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应无所住

 鹿鸣春秋_郭彬 2021-04-02


 重温神秀偈句: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轻拂拭
                   勿使惹尘埃
(错误一)
     他说,“心如明镜台”,就是我们本应该有一个干净的心。“时时勤拂拭”,后来到这个尘世,就有可能沾染上灰尘,就要不断地擦灰尘。就是不断地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要保持这种隔绝,因为外部世界充满了(灰尘)烦恼。
     众生之烦恼来自于心,众生之智慧依然来自于心,智慧和烦恼同出一源,都在那个心里!你怎么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烦恼和智慧犹如磁铁的两极,太极的两翼。有烦恼,才会有智慧;没有烦恼,何来智慧。
     对烦恼和智慧不要对立,而是应该协调统一起来。应该让他们和平共处。
(错误二)
     神秀偈句说:勿使惹尘埃。他把修行看成是对烦恼的彻底拒绝,这意味着什么,把烦恼拒之门外,这怎么可能?烦恼都没有了,我们还要智慧干什么?连烦恼都没有了,那不就成了动物了么!!
     神秀说“拒绝烦恼”这是一种“断灭论”。他后来继续主张“住心观静,常坐不卧”。只要空心静坐,慢慢去“坐禅习定”,自己就没有烦恼了。让我们本来存在着的这个心,去远离烦恼。注意:这叫小乘佛教,侧重于自我解脱,看到世间纷扰和轮回之苦,便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这就如同于把自己置身于世事万物之外了。
这不是释迦摩尼的智慧,释迦摩尼是大乘佛教,是普度众生。不仅自度,还要度人;不仅自觉,还要觉他。
     大乘佛教说:大智慧就是大悲悯。一个人能够悲天悯地,把众生的苦难当做自己的苦难,他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

        惠能的偈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惠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句表现了惠能的境界,这个境界高在哪里。就是把“心”无掉了。“心”不是有执念吗?无掉了。
      惠能的偈句达到了“应无所住”。但惠能偈句就把“外部事物”和“执着于外部事物”的心通通无掉了,那又住了净相,净相也不可住。所以,“应无所住”,就是什么相都不能住,什么都要给它无掉。无掉以后,不是什么东西都没了。无掉之后,“自本心”终于起来了,所以叫“而生其心”。这一点惠能当时还不道。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与神秀、惠能偈句中所表达的心,注意此心非彼心。这里的心,是指心中了无所住的那个心,是自本心,具有大悲悯的佛心。上面神秀、惠能偈句所表达的心是具有执念的心,是“无心而为”的心。
     注意!
     弘忍法师又用一只鞋子把惠能的偈句擦掉,这个动作本身包含禅意。因为惠能的偈句讲的是“无”的境界,但是你停留在无的境界当中,还没入门,叫亦未见本心。所以对这个说“无”的偈句再“无”他一次,那叫:无“无”。对看待万物要“空”这个念头再空它一次,叫做“空空”。
     如果说弘忍法师说神秀是“只在门外,未入门内”,那么惠能的偈句已经站在了门槛上,跨一步就进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