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链》的现实解读

 陈会设 2023-07-06 发布于安徽

回顾某个事件,我发现它像极了一篇家喻户晓的经典小说:《项链》,作者莫泊桑。

01

以项链为主角,把小说《项链》简化一下,可以这样表述

我是一条钻石项链,当然是假的。

然而,这是一个秘密。当然,这个秘密只有我的主人佛来思节夫人知道。

某一天,我到了玛蒂尔德手上。她戴着我参加一场舞会。

然后,我被玛蒂尔德给弄丢了。

然后,一条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真的钻石项链替代我回到主人手里

然后,我在世间杳无音信。

我再次被人提起,是在十年后。

当玛蒂尔德告诉她的朋友,为我付出了十年的辛劳,十年的青春。

我的身世才被揭,我只是一条至多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

02

以那条信息为主角,现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是一条信息,一条和人们生活甚至生死密切相关的信息。

我是真的,这是一个秘密。然而,我的主人却提前把这个秘密公开了。

然后,某一天(我被公开之后的一两天的时间,我被定性为“不实信息”

然后,我的主人被电话召唤

然后,是我的消失

我再次被人提起,是在十余天后。

我被确定为真实,被证实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我的主人被称为“吹哨人”。

03

小说《项链》的线索极为明了,假——真——假。

借走的项链是假的,还了一条真的,最后再发现借来的项链是假的。

现实故事的线索也极为明了,真——假——真。

传播的信息是真的,被定性为是假的,最后发现假的是真的。

审视小说和现实故事,我发现了两个问题,或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玛蒂尔德为何以十年的艰辛为代价来偿还这条“假”项链,她是否有其它的道路可走?

换言之,故事发生时的法国是一种怎样的现实存在

在莫泊桑的《项链》里,我首先读到的是忠诚,是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家庭,对社会的基础性价值——也就是契约精神的无限忠诚。

……在1884年的法国,契约的精神是在的,它的根基丝毫也没有动摇的迹象。

……契约精神是全体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在路瓦赛夫妇的身上,这种集体无意识在延续,最关键的是,它在践行。正因为他们的“践行”,《项链》的悲剧才得以发生,《项链》的悲剧才成为可能,《项链》的悲剧才能够合理。

——毕飞宇《两条项链》

回归到现实是怎样的呢

……

04

以玛蒂尔德为主角,把《项链》简化一下,可以这样表述

我叫玛蒂尔德,因为虚荣,去借了一条钻石项链。

项链丢失了,我付出十年的青春和辛劳去偿还。

最后,我发现那条项链是假的。

为主角,现实的故事是这样的:

是医生,某日在同学群里发布了一条信息。

信息被扩散,我被电话召唤

最后,所有的人都说那条信息是真的。

如果肤浅的来解读《项链》,我们可以这样说:

一个女人——玛蒂尔德因为一晚的虚荣,付出了十年的辛劳。

现实的故事,可以这样解读:

一个医生——某某某因为发布一条真实信息,被电话召唤

如果说玛蒂尔德付出代价是因为她的虚荣,是罪有应得。

那么某某某付出代价,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正直与良知。

05

四百多年前布鲁诺不顾教会的禁令,热情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被罗马教廷宣判为“异端分子”,他的学说被称为异端学说,他于1600年处以火刑。

1889年,人们在鲜花广场上竖立起铜像来纪念他。

类似的事件,在现实中曾经不止一次发生过,而且正在发生着,我们期待未来不会再次发生。

因为期待所以我们:

希望每一个真实良善的人都能够得到保护

希望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能够被世界温柔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