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市上清宫、下清宫今胜昔

 大美洛宁 2023-09-25 发布于河南

在邙山之巅的翠云峰上,有一通《重建上清宫古迹碑记》是这样记载的:“翠云峰,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幽谷……”。
据说:老子在洛阳工作60多年,经常来翠云峰上;炼丹,著书、修炼。后来因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偷了周王室的珍贵典籍,南于楚。使老子无奈登上翠云峰,在下清宫里,牵一头青牛,带一书童就向西奔幽谷而去。
老子虽然离开了洛阳,离开了翠云峰,而因老子在这里悟道成功,这里就成了道家的发祥地,老子也成为了道教的鼻祖。翠云峰上的上清宫就成了道家之源,老子是上清宫奠基的第一人。洛阳人在翠云峰创建了老子祠,来怀念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说洛阳“上清宫”,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人,张道陵,又名张陵。张陵是江苏丰县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在洛阳太学念书,毕业后回家教书。在他25岁那年来到京城洛阳考试,被分配到重庆做地方官。本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后看到社会上,地主阶级残酷豪压,尔虞我诈,就失去了信心。辞职不当官,专门研究老子的“道德经”。

公元72年,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张道陵来到洛阳翠云峰,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张道陵在老子修道炼丹的翠云峰下,对老子学说进行研究。三年后,被汉和帝刘肇知道,请他到京中作官,连请三次均被他拒绝。为躲避干扰,张道陵决心离开洛阳到偏远的地方去。他想,在洛阳我已生活了二十年,深深地悟出了道教的精神。我把他带到社会上去验证一下,他离开洛阳向东去了桐柏山,江西云锦山,每到一处都进行炼丹,筑坛修炼。结合实际进行道教研究。
公元143年,顺帝汉安二年。张道陵来到四川青城山,降妖除魔。在他的影响下,入道人很多,他就制定了道规:对内要慈孝,对外要敬让,严禁欺诈民众,不准兴讼好斗。并划分二十四区,在二十区中,就有我们洛阳邙山治这个道区。完成这些工作后,张道陵于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4年)羽化圆寂,年123岁。他的孩子张衡,孙子张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传道。
到了隋朝,隋炀帝来到东都洛阳,登上邙山,往南看到伊阙,看到龙门。认为洛阳是一处帝城,龙地,就开始集中全国财力建设东都洛阳。他修通了大运河,疏通了南北漕运,创建了科举制。并且拨出专门资金,在邙山翠云峰上建了老子庙。并诏令杨素在老子庙周围栽上松柏树,使洛阳道教活动有了活动平台,有了上清宫的原型。
因隋代统治时间较短,只有三四十年,很快历史就进入了唐代。唐代是李姓称帝,太祖李世民就将老子抬出,作为本家先祖。来到翠云峰上拜了老子庙,这下道教占据了主要位置。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他和武后就在邙山上兴建了上清宫,比隋朝建的老子庙更大更漂亮。为了更好的加强统治,找出统治的合理性,高宗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亲自到毫州老君庙祭拜,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回朝后改洛阳上清宫为太微宫,奉祀太上玄元皇帝。
大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后登基,改唐为周。取消老子“玄元皇帝”改称老君,道教受到冷落。武后下台后,中宗李显改周为唐。唐太宗李隆基登基后,使道教又迎来了春天。这年,玄宗下诏在西都兴建太清宫,在东都扩建上清宫,全国各地争相兴建道观上千座。
扩建上清宫,在玄宗时期的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完成。玄宗下诏,享玄元皇帝老子于此,并雕了一尊老子石像,一切穿戴,同皇帝一样。
史书记载:在玄宗执政的40年间,把道教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地。在唐玄宗之后,仍然是支配唐王朝宗庙活动重要地方。
历史进入五代时期,因为战乱,道教进入了低谷,上清宫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传说,北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年来到洛阳。天一直下雨,他就想到了上清宫。让太后去上清宫祈祷天晴,谁知真的天晴了,雨住了。使太祖深信上清宫灵验,也格外看重道教的圣地——上清宫。
北宋真宗赵恒,对道教也很重视。在他登基后就使道教进入了兴盛期,他三次到洛阳,均到上清宫,赞扬老子的“至道大德”,并带大臣到上清宫,与民同乐,赐大宴三天,这是道教历史上的第一次。
明朝嘉靖皇帝对上清宫进行了三年大修缮,使上清宫面貌大变。山门之外建了舞楼,山门之内共五进院落。一进院有四帅殿,两边有配殿。二进院有老君殿,大三开歇山单檐老君像居中。三进院为三清殿。四进为翠云洞。五进为玉皇阁。这都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550年)下诏兴建的。
清代,对上清宫基本上没什么修建,也不重视。
民国时期,国民党只顾消灭共产党,对外对内基本站在战争边沿上。
建国后,1957年4月,宗教界迎来了第一件盛事,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开会时,朱德委员长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上清宫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至今合影照还挂在上清宫大殿内。
现在,上清宫复建工程已经开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建山门、文昌殿、玉皇阁、老君殿、三清殿等建筑,两边配以鼓楼、钟楼,药王、财神、三官、三法、尹喜、南华等殿宇。

下清宫又名青牛观,规模不大,占地四十亩。由中院、西道院、东道院三部分组成。东西宽50米,南北长90米。
下清宫山门前有广场,水泥铺地,广场很大,是来往车辆停放地。南侧有新移来的一座道士塔,约三层楼那么高。这本来是下清宫的,现在移回来正好是一景。山门不大,朱门、红墙,门洞两层,门上有对联一副:上联“紫气氤氲混元洞洞天福地地泽万的”,下联“祥云飘渺下清宫宫观传道道济来生”,上有“下清宫”三字。

过去的“下清宫”面积比较大,香火地占地面积就有400多亩。在宋朝时期有300多名道士,加上上清宫和玉清宫、吕祖庵,道士就七、八百人。就连现在的建华玻璃厂都属于下清宫的范畴。
现如今,上清宫和下清宫常住道观的道士有十几名。他们居住都在下清宫,都是全真道,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他出生于公元1112年,于1167年来到洛阳。在翠云峰上清宫大殿侧壁题诗:“丘谭王风抓马刘,昆仑顶上打玉球,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后到山东收了七弟子,丘处机、谭处端、王处一、马钰、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他们师徒用了两年时间,发展信众数千,宣告全真道正式在洛阳翠云峰上清宫成立。王重阳在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58岁羽化。
全真道七人,称全真道七派,有三派源于洛阳。他们是:清静派孙不二、南无派谭处端、随山派刘处玄。
上清宫庙内所存明清重修碑三十八通,碑上记载了上清宫的历史沿革和明代重修前的位置,以及地震情况等有价值的珍贵资料。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为进香日,九九重阳节这天人会更多。下清宫每月初一、十五为进香日,还要施舍斋饭,供香客就餐。
下清宫有药王殿、文昌殿、圣母殿、财神殿,有竹、有桥、有水、有月亮门。是一处人物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好地方。
下清宫也将进行修复,首先对古塔进行了矫正。因为它是全国三座道教塔之一,十分珍贵。
洛阳上清宫、下清宫、玉清宫和吕祖庵,经过文物部门修葺后,将作为洛阳名片。以崭新的容颜屹立在中原洛阳之巅,向世人开放。向来人讲述他走过的辉煌和坎坷,以及他的未来。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程卫东作品集锦:
温旭阳
香山寺
李宗白
高门关
双龙湾
灵山古刹
韩地古今
神禹导洛
登莲花顶
清官师佐
崤山山脉
历史洛宁
话说寻峪
洛宁文庙
洛南文庙
古国卢氏
诗人李贺
洛阳古今
释源白马寺
宜阳女几山
宜阳锦屏山
宜阳岳顶山
卢氏城隍庙
洛宁夏鹿台
洛宁紫盖寺
大原的传说
马三宝传奇
洛宁铁佛寺
仓颉造字台
永远的怀念
城村张九思
千年太子柏
王范登云桥
洛宁福严寺
锥子山怀古
熊耳山山脉
伏牛山山脉
商山忆四皓
洛南老君山
宜阳龙潭寺
四谈洛出书处
五谈洛出书
六谈洛出书处
七谈洛出书处
宜阳光武帝庙
武德将军韦仪
上戈乔家大院
洛宁县关帝庙
全宝山的传说
全宝山祖师庙
福昌阁的魅力
永宁才子张烨
回忆烈士于化卿
站在韩城说韩国
好山好水花果山
洛南仓颉造字处
飞速发展的洛南
神灵寨前世今生
探讨汉代金门县
风景如画的崤山
洛宁有洛出书处
再谈洛出书处之二
草庙岭郭家大院
嶕峣风景甲洛邑
一棵古槐的叙述
不能忘却的记忆
纪念碑前思英烈
龙头山千年古刹
洛宁老城城隍庙
洛宁长水二郎山
洛宁马店泰山庙
祥品细说洛阳牡丹
长水凤凰山的传说
高凹坪彭姓的传说
柳林镇里王家大院
历代名人咏香泉寺
说不完的洛南美景
五花寺塔前忆故宫
洛宁县王范清真寺
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
洛宁县上戈镇双龙寺
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
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
洛宁原著民——顿姓
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
洛宁县凤翼山石婆庙
洛宁东宋马村马陵道
洛宁县景阳镇龙泉寺
洛宁县故县镇隍城庙
洛宁县底张乡崛北寺
曹靖华与曹靖华故居
洛宁县故县镇龙泉观
洛宁县兴华镇刘秀柏
洛宁县涧口乡崇兴寺
洛宁县景阳镇脚迹山
洛宁县兴华镇华严寺
洛宁县王范镇三官庙
三谈洛出书处与传说
八古今名人谈洛出书处
洛宁县赵村镇樊村西寺
明朝工部尚书宋礼之一
明朝工部尚书宋礼之二
明朝工部尚书宋礼之三
洛宁县河底镇山陕会馆
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
鄂豫皖陕革命战略转移
赵翥轶事——初试锋芒
赵翥轶事——试探学问
赵翥轶事——推上重位
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
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
马王爷为什么是三只眼
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
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
翻阅历史,看深宅大院
民族魂圣地——关林
洛宁县直谷水——大丰峪
洛宁县景阳镇北村白衣观
洛宁县马店乡窑院村蝗庙
洛宁美丽传说——金山庙
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
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
宜阳白杨镇的古石桥群落
洛宁县赵村镇马营村慈云寺
千余年佛教圣地——老庙顶
洛宁县赵村镇南赵村安阳观
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菩萨庙
洛宁县涧口乡西陶峪万寿寺
洛宁县底张乡东南村灵官庙
陕西商洛洛南县花石浪遗址
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卧龙寺
烽火春秋——记澎仲韬同志
洛宁县陈吴乡金门川的传说
洛宁县陈吴乡月山原月山寺
洛宁县下峪镇崇阳村松阳故关
洛宁县底张乡北安沟村太玄观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山神庙会
洛宁县小界乡祝家原村永寿寺
探访始建于唐朝初年的鹈鹕关
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
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
程姓渊源及在洛宁的迁徙分布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弥佗净土寺
山水赵村——洛宁县大沟口水库
革命摇篮——宜阳赵堡屏阳中学
洛宁县上戈镇泰山青帝圪垯传说
洛宁的古老历史遗迹——秦王寨
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窑
洛宁县赵村镇陈宋雷公庙传奇故事
洛宁杜姓渊源及发展——杜姓的来源
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
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
洛宁大原的传说之二——黄龙下的小湾
洛宁大原传说之三——张姓的往事,白马送金银
洛宁大原传说之四——十八缸财宝
洛宁大原传说之五——百草圪垯
洛宁大原传说之六——双泉河
洛宁大原传说之七——回龙地
洛宁大原传说之八——知府程辙神道碑
洛宁大原古代之一——七寨九沟两胡同
洛宁大原古代之二——大关帝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三——大原各姓家庙祖祠
洛宁大原古代之四——土地祠
洛宁大原古代之五——石牌坊
洛宁大原古代之六——神仙庙(吕盤遗址)
洛宁大原古代之七——碧云阁(过街楼)
洛宁大原古代之八——奎星楼
洛宁大原古代之九——山神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祖师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一——大王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二——火神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三——广生圣母庙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四——福胜寺
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五——十里果园万亩竹
韦衮传奇故事之二
韦滚传奇故事之三——韦衮赶考
洛宁县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纪念碑
洛宁大原,走过变化的七十年当代之一
生活奠基者——当代洛宁大原之二
生活胜神仙——洛宁大原当代之三
穷到思变的西崖垴——洛宁大原当代之四
洛宁大原当代之五——穷山沟变成富窝窝
洛宁大原当代之六——城市的搬运工
洛宁大原当代之七——槐树院的变迁
洛宁大原当代之八——到外面学技术
洛宁大原当代之九——夏街大集
洛宁大原当代之十——从商的韦姓
韦滚传奇故事之四——奇法救人
洛宁县直库水传说——二、红娘子墓
悠久的佛教圣地——洛宁县上戈镇庙上村娘娘庙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