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还是乖乖地做一个“老实人”好

 书中淘乐 2023-09-25

昨天,有网友问了一个问题:自己刚进入体制内,性格比较内向,被大家称为“老实人”,但现在“老实人”好像是一个贬义词,问自己该不该改变一下,也做一个不太老实的人呢?感谢网友关注和信任。对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我们常说一句话: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要改变自己。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体制内一些规则,我们就应该试着改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活着。话虽然没错,但笔者认为,体制内还是做一个“老实人”好。因为想改变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甚至最后会迷失自我,事与愿违。

1.改变需要付出代价。职场上,一旦被别人打上”好人”或者“偷奸耍滑”的标签,想要改变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个代价可能是自己的尊严,可能是别人的嗤之以鼻,也可能的自己的名誉扫地等等。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我们古代文学的老师,很有才华,讲课引人入胜,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很有大家风范。可在职称评选中,他却落选,败给了一个平日里只会拍马溜须的晚辈。他的心里极度不平衡,也认为极度不公平。经过深思,他开始改变自己,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不再深耕自己业务,而是学着怎样去讨好领导,去巴结领导。原来他脸上的高傲气质没有了,换成了一副卑躬屈漆的“奴才脸”。当时崇拜他的学生很反感这位老师的改变,由喜欢开始变得讨厌,一看到他在公开场合讨好领导,同学们都发出嘘声,原来很多上他课的人也开始选择逃课。后来,很多同学毕业时不愿意与这位老师照合影照。可多年后,很多人开始体验到这位老师的心酸,大多活成了这位老师的模样。可这种改变太累,整天戴着面具过活,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换回来的虽然有上升的职位,但还有别人的嘲讽和冷眼。所以,想要改变需要付出太多,倒不如保持自我,做个“老好人”活得自在,快活。

2.“坚持”可能遇到“春天”。“老好人”虽然有这样那样问题可,可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有的人想通过改变,想让自己进步快一点。但有的人却保持自我,不想改变自己,而是一直深耕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业务更精进。有一位大学同学,大学期间就喜欢写作读书,很少与人来往。毕业后,他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由于性格内向老实,不会迎合领导,交好同事,很快他就被同期的人落在了身后。都过了七八年了,别人都提拔正科了,他还是科员一枚。但他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停地钻研业务,深耕写作。最终,他小有所成,成为县里“笔杆子”。而县里刚换了领导,也是“笔杆子”出身,频频在报纸看到这位同学名字,开始注意他,最终被他文笔吸引,把他调到县委办,负责起草县里大材料。这位同学果然没有辜负这位县领导,写出的材料上级也十分认可。最后在这位县领导大力举荐下,这位同学就被市里调走,后来被提拔为县级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所以,在体制内不要轻易改变自己,做个“老好人”挺好。如果你不想改变,就做一个普通人,享受天伦之乐;如果你想改变,也可以通过深耕业务,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同样也能平步青云!不然,不安于现状,想通过改变获得更多“好处”,甚至为了满足“欲望”走上“邪路”,最后身败名裂,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