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新闻

 漫步之心情 2023-09-26 发布于湖南
采用未经日历与季节调整之规则,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欧盟取得1.2%的同比提升;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同比上涨2.4%,但欧盟27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增长率却进一步放缓至零。
图片
美、欧经济增长趋势分化了
是的,您没有看错!在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相对较好的发展势头时,多次取得超预期成果时,欧洲却再一次萎靡了。美银美林外汇策略师瓦迪姆·亚拉罗夫称之为“美、欧经济增长趋势分化”。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将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德国视为“欧洲病夫”,在二季度同比缩减了0.6%,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实际缩减了0.3%,反而成为抑制欧盟经济发展的最大拖累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预测报告认为,德国2023年经济将实际下降0.3%,欧盟委员会预测德国今年的经济会萎缩0.4%,是欧盟乃至全球主要大国中唯一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国家”。
图片
再加上法国表现也相对较差,意大利、西班牙与荷兰等国又无法扛起欧盟大旗,多家经济分析机构由此给出了阶段性结论,即“美欧分化了,并对欧洲经济陷入停滞的现状表示深感忧虑”。
经济增长率不够,通胀来凑
准确地说,2023年上半年,欧盟27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仅实际增长0.6%”。其中,第一季度的经济实际增长1.2%,第二季度的增长量降至“零”,拖了后腿。
但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较高,纳入各种商品、服务价格上涨因素后,按市场价格核算的欧盟27国上半年名义GDP却大幅提升至82152.62亿欧元,同比名义增长率高达7.2%。
图片
这就是网友们俗称的“增速不够,通胀来凑”,宏观经济学里称之为“滞涨”。在内、外需求不稳,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仍未完全消除背景下,通胀可抵消经济增长萎靡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胀,可继续确保欧盟经济规模“按市场价格计算在上扬”。但德国糕点师协会副主席米夏埃尔·维克却提出了批评意见——欧洲不能完全依赖涨价来弥补损失,用通胀来推高GDP代价是巨大的。
米夏埃尔·维克还表示,通胀虽然能推动欧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但高物价却抑制了民众的消费欲望,高物价还给大多数“无法从政府那里获取补助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损失,会让工业步履维艰。
图片
通胀,对欧洲人来说是“有喜有忧”。忧的人看到的是居民收入、财产被通胀侵蚀,低收入居民家庭被迫降低货物采购频率,贫富差距扩大;喜的人看到的却是GDP再创新高,反超中国了。
欧盟27国上半年GDP,超过我国了
法国《回声报》在近期刊文称,欧盟经济实现了对中国的超越,并预计若人民币汇率持续不振,那中国2023年全年的经济规模都将在欧盟之下——虽然我国经济增速不低,但GDP数额优势不再。
与欧洲相比,我国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多个月份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叠加人民币汇率的低迷,这使得:我国上半年GDP按美元计算降至85585.7亿,与欧盟的88778.8亿美元相比,低了3.7%。
图片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中美两国身上!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美国上半年经济仅增长2.2%,远低于我国的5.5%。但纳入通胀后,美国GDP却暴涨至132266亿美元,比我国高了54.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