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头城休闲农场:致力打造健康、快乐、体验、学习的农家桃花源

 乡村集结号 2023-09-25 发布于北京

身处喧嚣都市,心灵渴望一处恬静的避世之所。头城休闲农场,致力将农场打造为一处健康、快乐、体验、学习的台湾农家桃花源。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丰饶,释放压力,寻找自我,找回生活的本真与美好。

台湾农家桃花源

乡村集结号小编就带着大家,走进这家特色农场,探究它的魅力之处吧!

一、农场介绍

头城休闲农场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东北角海岸线上,雪山山脉的山脚下东临太平洋的一个休闲农场,占地120多公顷。农场拥有大片竹林、果树和花卉,并设有水稻文化区、农村动物区、果园区、钓鱼池、戏水区、圣帕树屋野趣区、昆虫教室、菜园区及桂竹林等主题区域。

头城休闲农场导航图

自1979年创立以来,农场一直秉持利用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农村生活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健康、快乐、体验和学习的农家桃花源。

头城休闲农场

农场创办人卓陈明,人称“卓妈妈”,早年是学校老师,后来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宜兰落地生根,成了农场界的传奇人物。过去的教职工作让她领悟教育的重要,当国内永续观念尚在萌芽时,卓妈妈早一步在农场推动生态环保、食农教育,和儿女们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专业职人,以寓教于乐为目标,实践守护山林的承诺。

农场创办人卓陈明

头城休闲农场的愿景是遵循永续经营的准则,以实践"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文化冲击最小化、环境冲击最小化"的旅游活动为目标。同时,农场还致力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链,传递当地的自然和人文价值,推动永续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农场特色及体验

当其他农场还在喂食可爱动物、体验采果,头城休闲农场已从农业观光转型永续观光,2018年获得联合国GSTC(全球永续旅游委员会)的永续旅游旅馆类认证。

可持续旅行和旅游业的全球标准(即 GSTC 标准)

头城休闲农场在农业生产方面,落实食物、生态、林业的循环,减少废弃物及碳排放;在环境守护上,推动生态造林,设置多部红外线自动照相机,长期调查陆域、水域物种,保育生物的多样性;在社会层面,以绿色餐桌导入友善农、渔业的故事,和社区分享资源,带动地方经济。

头城休闲农场

特色体验1:植树造林(在眺望龟山岛的生态造林区 种下希望的树)

三年多前,农场以50公顷的林业用地开始推动生态造林。选择适合的树种栽种,虽是为了森林的永续发展,却意外发现这里却是远眺龟山岛的森林秘境。在山风吹拂下,众人继续挥汗植树,为幼小的枝干撑起支架,再系上祝福的挂牌,从此,心便与这片森林有了连结。游客在这里除了可以体验这里的森林秘境之美,还可以收获植树造林带来的意义和乐趣。

与游客分享植树秘诀与造林的意义

特色体验2:静心冥想疗愈之旅(溪畔叠石静心花草曼陀罗疗愈)

游程一开始,环境教育人员就带着大家认识花草,随后可尽情摘采,要多少有多少。一路漫步至梗枋南溪,在这里品青茶采摘花草曼陀罗。然后工作人员教大家进行十分钟的静心冥想以及呼吸调整。之后,溪畔成了大自然的游乐场,戏水、饮茶、堆叠石头、以采摘的花草在地上排出烟火般的花草曼陀罗,阵阵山风捎来流水的沁凉,虽是炎夏却一身舒爽。

鼓励游客亲自体验叠石与花草曼陀罗

特色体验3:味觉冒险与沉浸式体验(食在地吃当季,向森林动物学习)

体验一次食物设计旅程。向森林动物学习,亲自体验制作动物们爱吃的美食。先想像自己是一只鸟,来到鸟类餐桌品尝果实点心;再化身蜜蜂,在仿花型的器皿中取用花蜜食物;然后幻想自己是山猪,挖掘貌似土壤的黑糖粉所覆盖的甜食,因为山猪最爱的根茎类作物都藏在土里;最后,散步回到绿色厨房,品尝浅山野菜熬制的爱的魔法汤。透过一系列味觉冒险与沉浸式体验,传达的正是农村的价值与环境的永续。

制作鸟儿餐桌,以鸟爱吃的果实制作点心

山猪的餐桌以甜甜的黑糖粉代表土壤,点心就藏在土里

农场绿色厨房位在雪山山林间,以循环农法打造有机菜园供应餐厅新鲜蔬菜。游客可以体验厨师团队研制的「富饶森林飨宴」套餐,以农场蔬食搭配头城农、渔特产等诉说农、渔夫的故事,不只尝得到美味和健康,也能感受友善农作对土地的善意。

农场研制的「富饶森林飨宴」食材取自农场有机菜园

特色体验4:夜间生态观察(探索夜之森林奥妙)

傍晚,头城农场的野生动物陆续外出觅食,在夜间生态导览员带队下,欣赏一场以动物、昆虫为主角的“仲夏夜之梦”。晚间七点夜幕低垂,萤火虫率先提着灯笼飞啊飞,紧接着,水田边的翡翠树蛙、竹节虫、青山蜗牛也纷纷迎客,幸运的话,还能在果树区与台湾蓝鹊、山羌、山猪不期而遇。白天静悄悄的园区,此刻正上演呱呱、咕咕、啾啾的大合唱,农场之夜色充满生命力。

农场夜间生机蓬勃,导览员随处都能发现竹节虫、青山蜗牛

特色体验五:藏酒酒庄好酒美食体验(带动农村与山村经济)

距离头城农场数分钟车程的藏酒酒庄,曾获全国农村酒庄优异奖项,由卓妈妈的大儿子卓志宏与妻子所创,酒庄巡礼带出了酿酒文化,酒庄餐厅的无菜单料理,食材多由大溪、梗枋渔港和自家菜园直送,是真正的产地餐桌和低碳美食。除了一桌子澎湃的山海料理,佐餐的「龟山朝日金枣酒」以宜兰有机金枣和雪山涌泉酿造,清爽微甜;另一款「藏仙红麴酒」使用林下经济生产的台湾天仙果制造,成为一级产业的农业生产、二级产业的酿酒加工、三级产业的生态旅游加成出的地方特色的六级产业,带动地方经济。

藏酒酒庄好酒美食体验

特色体验六:体验渔港文化,学习海鲜烹调

位于头城镇的梗枋渔港是距离龟山岛最近的渔港,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定置渔网捕捞,是在地饕客、餐厅名厨的采买热点。从小在梗枋长大的林淑贞,家里拥有渔船和赏鲸船,她在港边创办「渔村厨房」,规划生动有趣的半日游程,结合渔村导览、一支钓介绍、定置渔港参观以及食农教育,一来传递渔港文化,再者推广永续渔法,成为头城农场的最佳合作伙伴。跟着她逛渔港、采买鱼货、回到厨房学习海鲜烹调技术,最后品尝料理成果,永续渔业精神在心中悄悄萌芽壮大。

梗枋渔港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定置渔网捕捞,吸引买家抢购

三、农场经典做法

1.农场将参与式体验和大自然课堂相融合

头城农场是一个以“农村体验学校”为定位的场所,它充满着生命力和学习性。卓妈妈在打造这个农场时注重通过体验来营造感动和留下记忆,这也成为了农场的核心经营理念。参与式体验和教育式游园被贯穿到农场的每个项目中,这是农场的特色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场的各项活动,体验农耕、养殖等农村生活的乐趣,同时还能通过这些体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在头城农场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以水稻为例,展示了年代久远的农具供游客亲自操作和体验。这种参与式的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从种植水稻到收割水稻的全过程,并且可以了解到水稻生长的不同季节中的特点和变化。游客可以亲手参与稻田的耕种、插秧、施肥、除草等工作,切实感受到农耕劳作的辛苦和乐趣。通过这样的体验,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稻种植的过程和农业文化的魅力。同时,这样的参与式教育也能够提高游客对农业的尊重和理解,促进乡村教育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2.农场利用四季变化的特点设计体验活动

头城农场利用农业资源四季变化的特性,设计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体验活动。春天可以欣赏樱花的盛开,夏天可以观赏荷花的美丽,秋天可以赏枫叶的绚丽变色,冬天则可以欣赏梅花的芬芳。这些都是极佳的观赏点,让游客可以在不同季节中,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和美丽。

头城农场在活动设计中还结合了二十四节气,解说了农作物的劳作原理,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细致的农耕体验。特别的节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白露和惊蛰等,都有相应的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春耕、夏种、秋收和冬藏等农村产业和生活的节奏和步调。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农耕的过程和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此外,头城农场还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栖息地,并通过生态复育的手法营造了蝴蝶蜜源区和昆虫生长环境。农场种植了更多能够吸引蝴蝶的植物,以维持蝴蝶和昆虫的多样性。同时,农场内还有自然的步道,成为游客欣赏蝶舞、萤光和蝉鸣的理想场所。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农场的生态美感,也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欣赏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美妙表演,丰富了农场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乐趣。

3.农场运用农业生活资源开发农村生态体验

头城农场占地一百多公顷,其中一小半是桂竹林。每年的四五月是竹笋的生产季节,农场针对这一特点推出了桂竹系列活动。游客可以参与桂竹之旅,亲自体验采摘竹笋的乐趣,并品尝到竹笋的美味。

体验采摘竹笋的乐趣

此外,农场还将这些采摘下来的竹子经过加工,由工艺师指导游客制作童玩。这些制作的童玩能够让人人都能轻松学会,带来乐趣和创造的满足感。

农场活动中心还提供了另一项DIY活动——“叶拓T恤”。农场为游客提供一件白色的T恤,让他们可以自行彩绘或者利用农场中的叶子进行拓印,制作出独一无二的T恤。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发挥游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DIY活动——“叶拓T恤”

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桂竹文化的魅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与和互动体验,增加了农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4.农场将参与式体验拓展至一二三全产业领域

头城农场已成为台湾首家将农业生产、酿酒加工和体验休闲相结合的农村酒庄。它成功的经营模式被视为台湾“六次产业”的典范,这意味着它在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头城农场将农业生产+酿酒加工+ 体验休闲的农村酒庄融合发展,这种经营模式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带动了农村旅游和相关产业的繁荣。头城农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范例和借鉴,进一步推动了台湾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四、案例启示

1.多元化经营为农场持续经营提供了保障:头城农场将农业生产、酿酒加工和体验休闲相结合,实现了多元化经营。通过将不同的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农场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农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经济保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好处就显而易见,就好比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样的道理。

2.产业价值链延伸为农场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多机会:头城农场将农产品的原材料用于酿酒加工,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纵向整合。通过加工及提供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农场创造了更多的营收机会,并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特色体验式农文旅活动为游客带来了更好体验:农场将生态环保、食农教育体验作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围绕健康、快乐、体验和学习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村体验活动。这种体验式旅游模式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升了游客对农业和农村的兴趣和认知,同时也为农场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