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片 春秋战国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四) 【第四章】学习方法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注解】 1、“温故而知新”,“故”,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而”连词,表顺承。 2、可以:可,可以;以,凭借。 3、“矣”:表陈述语气,可以翻译为“了”。 【教学随笔】 这个章节讲述了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五) 【第五章】学习方法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网音),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一味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注解】 1、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2、则:就,那么。 3、罔:迷惑。 4、殆:危险。 【教学笔记】 孔子论证了学习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当中,二者缺一不可。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六) 【第六章】学习态度;品德修养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单音)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颜回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苦忧愁,颜回却没有(因此)改变他好学的快乐。品质高尚的颜回啊!” 【注解】 1、“贤哉,回也!”倒装句。正句:回也,贤哉。倒装是为了突出谓语“贤”。 2、箪:“单”音,古代用来盛饭的圆形竹器。 3、贤:品德高尚的人。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5、堪:能够忍受。 6、忧:忧愁,与后面的“乐”相对。 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一个“其”,代词“这”;第二个“其”代指“颜回” 【教学笔记】 孔子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七) 【第七章】学习方法和态度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注解】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懂得。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种说法,指“道”。 4、者:代词。......的人。 5、好:去声,喜爱,爱好。 【教学笔记】 孔子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备注:文案编写参考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征文赛道 发稿人对来稿有修改的权利,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请提前声明。 【征文感谢】喜阳阳批发城 经营:家具、窗帘、陶瓷等家装用品。 电话:18630532111 地址:迁安市燕鑫公园(人民医院)东门红绿灯东行100米路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