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鼻炎怎么根治?

 liuguozheng81 2023-09-25

大家好,我是太一方中医 周大夫

最近高温加台风导致的暴雨天气,让本来春冬季才频发的鼻炎,在这月多了起来。

鼻炎,让西医说就是过敏引起的,病在鼻子,是鼻子出了问题。但站在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来看,得了鼻炎,是人外感风邪、体有寒湿,或兼有少量热邪引起的,病根在肺,鼻子只是代肺受罪。

思路决定出路。认识不同,治疗手段也就不一样。西医对鼻炎就是吃抗过敏药、用激素药、做小手术;而中医则调理肺,把肺功能调好了,鼻子问题也就消失了。

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中医的视角,看下怎样才能真正根治鼻炎?

首先,回答下为什么最近鼻炎患者多,究竟是什么样的外感风邪给鼻炎的发作创造了条件?

按多数人的认知,鼻炎多发生在春冬季,这是因为春天的花粉柳絮、沙尘病毒等过敏原比较多,容易诱发鼻炎;而冬天,干燥的气候 频繁的冷空气,会不断刺激鼻黏膜,从而加大鼻炎的发作。

图片

现在虽是夏季,但从鼻炎的发作来看,此时的外环境就相当于春冬季,皆因空调改变了这一切

暑热的夏季,待在空调房里干燥凉爽,可走出去热浪滚滚、湿气黏人,这一出一进,一冷一热、一干一湿的空气变化,就会引起鼻黏膜的快速舒张与收缩,从而刺激着鼻炎的发作。

湿热的天气,外界过敏原虽少,但空调房里就是个过敏原集中营。特别是在办公或公共场所,大家都待在一个通风较差的有限空间里你咳嗽来我打喷嚏,人为会制造各种细菌病毒,让空气变得污浊。

再一个,空调又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不常清洗或长久不用的空调一打开,过滤网里聚集的灰尘、细菌、尘螨等污染物,会随着空气循环进入室内,一旦这些菌毒、浊物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就会诱发鼻炎。

中医认识疾病,始终都强调内外两因。虽说外在环境极易诱发鼻炎,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得上。你之所以中招,还是因为自己的体质接应了外界的这些致病因素,是你的内因“感召”到了鼻炎,或者说是外界的导火索点燃了暗藏在你体内随时发作的“鼻炎炸弹”。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鼻炎呢?

第一类是肺气虚的人。肺开窍于鼻,鼻子是肺呼吸的出入口。肺气足,人呼吸有力,鼻子与肺之间的窍道通畅,鼻子就会吸入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脏腑气足,会推动血液流动更顺畅,人就健康、精神状态佳;

反之,肺气虚,则呼吸无力,鼻与肺的窍道就容易阻塞,鼻子吸气不畅,提供给身体的氧气就会减少,血氧含量低,人就会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说话没劲、乏力无神、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脑子不好使等。

图片

肺还主皮毛。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大器官,也是人抵御外在风邪的第一道防线。肺气足,则皮肤防线厚实牢固,外界的风寒就很难侵入体内,人就抵抗力强,能很好的保护肺;

若肺气虚了,则这层护卫机制就薄如蝉翼,一遇风邪就会直冲体内,导致人患上风寒感冒,从而伤到肺,出现怕冷、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肺气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胃虚弱,人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地炼精化气滋养肺脏所致。这多见于小孩和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由于脾胃长期受损,不能提供给肺足够的能量,从而导致肺气受伤,出现虚证。

这类人患鼻炎多是外感风邪性鼻炎。常见症状就是:鼻塞、鼻子痒、流清鼻涕、打喷嚏,闻不到饭菜味,怕风、稍有风寒就加重,舌苔白厚。

图片

治疗对证方子就是中成药“玉屏风散”和“辛芩颗粒”。“玉屏风散”能补肺卫气,增强抵抗力,消风止痒。“辛芩颗粒”能祛风防风止痒,益气固表,宣肺开窍,温经通络。

第二类是肺有寒湿的人。肺里有寒湿,说明鼻与肺之间的窍道已经有了有形物质,被湿、痰等浊物给堵住了,导致肺通窍于鼻的功能失常,从而出现了鼻塞、流鼻涕、咳嗽、打喷嚏、鼻子痒、眼睛痒、流眼泪等症状。

肺里为什么会有寒湿?第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说的肺气虚了,气虚则寒,寒则凝滞,凝滞则不通。这就像在冬天烧水,气相当于火,气不足了,火就小,火小了,水就难升温,水寒凉了就结成冰了。

所以说,一旦你的皮毛挡风效果不行,也就是卫气不固,风寒就会入肺,使肺寒气加重,这也是为啥有些人一感冒就会变成肺炎的原因。

图片

第二个就是得了感冒乱吃药,爱用抗生素、打吊瓶等进行对抗性治疗导致。用这些寒凉药品只是缓解了症状,并没有把致病的寒湿邪气很好地排出去,往后只要一感冒,就会把脏腑拖得更虚寒,鼻塞、咳嗽、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也会更加严重,从而陷入了极易感冒的恶循环之中。

第三个原因就是饮食寒凉。《黄帝内经》中说:“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经常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会循经达肺,慢慢导致肺中寒湿加重,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从而出现鼻炎一类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