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模型-能力圈

 碧海蓝天kx32di 2023-09-24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某些地方很聪明,而且我会待在那些地方的附近

什么是能力圈?

假设有这样一个老人,他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老人是个“万事通”,多年来,镇上哪怕是一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知道镇上每个人的血统、行为、态度、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通过长期观察并参与城镇事务,他一点一滴地积累了这些知识。

这时候,有一个陌生人从大城市来到镇上。短短几天,陌生人就自以为自己对这个小镇无所不知。这个小镇不过是个芝麻点儿大的地方,他还从未遇到任何稀奇的事情。陌生人坚定地认为,凡是“万事通”知道的事情,他也都差不多一清二楚。

一边是“万事通”头脑中详细的知识网络,另一边是陌生人头脑中浅尝辄止的所谓知识,二者的区别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处于能力圈之内、什么是处于能力圈之外,对复杂领域的真正理解是伪造不来的

只要“万事通”身处自己的能力圈之内,他就可以利用对现实更加准确的理解来做决策。有了这种深刻的认知,他就可以灵活地应对挑战,因为他对每个问题很可能都有不止一个解决方案。深入的理解帮他提高了效率,他可以迅速排除糟糕的选项,因为他拥有每一块拼图

倘若你认真对待“万事通/陌生人”这一理念,也试着仔细划分自己的优势领域,那会发生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清单可以帮你解决以上问题,但如果你没有至少几年的经验,没有几次失败的经历,你根本不配称自己在某个领域富有竞争力

怎样才能得知自己何时拥有了能力圈?

在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内,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能够快速且相对准确地做出决定。我们非常了解做决策需要理解的额外信息,甚至了解哪些信息难以获取。我们知道什么是可知的、什么是不可知的,并且能够明确地区分这两者。

能力圈不是一天就能打造的,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成为“万事通”。理解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打造能力圈需要多年的经验、试错,并积极寻求更好的实践和思考方法。

如何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动态的,必须时刻更新

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以及反馈

首先,你必须愿意学习。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你可以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也可以通过书籍、文章和对话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你不可能活得足够长,亲自犯下那么多的错误

其次,针对自己已经或想要确立能力圈的领域,你需要监控自己的业绩记录,更要有勇气对自己进行诚实的监测,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反馈。记录自己的表现是最简单、最私密的自我反馈方式。日记可以让你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

最后,你还必须偶尔征求外部反馈,这有助于你打造自己的能力圈,也是维护能力圈的关键。

如果没有外部视角,维护能力圈是极其困难的。我们总是有太多的偏见,因此完全依赖我们自己的观察并不可靠。寻求外部反馈需要勇气,所以若你产生了抵触情绪,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你希望达成的结果上。

怎样应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

成功运用能力圈的其中一步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于能力圈之外

要想成功应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要点有三。

  1. 1. 至少要了解一些这个陌生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承认自己只是“陌生人”。但要记住一点,基础知识很容易获得,并且往往会给习得者带来盲目的自信。

  2. 2. 主动与该领域内的优秀人才交流。花时间做一点儿功课,至少确定一下你需要问哪些问题,以及需要哪些信息才能做出理智的决策。

  3. 3. 利用对基本思维模型的了解弥补自己对陌生领域知识的匮乏。

总结

能力圈一定是有边界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培养做正确决策的能力。在任何特定的情形下,都一定有人已经具备该领域的能力,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来真正理解相关的信息。我们还需要记住,没有人的能力圈可以涵盖一切,能够深入理解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知道在能力圈边界外应该如何行事至关重要。


本回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