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狼Ⅱ》编剧董群:编剧要学会把观众的情绪“玩弄”于股掌之中(1280期)

 yushi823 2023-09-25

提到董群,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应该是《战狼》系列的编剧。今年夏天随着《战狼Ⅱ》的火爆,“抄袭”的乌龙事件也揭开了董群另一个身份:纷舞妖姬。

军人家庭出身的董群从小就与军队结缘,从军的经验让他积累了大量军事知识,他以“纷舞妖姬”为笔名创作的《第五部队之海盗王》《生存法则》《诡刺》《弹痕》《第五部队》等多部军事小说获得了书迷的好评。

《战狼》系列成为主旋律影片成功的代表作之一,董群也成功从作家转型为编剧。如何创作主旋律影片,他有自己的技巧。在创作之前,他认为编剧需要具备多个基本功,对于“灵感”来源也有自己的认识。在2017年编剧帮第9期公开课上,董群为大家分享了如何创作一个能打动人心的剧本。

写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成为一个优秀的作者或编剧,有一个无法跨越的基本功,就是多看、多想、多写。

首先要多看小说和影视剧,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观片量,提高审美以及细节处理能力。抄袭是行业大忌,但合理的借鉴和延伸,可以提升品质。其次是多想,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备用资料。生活经历不是坐在房间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古惑仔》的编剧花了两年时间在夜总会里记录小混混的言行,才写出那么接地气的故事。多写就是多动笔,让自己的脑子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小说《弹痕》一共180万字,我写了11个月,如果我用三年时间写这本书,我就废了。因为我是写得越快质量越好,当你被逼得每天都去写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习惯保持一种高速有效的创作状态。

图片

缺乏灵感只是外行人用来掩饰自己写作功力不足的借口。我非常喜欢一句话是:灵感是知识、经验积累之后释放的。只有你在持续写作的时候,突然间不愿意停下来了,那么恭喜你,你登堂入室了,而且这种状态下写的东西是非常棒的。因为持续写作的时候,你的思路、逻辑性是贯通的,脑子里有一根连续的线,如果你断断续续地写,就缺乏这根线了。你只需要你不停地写,哪怕以后再推翻。其实写小说和写剧本都很相似,不要受任何局限,你先最大程度地创作自己,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东西写出来,然后再去慢慢打磨。   

写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拥有超出一般观众水准的丰富知识,会让你在写故事时加分不少,尤其是涉及大家关注的社会话题,能举出超越平均知识水准线的理论,会让你在创作时,更容易掌握故事矛盾,创造出性格鲜明的角色。 

创作类型片需要专业知识。拍《战狼》的时候我们最大的困扰和最大的助力都是军事发烧友。军事发烧友对国内外各种轻、重型武器如数家珍,他们天天看各种军事杂志,翻墙看国外的雇佣兵的训练教程,觉得自己是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我们拍的军事片只要被他们挑出刺儿,这个片子就完了,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喷子。但是如果你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根本不够使,这个拍得真专业,他们就会拼命去推荐这个电影。所以有时候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哪怕观众不懂,看得似懂非懂,他也会觉得很好。

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最容易让人出戏的就是拍得假,有时候是导演的问题,有时候是编剧的问题。导演出问题了我们不可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环节避免。

图片

真实分为两种,一个是我们现实中的真实,一个是影视的真实,两者有相同之处,但是不能完全划等号。比如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通过蒙太奇改变时间与空间的排序。比如电影里可以无视时间的顺序,让时间加速或缩短距离。但是创作的时候不需要完全死抓着真实,只要让观众觉得你勾画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你就成功了。但是一旦你的世界观里出现不可弥补的逻辑bug,让观众无法接受,就会分分钟出戏。在《战狼Ⅱ》的开场里冷锋跳进海里,然后爬上船,拿了一把狙击步枪,一枪打死了几百米外一个拿着火箭筒的海盗,一开始这个剧本里写的是放了一把F枪,我当时就急了,我说一把F枪的有效射程只有50米,你要精确爆头一个500米外的海盗,这个太假了,后来就探讨如何换枪。

如何塑造吸引人的故事

我接触过很多资方,他们通常只看剧本的前十页和后十页,因为前十页决定了一个电影的格局和气场,后十页决定了最终的高度。他们通过剧本的前十页和后十页来判断是否有剧烈的变化,是否能吸引观众。所以剧本的开场很重要,不仅审定了剧本的基调、情绪、风格,还要介绍主要人物、展现主角前史。最主要的作用是要把观众“绑定”在座位上,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片子。

真正的好电影不会急着一开始就讲故事,它会先让你喜欢上这个氛围。电影《疾速追杀》的开头13分钟没有情节,一直在打。它的开头纯粹是为了塑造氛围和人物,大家一开始只知道这是一个犯罪片,男主角是谁,这些就足够了。这个开头都做到了,这就是一个好片子。

图片

人物小传是讲述角色的童年及成长经历,电影或电视剧往往用不着角色的童年,但有了人物小传,导演或者演员能够从细节上揣摩这个角色。

人物小传要体现人物的特长及性格,《疾速追杀》中主角的特长是会开车、会打架、杀人很牛逼,性格是杀到老大面前喝杯酒。表现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开着宝马车但不贴遮阳膜,因为他说:“如果我贴了遮阳膜,有谁能看到开车的人是我呢?”这个人很平凡,但又与众不同,编剧要多掌握这种有个性的人,虽然主角不能这样写,但是配角可以,可能会比主角更精彩。通过特定事件来彰显主角的世界观,在国内现在的环境里,主角一定是正派人物,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反派可以做。

编剧要会掌握观众情绪

很多人看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弥补。打个比方,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人生活压力很大,希望看一些比较圆满的结局,让自己有两个小时感到很幸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喜剧片很流行,就是因为满足了观众的情绪。观众情绪远远不止于此,编剧要像魔法师一样“把观众的情绪玩弄于股掌之中”,简单地说,如果你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情不平静,这就是一部好片子。当然了,他心情不平静的时候,说:“什么破片子?花了我两个小时。”那你完蛋了。

在营造男女感情时,距离越近心越远,距离越远心越近,是最简单、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法门。比如男女主角感情好的时候,中间得设置种种障碍,让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起伏,当观众开始替主角着急的时候,你就已经把观众的情绪给牢牢地捏在手里了。没有大师级的功力你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先从借鉴、模仿开始。

图片

电影《喜剧之王》里男女主角的感情塑造上,使用的是好莱坞剧本擅长的“一波三折”,本来矛盾冲突相对平淡的情节,观众却更容易深陷其中。《中南海保镖》中的男女感情,采用了递进式铺垫,把矛盾和情绪不断积压,在关键场景产生爆发性效果,形成影片的高潮片段,也会让男女主角的感情更加轰轰烈烈。

创作主旋律题材首先要真心热爱自己的国家,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写出来的故事也无法打动观众。主旋律电影说白了就是把握政策。我的经验就是关注时势政治,《新闻联播》是中国政策的窗口。举个例子,原来我们不能拍中国特种部队的境外行动,有一天我看见《新闻联播》说中国的特种部队参加了和平使命联合军事演习,连续取得了什么成绩,我就知道现在可以拍了。

我们要有小马过河的精神,一点点地探索雷区,谁能探得更深,谁就能做得更精彩。当然每年的雷区是不一样的,除了《新闻联播》,还要关注一些官方平台,看官方态度和不同群体对事件的反应,这样才能知道这个国家和同胞需要什么,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故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