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明明是“山中高士”,薛宝钗为什么这么招骂?

 少读红楼 2023-09-26 发布于上海
读者们的舆论对于薛宝钗这个角色,一向是非常苛刻的,她的行为常常被解读为“心机”、“白莲花”、“邀买人心”等等,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个十几岁的姑娘不管做什么,都似乎别有深意。那么,明明作者将她评价为“山中高士”,明明书中对她有反感情绪的人并不多,为何宝钗会获得如此多的争议?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读者们恶评宝钗的根由是非常单纯的,就是因为她介入了宝黛姻缘,并且也许最终造成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其他的关于宝钗“白莲花”、宝钗“虚伪”等等其他的罪名,其实也都是源自于此——如果你说“宝钗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就说“她是小三”,你说“宝钗是很善良的”,他们就说“她是小三”,如果你说“宝钗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他们就说“她是小三”。
那么,核心的问题便有两个:宝钗到底是不是小三?如果她是小三的话,她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
什么是小三呢?蓄意闯入他人的婚姻/感情,并破坏原有的夫妻/情侣的关系的人,谓之“小三”。按照这个定义,宝钗在前期确实可以称之为小三。毕竟原本宝黛的关系是“言合意顺,略无参商”,宝钗一来,黛玉便有“悒郁不忿之意”,这一个“金玉姻缘”更是闹得二人前期总是吵架。宝钗顺着母亲薛姨妈的期望,想要谋求嫁入贾府,自然违拗了宝黛之意,顺便也就违拗了读者之意。
然而,到了后期,在金兰契这一回以后,钗黛关系非常融洽,二人再也不是情敌的关系,而是好姐妹、好闺蜜,这一时期,宝钗基本可以说是退出了金玉姻缘的计划。宝钗明确地向黛玉表示:“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言下之意就是表明她是不会一直待在贾府的。宝钗是这么说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在前期,宝钗经常去怡红院转悠,而且还对怡红院的大小丫头都很感兴趣,但在与黛玉成为闺蜜以后,她再也没有去过怡红院,摆明了是将宝玉当做一个普通的表弟来对待了。
红楼梦的结局缺失,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最后宝玉到底是怎么迎娶宝钗,走到“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地步的。有的论者认为,宝钗可能是在黛玉夭亡以后,才嫁给宝玉,甚至有人认为黛玉和宝玉可能曾经有订婚的经历,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二人的心愿。在程高本的结局当中,宝钗听说要用调包计嫁给疯疯傻傻的宝玉,她的反应是“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所以宝钗的婚姻也绝不是出于她的本心。无论结局是哪一种,宝钗嫁给宝玉,都不能称为“蓄意”介入宝黛的感情,自然也就不能称她为“小三”。
不过,不论过程怎样,人物动机如何,最终黛玉确实没能嫁给宝玉,而宝钗却“捷足先登”了,读者们就此简单粗暴地将她称为“小三”,并加以恶评,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里还有下一个看似废话的问题:宝钗的“小三”行为,是不是道德的呢?
如果宝钗的行为发生在现代,她虽然不愿意介入宝黛的恋情,却因为家族的需要,而去破坏二人的感情,只是为了嫁给宝玉以后能够用贾家的势力来帮扶薛家——这个行为的确是很不道德。
首先,且不管是否介入二人的感情,单从她嫁给宝玉只是为了贾家的势力,就已经很不道德了。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当中曾经提到,因为金钱不是爱情的自然结果,所以结婚为了金钱,是非常不道德的。更何况,如果按照程高本的结局,那么宝钗嫁给了宝玉,宝玉就不能和黛玉结为连理,宝钗的行为牺牲了宝黛二人的利益,那自然是更加值得唾弃。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点——红楼梦的故事,并非发生在现代,而是发生在明清时代。在那个礼教严苛的时代,宝钗的行为虽然使得宝黛不能在一起,但宝黛二人的利益却是一种违规的利益:封建礼教,是不允许男女私情的存在的。也是因此,作者在写到宝黛的情感时,特意用了一些障眼法,例如用“下流痴病”来指代他们的爱情,用“那个呆子”、“呆根子”来指代宝玉和他的心事等等。与男女私情正相反,大家族之间的联姻,本来就多是为了政治目的,家族的势力(具象化一点也就是“金钱”)反而是婚姻的正当结果。因此,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看去,宝黛的爱情反而是不道德的,而宝钗与宝玉的婚姻,则反而是正当而道德的。
我认为,这也就是有一部分脂批会显示出更偏爱宝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批书者赞同小三介入婚姻,而是当时的价值观本就如此。
综合以上两个观点,我认为宝钗只有最初未能清晰认知到宝黛爱情的时候,才有努力试图追求金玉姻缘的行为,后期嫁给宝玉,也非她所愿,所以并不能称她为“小三”,而且即便她确实“介入”宝黛的婚姻,也不应该就此认为宝钗的人品有什么缺陷,因为她只是做了那个时代应该做的事而已,并不代表她“内心藏奸”。宝钗的遭遇,就好比现代的女性假如身着短裙穿越到古代,也会被古代人认为淫荡和有伤风化一样。
探讨到这里,我还想就红楼梦这部小说本身提出一点更多的思考。
红楼梦是不会走上“恶人作梗,棒打鸳鸯散”的才子佳人套路的,我之前在《黛玉的八种悲剧》、《红楼梦的悲悯色彩》等文章当中对此有过深入的阐释,作者本人也曾经反复强调过这一点。红楼梦要反映的,是一种更为深彻的属于时代和造化的悲剧,而且站在作者的时代,这种悲剧几乎是无法可解的,也正是因此,他才会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实际上,程高本的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这种深刻的思考。宝玉的娶,是糊里糊涂的;宝钗的嫁,是不情不愿的;黛玉的死亡,更是凄惨异常的。这三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成为赢家。
那么,这场悲剧究竟是谁主导的?是迷信金锁的玄学功效的贾母,是急于求贾府挽救薛蟠性命的薛姨妈,是忽视儿子内心世界的王夫人,是盲从高层权威,还帮着出谋划策的凤姐,却唯独不是薛宝钗。然而即便是以上这些主导悲剧的人,却也没有一个坏人,她们只是麻木,只是独断,只是不理解人性和人的内心世界。她们只是封建礼教的一颗棋子,一只执行的机械手罢了。她们只是认为,宝黛钗三人都是没有生命的工具,只要她们认为谁应该嫁给谁,谁就应该嫁给谁。——这种悲凉的意味和极度的戏剧冲突,我认为是很符合曹公原意的(虽然其中的每个角色塑造都好像不太符合曹公原意)。
因此,我相信作者是有意将宝钗塑造成一个与黛玉迥然不同,却也十分善良、高尚的人。这种角色的塑造,和巴金的《家》当中写到的李瑞珏与钱梅芬一样,她们二人面对权威而愚昧的封建礼教,也都没有挣扎的余地。不过,因为李瑞珏在嫁给觉新以前从未见过他,这样他们三人的婚恋悲剧,更能体现制度的残酷和无情(当然,瑞珏也看起来更无辜)。但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她对宝玉无感却还要主动追求,则更能够体现整个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无孔不入的压榨和控制,我认为在悲剧意味上还要更深远。
红楼梦的主题是“怀金悼玉”,黛玉的叛逆礼教而亡,和宝钗的顺从礼教而生,是同样悲惨,也同样值得同情和深思的。为了表达这样深刻的哲学思考,作者绝不会将宝钗塑造为一个自私心机的小人。一旦将宝钗简单地认作是“小三”,便极大地贬低了作品的格局。我认为,甚至可以说,如果不能理解宝钗,便不能说读懂了红楼梦。因此,我更提倡在阅读红楼梦时,尽量摒弃个人的偏好与感情,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方式来看待其中的角色。
致谢:本文部分参考了书友绥宁的精彩观点。
作者:泥娃娃,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