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雪清竹:【国学】老子说的“不居其泊”是什么意思,你的状态是“居其厚”,还是“居其泊”呢

 苍雪清竹 2023-09-25 发布于辽宁

这里是苍雪清竹独家创作的小小园地,有本人创作的诗,词,曲,赋,小说,散文,国画,书法,国学。以此传播传统道德根文化。道传中华,德播世界。

《德道经》第一章《论德》最后一句: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不居其泊,泊也就是薄。可以指的含义是很丰富的,今天我们来探讨其中之一。意识在大脑的工作区域处在大脑皮层这一浅薄之处的含义。因为在此之前,老子在这一章中,已经讲过,人们失去道,失去德,失去仁,失去义,失去礼,失去信这一最后的道德底线。

      此时,人们处于忠信之泊的状态,也就进入“乱之首也”的状态。首,也是首焱这一非恒名的缩写,首焱是阴我心的名字。所以此时的人们,主宰身心的,是“前识者”。谁处于生命前端的呢?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把这眼耳鼻舌身意集约起来进行运用的是我们的智识,或者叫智能。

     智识主要是靠以往的经验来做判断,常常会有错误。如果我们能修行,比如诵读老子《德道经》,给心神丹元和首焱注入能量,它们就能进入大脑质层与核心层进行工作。而他们的工作效率是高的,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是符合实际的,会让我们直奔问题的核心要素而去。

      大脑质层相当于鸡蛋白,核心层相当于鸡蛋黄,如果我们只是运用智识,操控前六识眼耳鼻舌身主持生命的话,就只能停留在大脑皮层,相当于鸡蛋的膜,薄薄的膜。所以说要“不居其泊”。

      同时也是指金木水火土,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能量,它们储存在心肝脾肾肺中要厚与实。

      “泊”通假于“薄”字。为什么用“泊”字不用“薄”字呢?从字面来看,“泊”指的是白色的精华液体流失,对于所有人而言,它是一种肉眼不可见的有质而无形的生命能量,会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因为不符合道德的心念和行为而流,所以这是要避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