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醉不知归路

 氓哥飞了 2023-09-25

以前在大约春末夏初的时候,白天气温不高,夜里,尤其是夜幕刚降临的时候,如果正好在外边,在一座桥或者一条河旁边,在一棵树旁边,在一堆鲜丽的傍晚开放的花旁边,甚至有一阵不大不小刚刚合适的风吹过,可以是人声嘈杂的背景,也可以是安宁静谧的地方,我都会想起一个形容,春风沉醉的晚上,我只记得有这么一个题目,是一片杂文还是小说不太记清楚了,但是那些场景非常适合这个题目,适合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可以完全逆着那篇文章的内容只是肤浅地用那个题目,之前我也没意识到那篇文章的内容,是没有题目那么轻松惬意、温柔美好的,那篇文章其实是郁达夫的小说,就是昨天说的主人公住在上海的一座贫民窟内认识的一个在工厂打工的邻居,小说主角没有名字,就是第一人称,那个邻居叫陈二妹,同样住在贫民窟里,陈二妹要应对的不光是每日十几个小时的沉重工作换来的报酬完全不够支持她的生活,还有厂里管理人对她的调戏,她是孤女,身世浮沉雨打萍,主角是个贫穷的青年,因为晚出晚归甚至在一开始被陈二妹当成坏人,后来知道主角不是坏人,俩人开始交流并逐渐产生某种信赖,评论家教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里说:这篇小说描写一对为贫穷所困的男女,主要要表达的是人道主义的意味,但也写出人遇到纯洁的人,欲念会化除。 

人遇到纯洁的人,欲念会化除。当然一个评论家可以这么说,他本身就是有说话的职能要求在,小说并没有媚俗地给读者一个所谓完美的结局,只是停留在双方建立的简单纯洁的信赖关系上,我在想这到底算不算悲剧,就简单从小说展现出来的内容来看,似乎完全可以用那样的题目,纯洁的关系也是适合春风沉醉的,有一个说法是悲剧就是把现实掰开了给你看,它不是虚构不是渲染,是什么呢,是刚经历过战争的人们站在被鲜血染红的水流前,他们不会嚎啕大哭或者发疯发癫,现实是沉默无语的,悲剧也是如此,我想很多人都看到过一些摄影师的照片,早一点的集中营里的那些被关押的犹太人,他们并不是情绪起伏的,而是完全麻木似乎完全静止的,稍后有一张照片是逃难的小孩不幸淹死在海里,他的尸体被海浪冲到岸边的沙滩上,现实不会关心其他的东西,现实就是现实,它在展现悲剧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展现悲剧的时候,现实是”被掰开的“,你可以构造歌舞升平万家灯火,但是面对被掰开的现实,假的东西就是假的,小说里的事情虽然从产生的过程来看,确实是假的,是虚构的,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但是某些优秀的小说就是如此,现在拿出来,读下去,它不会让你感到陌生,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事情还是在发生,区别只在于今天的你我还能不能感受到其他人——注意是真实的人不是那些屏幕中的人,能不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真实性、现实性。因为现实不仅仅是你关注的UP主今天更新了视频,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这些是展现出来给其他人看的东西,其他时候,他们也会和你一样,不知所措,和我一样,毫无头绪。

我想我还是会继续用那篇小说的题目,毕竟,我感受到的东西也是真实的,只不过在了解了小说的内容之后,直到下次,下次遇见宁静的、舒适的、、纯洁的夜幕降临,在想到这个题目之后,还会想到题目下小说里的纯洁,看起来还是一样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沉醉,沉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