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绥阳:“晋岩神骏”阳晋岩

 yczx 2023-09-26 发布于贵州

图片

远观绥阳阳晋岩

在今遵义市绥阳县县城东郊一里许,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大山,叫阳晋山。山的北面有一白色石壁叫阳晋岩,也叫杨青岩,因形如白马,民国《绥阳县志》载:“当天气晴朗,遥望鬃鬣毕具,为县城风水所关。”据当地人说:“这岩是绥阳的气象台。遥望此岩如果白马的鬃毛及其他细节都可以看见,必定会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如果白马朦胧难辨模糊不清,则必定天气阴晦将要下雨。”因为这一奇异的特性,让这个白岩在绥阳具备了相当的知名度,被人们美名为“晋岩相马”或“晋壁相马”,甚至神化为“晋岩神骏”。

关于阳晋山石壁上的“白马”,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不知是哪朝哪代,阳晋山下居住着一对贫困的母子,母亲早年得了半身不遂一直瘫痪在床,儿子十分孝道,吃苦耐劳,且为人诚实,因家庭贫困为尽孝道而三十出头还孑然一身。有一年 ,儿子在自家的茅草房前种了一株葫芦苗,没想到这株葫芦藤到了隆冬时节才开花,且偌大的藤蔓上只开出一朵花,更奇怪的是刚开花第二天就挂出了一个葫芦。这只奇怪的葫芦,每到了夜晚,就会闪闪发光,还能发出美妙乐曲之声。

阳晋山下母子种出奇怪葫芦的消息不径而走,引得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前来观看,其中不乏有高人推断:此葫芦汇集灵山秀水之精华,采人辛勤劳作之汗水而生,乃世间罕物,定是打开阳晋山宝藏的钥匙。阳晋山有宝藏的传说由来已久,于是人们便深信不疑。此消息传到了当地官府,于是当地官府见财起意,传唤儿子到府衙,假借国家征收宝藏之名,令其三天内交出葫芦。儿子回家将此事禀告了母亲,母亲长叹:“儿啊,如果山中真有宝藏,本就不属于你我,交与他们吧,是非天自分,善恶终有报!”儿子听了娘的话,第二天便将葫芦摘下,交与官府。

第三天夜里,官太爷就带了一批人,悄悄地来到阳晋山下,请高人将葫芦插入一石孔中,口念咒语,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阳晋山猛然间从中间分成两半,里面露出了站得整整齐齐的金牛、银马、玉兔等十二生肖铸成的金银财宝。贪得无厌官太爷和随从们心花怒放,立即窜了进去,将金牛、银马、玉兔等统统从里往外赶。突然,又一声巨响传来,从天而降的一道金光将葫芦击碎,分开的山顿时开始合拢,把那些贪得无厌的一群人全部关到了里面,唯有刚被赶出的那匹银马见势不妙急忙往回跑,不料山门已关。从此,这匹银马就化成一座白岩,永远留在了阳晋山的石壁之上。

人们传说,那座由银马化成的阳晋岩,里面是空的,当年插入葫芦的石孔依然还存在。从石孔里可看到里面的金银财宝,手也可以伸入。但如果你想去取里面的财宝,抓住财宝则手不能取出,放下财宝则手可伸缩自如。

乾隆《绥阳县志》载:“李神童,邑人,生五月能言,七岁通经义,不由师授,下笔成文。性至孝,父早亡,与母相依。母病,贫不能治,典身于豪门,乞怜其孝而助之。母卒不能葬,泣血而死,时年十一。乡人为之营葬,知县朱由挺表其墓,立祠以祀之。”此事发生于明末,知县朱由挺所立之祠,位于阳晋岩的半山腰,后来演变成了至今仍香火不断的白马寺。经久的岁月让人们把古老的传说与史书记述的事件揉合在了一起,成就了今天的“晋岩神骏”。

在今天的绥阳县城中心,矗立着一座骏马飞奔的银色雕塑,这就是作为绥阳县城标的“晋岩神骏”。它不但承载了绥阳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更是绥阳人敢于拼搏进取、又不取不义之财的精神象征。

图片

阳晋岩及白马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