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永军行书书法作品《自作题画诗三首》

 图书馆采编 2023-09-26 发布于广东

  

作者姓名:陈永军

作品名称:自作题画诗三首

作品书体:

作品尺寸:六尺(180cm x 88cm)

创作时间:20238

作品释文:一望蘆花千傾雪,數峰蒼翠遠堆煙。居士撥棹不歸去,自愛五湖寒江船。夾岸山光翠欲流,疏林斜日出平疇。秋風不盡蕭閒意,花開清溪一釣舟。數峰聽松無限好,春三雨後復雲中。忽覺溪上移舟去,有疊朝陽又不同

作品钤印:永军私玺、道居、偶得

作者简介:陈永军,字道居,号朝阳阁,1974年生于浙江临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优秀基层书法家,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百强,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交通学院客座教授。


陈永军书法创作感言:

2023年8月8日,很荣幸收到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邀作函,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书法名家作品展”创作一件书法作品,参加此次广东书法名家作品展览。

此次展览主题是讴歌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勇毅前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团结引领广大书法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以书法篆刻艺术形式展现新时代正大气象,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促进广东书坛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一直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原则,弘扬真善美,守正创新,坚守文化自信,用书法作品把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艺术情感传递给人民,让人民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因此,这次的展览稿件在创作内容上,我选择了自作题画诗,从三十多首题画诗中精选出三首,作为此次作品创作的书写内容。

我沉醉二王多年,学书成痴,略有感悟。古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游离晋唐之间,仰望经典之中。我在创作书体上选择了书,二王书书风中略添加一些宋人行书笔意,显得既灵动又不乏厚重,从而达到在自然书写中彰显个人笔墨语言和雅致艺趣。行书创作重点考虑笔墨元素,行与行、字与字之间力求笔法的精美细腻和协调耐看。

作品用纸尝试多种,最后选用浙江富阳淡黄色元书纸,此纸厚重古雅,有清新淡雅之意。章法依据书体、字数、字的大小拟定为六尺纸张,竖幅两条屏形式,作品尺寸为180cm x 88cm章法空间强化融通和谐,从容闲适且自然流落。

创作初始,先临习经典法帖,然后对三首自作诗共84个字逐字进行试写,对个别字法把握不准的查阅书法字典,在元书纸上打好初稿小样,审视有无错漏字,核心的问题是调整好字的大小、长短、呼应、欹侧、浓淡、枯湿,然后植入创作眼即整件作品的亮点,适时部署几个发力点及行盼距差。

创作进行时,泡杯家父培植的绿茶,听听古典轻音乐,随古风之韵致、茶香之清新、音符之起伏,进入与古贤对话状态,灵感盛时,作品一气呵成也。正如蔡邕《书论》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创作完成后,约上书友对作品悬挂审视,他们评价此件作品整体气色中和饱满,笔法形态上下协调前后贯气,墨法枯润随机自然变化,以连绵畅达为立意,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纵横自如、下笔流畅、抑扬顿挫,皆欲自然推移,气息力求古朴典雅,行气贯畅纵横。但本人觉得不尽人意处甚多对于个人创作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产生了一些思考,新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内心感悟与书法意念的融汇贯通,加强了对经典法帖的领悟与理解,从而在跨越千年时空的笔墨文化空间里,汲取到丰富的滋养,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