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ol Psychiatry | BLA脑区的PV神经元通过ECM介导失落情绪的作用机制

 脑声常谈 2023-09-25 发布于上海

上海欣软《动物行为实验手册》正在免费包邮发放中,《动物行为实验指南》是前者的进阶篇,全书预计600页+,内容更加详实严谨,印书版预计11月份完成,获取方式请关注公众号:脑声常谈的后续通知。

失落情绪往往会加剧抑郁的情绪状态。并且失落的症状类似于重性抑郁障碍(MDD),主要包括无动力、悲伤、退缩和沉思。目前对于失落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为这种独特的表型在临床上难以追踪,在之前的临床研究中也很少受到关注。因此,阐明导致失落反应的分子机制可能会揭示新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具有广泛的益处

课题组最近开发了一个大鼠失落模型,其中丰富环境饲养(EE)作为积极生活事件的处理。EE有啮齿类动物的奖励特性,去除丰富环境饲养(ER)方案是指EE饲养4周后开始,去除丰富环境,给予缺乏积极刺激的环境饲养。这种从优越环境刺激到恶劣环境刺激的模拟失落情绪。ER治疗1周后,成年雄性大鼠表现出“失落样”的表型,包括强迫游泳测试中的被动应对增加,糖水偏好测试中的享乐驱动增加,体重增加。因此,ER提供了一个啮齿类动物模型来研究失落情绪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在此背景下,20230910日辛辛那提大学的Marissa A. Smail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文揭示了BLA脑区的PV神经元通过ECM介导失落情绪的作用机制。

1. ERBLA表现出差异的激活

课题组在图A的对实验造模过程进行示图说明: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标准圈养(SH)、丰富环境饲养EE)和先丰富环境饲养然后在28天时进行丰富环境饲养去除处理(ER)三种模式。然后利用免疫组化染了即早基因FOS,观察多个脑区在这三种饲养模式下的差异,结果显示: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对3种饲养模式存在差异性变化,EEBLA的被激活的细胞减少,而ER可以逆转这种现象。然后通过RNA测序、蛋白组学和激酶组学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BLA在丰富环境饲养模式去除(ER)后,能够逆转EE导致的BLA脑区细胞活性降低的状态。

2. 多组学分析显示ER改变对于小胶质细胞和ECM的影响

课题组进一步进行转录通路组学分析,行了GSEA、富集分析和perturb基因测序分析,细胞类型分析,RNA测序、蛋白组学和激酶组学分析,对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基因进行分析。发现在三组饲养模式的比较下,小胶质细胞和ECM(细胞外基质)发生了改变。这组实验运用组学分析得出ER(失落情绪),影响在于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3. ER后小胶质细胞较小,复杂性较低,吞噬能力较弱

然后,课题组对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SHEEER时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均减少。对三组饲养模式中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较EESHER状态下的小胶质细胞的突触长度、分支和末梢降低。为了探究小胶质细胞周围的细胞吞噬的改变,染BLA脑区的CD68发现,EE饲养后,BLA脑区小胶质细胞周围的吞噬作用减少,而ER处理后,细胞吞噬较EE进一步减少。这组实验说明在ER处理下,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小、分支减少及吞噬能力减弱的特征。

4.ER增加了在BLAECMPV神经元的PNN,改变了PV神经元的特征

随后,课题组取三组饲养模式小鼠的脑组织,分别染了PV(小清蛋白)和 WFA( 紫藤凝集素,ECM的标志物),发现与SHEE相比,ER状态下,WFA表达增多,ERPV中间神经元周围的PNN(周围神经网)增多。进一步对有PNN和没PNN的脑片染了vGAT进,结果显示:无PNN组相较于PNN组的vGAT的表达数量减少,无PNN组相较于PNNvGAT斑点增多(GABA能神经元的合成能力增强);无PNN组相较于PNN组,PV中间神经元的周长和数量均减少。为了进一步明确谷氨酸能神经元和PV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染了vGLUT,与对照组相比,无PNN组,vGLUT的数量减少并且色斑量增多;而PV中间神经元的周长和数量均减少。因此,本实验探究ER能够增加PV神经元上的PNN,并且是通过改变PV中间神经元的突触输入发挥作用的,vGAT/vGLUT的表达增多、比率下降;和改变PV的特征:增加PV的表达和神经元的周长,进而使PV神经元上的PNN增多。

5 .ER损害BLA相关行为并激活PV神经元 

为了探索失落情绪会介导哪些行为学表现。课题组给予SHEEER大鼠进行被动回避实验三箱社交实验震惊反射实验。三箱社交实验中,ER大鼠在有危险的(Long Evans rat)房间一侧停留时间延长;震惊反射实验中,ER大鼠震惊幅度增高。这两项行为学实验说明:相较于对照组大鼠,ER大鼠的恐惧记忆减少且惊吓反应增强,与BLA的调节相关。条件性恐惧实验中,且与EE大鼠相比,ER大鼠的恐惧记忆习得速度更慢,同时也表现出恐惧反应加强。PVWFAFOS染了免疫荧光,ER时,BLA脑区PNN表达增多,进而改变了PV中间神经元的特征,进而使BLA脑区的PV神经元激活增多,PNN作为PV中间神经元的修饰标志物,使PV神经元的突触功能、减少相对抑制以及增加PV的活性。因此,本实验得出结论ER能够提升PNN特性,而PNN进一步改变PV的特征同时激活在BLA中的表达

6 减少 BLA脑区中的 PNN 可逆转 ER 行为表型

最后,课题组通过减少PNN的表达,观察是否能够逆转ER的行为表型进行验证其机制。首先对EEER大鼠的BLA区注射ChABC(即软骨素酶ABC,在消化ECM的过程中会减少BLA中的PNN形成),免疫荧光表明ChABC组的关于标记ECMWFA较于对照组减少,表明ChABC药物发挥了正常作用。较ER,加入ChABC 后的ER大鼠体重得到下降。被动回避实验、震惊反射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ChABC组较ER组被动回避的潜伏期、惊吓刺激反应和强迫游泳的不动程度等行为学变化得到逆转。因此,综上ER干预能够减少小胶质细胞的大小、复杂性和吞噬作用;同时提升BLA中的细胞外基质以及PV中间神经元的周围神经网,从而降低BLA的可塑性。

综上所述,该文献揭示了ER如何诱导影响BLA可塑性和其依赖行为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失落导致的治疗兴趣丧失提供了潜在药物靶点。

文章来源:https:///10.1038/s41380-023-02231-8


特别鸣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