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关》之【伍云召如何上城道】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9-25

抛开非遗传承人推荐这种破事,还是聊聊戏吧。《南阳关》,几乎算是传统豫剧小生必学的一出戏,现多承唐喜成一路。唐喜成有舞台实况录像传世,就这一版视频来说,其艺术水准与《三哭殿》相比可谓天壤,无论唱念做均与《三哭殿》有很大差距。且就《对阵》一段来说说这出戏的舞台调度。

传统戏从舞台调度来说,有两处万分高明:一为“一桌二椅”,可谓“上比天,下比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二为“景随人走”,时空完全由演员的表演来定,不受束缚。对比话剧及其他表演形式,这是多么的先进呀!可惜,时下那些不懂戏的从业者,将如此先进的表演形式抛到一边而采用实景空间,让演员束手束脚,大大削弱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力。

《南阳关-对阵》的舞台调度就应该是典型的“景随人走”,而不能用固化的空间去分割演员的表演,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唐喜成传世视频中是这样处理的:

1、韩擒虎上场门上(像是挖门,又似是而非),然后半圆场斜一字不斜一字,一条边不一条边,接着上场门类似一条边

2、伍云召下场门斜一字带马童上,然后圆场不圆场,挖门不挖门的,接着下场门类似领起下

3、拉二幕,韩擒虎龙套上,过场;二幕,下场门伍云召站城楼,上场门韩擒虎上。

唐喜成《南阳关》视频片段

这样的调度有两大问题:

(一)人为地空间固化。即,想当然地以为,韩擒虎从上场门上,到了南阳关,下场门就是南阳关,所以韩擒虎下场的时候,就从上场门下场了,不然就以为韩擒虎进了南阳关了;因为将下场门的空间固化为南阳关,所以伍云召只能从下场门出,下场门下了。这样的固化,本来是想明确空间的,结果却造成了空间的混乱——韩擒虎到了南阳关前,还没交战,干嘛又退回去了?伍云召迎兵出战,怎么不往前走,反而又回去了?

这就是典型的,不懂“景随人走”的戏曲表演特点。韩擒虎上场门上,唱词表明已经到了南阳关,然后应该下场门下,意为临关而驻——这个时空是韩擒虎的时空。韩擒虎下场之后,舞台时空就成为即将出场的伍云召的时空,伍云召应该上场门上,代表从驻地去往城楼迎战,中间的唱是在去城楼途中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行动,及至唱到“叫伍保领少爷我上了城道”,从下场门下,意为赶往城楼。

结论:韩擒虎应该上场门上,下场门下——此时的舞台时空是韩擒虎的时空。伍云召应该上场门上,下场门下——此时的舞台时空是伍云召的时空。

(二)完全不懂龙套程式。不同的龙套程式,有不同的寓意,如果乱用就会不明所以,造成混乱,这段戏的龙套调度应如下:

  韩擒虎  

1、上场门挖门上,意为行军到了目的地南阳关(唱词有“南阳关不远来到了”,以及对所见南阳关城楼上描述)。

图片

图片

2、半圆场归一条边意为行走小段路程到达某处,即要行至南阳关城楼下扎营。半圆场前唱“众三军扎在城头道”,归一条边后唱“城上的将官听分晓”。

图片

图片

3、下场门领起下,意为去到某处,即前去扎营。

图片

  伍云召  

1、上场门斜一字上,唱扬簧“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意为急行军,即伍云召急出驻地去到城楼。

图片

2、走龙摆尾挖门,意为行走一段路程,接唱“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至“叫伍保领少爷我上了城道”。

图片

图片

3、下场门领起下,意为上城道。

图片

  对阵  

1、伍云召下场门城楼景片前下场,然后直接登城楼”站在城楼景片后。

2、与此同时,韩擒虎上场门一条边

图片


注:

1、龙套示意为一堂

2、伍保调度省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