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过程

 医学abeycd 2023-09-25

例1 早期黄疸

  第1胎足月儿,顺产无窒息,体重3200g,生后母乳喂养.第2d出现黄疸,第3d加重,测皮肤胆红素14mg/dl.患儿精神好吸吮有力,大便黄,尿不黄.

  查体:除黄疸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1. 诊断及鉴别诊断

  生理性黄疸

  生后 2~3d 出现4~5d 达高峰

  总胆红素峰值 12.9mg/dl(221μmol/L)7-10d 消退

  本例特点:总胆红素14mg/dl 超过峰值

  排除生理性黄疸的标准 引自 Avery GB(ED): Neonatology, 2nd. 1981, p486,Taeusch HW. Ballard RA. (ED): Avery's Dis of the Newborn 7thed, 1999, p1004#p#副标题#e#

  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性黄疸)

  ≤3d 母乳少 喂奶少 入量少 热卡少 饥饿脱水 血清渗透压正常,HCT正常,给水总胆增高。

  肠肝循环增加:入量少,大便排出少,胆红素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再吸收增加。

  饥饿:成人和动物饥饿时也有黄疸,与肝功有关COHb:母乳=人工,胆红素产量未增。

  勤喂:≥9次/d,不喂水和糖水,黄疸减轻促进肠蠕动和肠道排空,减少肠肝循环再吸收。

  2. 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1~3d:Hb 184 178 g/L,HCT 0.58 0.56

  多血:RBC破坏多,胆红素产量增加;贫血:80~120个分子,直孔+

  3. IgG的类型

  IgG 3,IgG 1(量少):浓度低,可与Fc受体结合有强的溶血活性,但量少,直孔-或 w+

  IgG 2 (量大) :不与Fc受体结合不发生溶血,但可致直孔和间孔+

  IgG 4 (量少) :不发生溶血

  辅助诊断:1 检测COHb(胆红素产量)

  溶血病的COHb增高,与总胆增高成正比

  3. 怎样治疗

  光疗效果:间歇=持续,#p#副标题#e#

  4h tid,8h bid,12h qd 1箱多人交替用(光疗灯,毯,室)

  每日总胆:下降 1~2 mg/dL

  (>5d疗效好)

  上升 37W >2500g Apgar>8分 ORhD(+)G6PD(-)

  结 果

  1 中药使胆红素与蛋白质脱离,游离胆红素增高。

  2 游离胆红素增高时,细胞破坏及死亡增加。

  3 细胞培养中加入微量细菌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增加胆红素对细胞的破坏和死亡

  4 TNF-∝ 能直接使细胞破坏和死亡。

  5 游离胆红素和TNF-∝对细胞的破坏直接与其浓度有关。

  结 论

  1 卫生护理差者黄疸重,高胆发病率高。

  2 每日用酒精消毒脐部,不盖纱布,可减少细菌的滋生(虽无炎症,但细菌可产生极微量细菌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会促进胆红素对细胞的损害)。

  3 不用茵陈中药,避免增加游离胆红素对细胞的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