝玉感动于“姐姐临死,唯一惦记的人就是我”,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这,恐怕才是元春死亡的最合理的原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