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川的桃花岛】灿川:读禅诗悟境界

 灿川的桃花岛 2023-09-25 发布于安徽

读禅诗悟境界

文/灿川

读古人禅诗,发现那些卓有成就的大诗人,都是开悟之人。从他们的诗中看,难怪他们能够卓然超群,因为他们都是悟了道的人。因为身心,都与道合一,智慧大开,岂能不超群?


看杜甫这首诗:

望牛头寺·杜甫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

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只最后一句,即可看出杜甫的境界,难怪一生历经磨难,诗如泉涌,能成为诗圣。

再看李白,他句子,都属于神来之笔,无人能比,难怪可以成为诗仙的第一把交椅,意境奇妙的句子,只有天赐,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岂不是神来之笔?

看这一首:

问余何意栖碧山·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岂不是开悟的偈子嘛?李白是修道之人,这首就可以看出修为已经很高,否则,何以能写出旷世的诗,不开悟,是决然写不出来的。

再看苏东坡的诗:

北寺悟空禅师塔·苏轼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应是天眼识天人。

一句“空里浮花梦里身”就可以看出东坡的境界,他早已经看破红尘,人生如梦,人身皆空。可叹,悟的深刻!

下面是白居易的诗:

酬钱员外雪中见寄·白居易

松雪无尘小院寒,闭门不似住长安。

烦君想我看心坐,报道心空无可看。

“报道心空无可看”,难怪他写了那么多洋洋洒洒的长诗,这等诗,不是大悟之人,岂能写出?

读禅诗三白首,几十遍几十遍的读,确实让人受益,开悟之人的诗,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如六祖惠能大师的那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证悟的诗,那个人人都有的佛性,就在那里,只要实修实证,就可以找到。

又如神秀诗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昔时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即得禅心。此心如明镜,时时观照,使尘埃不染。又如菩提树,清净无尘,生机盎然。

勤拂拭者,持之以恒,以免俗情扰心。诸法无我,万法皆空,一切皆应放下。修心养性,始得真如。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大多人都在蒙尘中,不勤拂拭出来,断然难以见到那个真我的佛性。

今生,有幸可以开始拂拭那颗蒙尘的心,真是幸哉!

2023/9/25午后写在杭州(Al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