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脉证

 花无缺3myj1j3d 2023-09-26 发布于江苏

脉象:

A型:左关脉管单独浮大有力。B型:左关脉管单独沉弦数或缓。

证候:

A 型:汗多、头昏、眩晕、四肢酸困软、耳鸣、眼花、胃酸痛、痉、带下、善噫、血崩漏。
B型:胃腹痛、痢下、赤白带、目红痛、小便赤涩、阴肿、胁痛、痛经、口苦、黄疸等。

病因:

A 型:肾阴不足或外邪亢盛。久病伤阴,热病耗阴,产生失血,怒气伤肝,肝阳过亢。

B 型:热邪内陷。湿热内蕴。血滞。

药配伍:
A型:表邪致病者:用与其他脉象相应表药,配芍药。如:桂枝汤等。

肝阳独亢:芍药、龙骨、牡蛎、珍珠母等。

情志致伤:一贯煎、逍遥散。

热病肝亢:羚羊钩藤汤、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等。
出血崩漏:补中益气汤加芍药、九地、阿胶、仙鹤草等。
寒湿内滞、肝阳外现:芍药、肉桂(桂枝)、吴茱萸、苍术等。
B型:湿热内蕴:龙胆泻肝汤。
血滞:大黄、丹皮、桃仁、土元等。
病理演变:
A 型:阴虚阳越:眩,眼黑,肢软,潮热。
B型:二便闭结,吐,便血,内热如焚。

附言:

左关脉浮大或沉弦,都表明肝脏本身为内外邪气所困扰。在治疗时,无论清邪,滋阴,潜阳,敛汗,舒经,解毒,或清热平肝。用肉桂,桂枝温经平肝时都常配用芍药。证明芍药有调整肝脏功能的作用。但肝气虚弱不足时,芍药又非所宜。故有:“芍药伐肝,有伤生气,为产后血虚禁药”。
当左关脉出现沉弦时,右关脉常浮大有力。表明为内热之候。(须参看舌及苔)须直清里热。热解脉复外出。
肝气是肝之功能,如受抑制时则表现为:身痛,胃腹痛,胸胁痛,出血汗多,痉症等。
肝阳上亢是肝血中之热,因液(阴)虚不能维阳,(阴阳不平衡)阳热浮越外现所致之各种病候,如:耳鸣,眩晕,浮肿,多汗,牙痛,腰肢酸软等。在治法上,一是祛邪以平肝调肝,顺其条达之性。一是滋水以生木,潜阳以平肝,达到阴平阳秘的地步。
肝阴与肝血,也有分别:肝阴指血中之液而言,血中之液缺少,易致肝燥筋急;血中之液多血少,势必面青,浮肿,色黄无华等贫血症状出现。
肝寒,以吴茱萸、川椒等治之。
在桂枝证中左关脉浮大,症现汗出头痛,用桂枝汤调营卫,症脉就平复。在痢疾症中,左关脉又为沉弦数,用芩连芍药内清后,左关脉又恢复正常。脉象的如此一浮一沉,一松一缩,是抵抗内外邪气的表现。在治疗中辅以芍药,首先证明芍药对脉管有巨大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