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侵华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我国富饶的东北三省陷入日军铁蹄之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侵华日军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日军矶谷廉介、坂垣征四郎两个精锐师团渡过黄河攻占济南后,矶谷师团沿津浦线直扑泰安、兖州、滕县;坂垣师团东侵打通胶济线后,回兵西上潍坊,直扑临沂,与矶谷师团遥相呼应,企图分进合击台儿庄,与南京北犯日军合力攻取徐州,贯通津浦,循陇海西进,取道郑州,图谋武汉,以达到其迅速灭亡中国之野心。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对台儿庄战役给予了积极有力地配合。白崇禧到徐州前,周恩来、叶剑英曾在汉口与其会唔,建议第五战区津浦南段与新四军协作,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以牵制日军;在徐州以北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周恩来还派张爱萍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到徐州与李宗仁会见,向他提出作战建议。台儿庄战役进行中,津浦铁路南段张云逸部新四军和北段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不断袭击日军,从战略和战役上配合台儿庄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运筹帷幄,鲁南军民同仇敌忾。于是,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中国军队与向台儿庄突进的侵华日军,进行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 全景画《血战台儿庄》,将向人们展示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人民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浴血抵抗日本侵略军的历史画卷。 台儿庄地处鲁南,位于大运河北岸,踞津浦铁路临枣支线与潍徐公路交汇点,扼运河之咽喉,为徐州东北之门户,当南北孔道,城墙严整坚厚,军事地位显要。欲取徐州,必先夺之。 一九三八年三月,日军矶谷廉介部先后陷滕县、侵枣庄、下峄县,杀气腾腾地向台儿庄突进。三月二十二日冲到台儿庄城北三十华里处泥沟车站。三月二十三日,日军虽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终以南洛、刘家湖为阵地,向台儿庄城区发动猛烈炮击,我阵地落炮弹七、八千发之多。三月二十四日晨,日军五、六千人,以飞机、坦克、大炮为掩护,向台儿庄城大北门猛扑。 日军飞机在台儿庄城上空盘旋俯冲轰炸,台儿庄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爆炸之声震天撼地。大北门城楼及左右城墙多处被炮火摧毁。中国军人与日军在城墙缺口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杀声一片。 城墙上下,尸体累累;护城河内,水血相溶。 大北门里的清真寺,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群,是当时全台儿庄城的制高点,成为日军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往往是白天日军占领,中国军人在夜间夺回。日军再占领,中国军人再夺回。敌我双方在此争夺拉锯达七天七夜。 清真寺这块圣洁的土地上,尸体遍地、瓦砾一片,血土一色。至今,清真寺院内的南北墙上,仍然斑斑弹痕,院内尚存的两棵高大柏树,树干弹孔密布,弹片犹存,记载着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光辉历史。 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一次又一次向我阵地展开强攻。中国军人抱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必死的决心,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视死如归,奋勇杀敌。台儿庄城区到处火光熊熊,天空滚动着浓浓硝烟。日军突入,敌我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血肉横飞、尸骨遍地。 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城区失守过半,台儿庄城危在旦夕。战况如千钧一发,万分险恶。 城东南新关帝庙,我三十一师指挥所里,几天几夜未合眼的池峰城将军,虽不时一口一口的吐血,但血红的两眼仍死死盯住杀声震天的前沿阵地。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将军命令池峰城: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池峰城师长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决心,命令将唯一退路运河浮桥炸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誓死不当亡国奴!’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中国军人抱定以身殉国的信念,赤膊挥刀,死战不退,与日军逐街逐巷拼杀,逐房逐院争夺。 日军炮火将台儿庄西北城墙轰塌多处,部分日军突入城内。我158团三营七连尚存的57名官兵, 组成敢死队。队长王范堂宣布:“我们是敢死队,敢死队就是以死报国。”敢死队员们高喊:“连长,带我们去拼吧!拼个鱼死网破,为国争光,为死难的弟兄报仇。' 敢死队员腰间挂满手榴弹,分路插入敌人侧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见敌人抡刀就砍,听到动静抬枪就打。受伤倒下了,便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我正面攻击部队趁势向前突击,前后夹击日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肉搏拼杀,57人的敢死队,仅存13人。日军丢下60多具尸体,狼狈向北越城逃窜。我方又夺回了城西北角阵地。 我守城部队三十一师,其右翼黄樵松第二十七师、左翼张金照第三十师积极支援和策应,南有炮兵奋力掩护,北有汤恩伯第20军团拊敌之背,对日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守城三十一师官兵再振军威,士气高昂,前仆后继,愈战愈勇。 东门里,敌军盘据多日的文昌阁被我爆破,声震全城.火光冲天。 守卫台儿庄火车站北站的182团, 多次杀退进犯之敌。 进攻西门的敌坦克,被我炮火击毁六辆,其余仓皇逃遁。 …… 四月六日、孙连仲、汤恩伯两军南北合围,我守军全线反击,肃清城内残故。四月七日晨,奋起追击北窜之敌。 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饱尝了中国人民的铁拳后,仓皇北逃。它不仅留下了万余具尸体、还留下了烧杀淫掠、暴殄天物的罪证,留下了永远掩盖不了的累累罪恶。 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台儿庄城寨,在日本侵略军飞机、重炮、坦克反复轰炸和冲击下,中国军人不畏强敌,誓死抵抗。敌我双方轮番肉搏,反复厮杀,血战16天。台儿庄这座运河岸边的美丽小城,房无完房,墙无完墙,断壁残垣,一片焦土,尸横遍地,血流盈池。 杨柳舞絮戴孝,惊天地; 运河鸣咽啼血,泣鬼神。 中国人民以三万多优秀儿女的生命为代价,歼敌11984人,俘虏700余人,击落敌机两架,击毁日军装甲车11辆,大小战车8辆,缴获大炮31门, 轻重机枪千余挺,步枪万余支。 台儿庄大战是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击了日军侵略中国速战速决的嚣张气焰,打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说:这一战役的胜利,“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部,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毛泽东同志在这次战役后一个月撰写的《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台儿庄战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之间的大搏斗。 半个多世纪以前, 尽管, 台儿庄没能看到全世界; 但是, 全世界看到了台儿庄。 让我们, 记住这段历史, 记住这段历史所给予的昭示! ![]() (本文根据枣庄市地方文献馆馆藏资料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