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大道自然360 2023-09-26 发布于云南

有关于蚩尤,很多人都误会了,蚩尤可不是什么魔神、邪神。蚩尤是我中华始祖之一,本来蚩尤在明清之前地位也不低,可是到了明清之后,蚩尤逐渐变成了邪恶的代名词,尤其是在近代很多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都会抹黑一遍蚩尤。

我既然想要国学复兴,那么我就得溯本清源,以正视听。

我这不是开玩笑,很多东西只有肃清根本才能窥看到迷雾中的未知是何等的存在!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至于我为何非要强调溯本清源,以正视听,不外乎我想炼假成真,得道。

在我的零散研究中不论是张道陵还是吕洞宾,都在老子之后,又奉老子为祖,但老子又学继黄帝和伏羲,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后世之人明显成就不如老子、庄子、尸子等先贤

 根据历史和经文来看,道门各派也不太和谐,互有较斗,而且各有造神,外加上外界的因素,比如战争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他们的修行是真的,可时光流逝,能流传下来多少、传下来的东西有没有被改动,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也难以确定了。

再一个对于这些祖宗先师,诸夏仙神来说,二十一世纪的诸夏就是蛮夷?古汉语不会说,带冠之民尽祛其冠,诸夏服装如无,古汉字少有人会写,诸夏之礼几乎忘记,连先王宗庙也是无几人可知,搞错祖宗仙神的身份和位置,这样的蛮夷请神借法,你说这些先祖们会理吗?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华夏仙神其实并没有放弃过诸夏,在往些岁月里还能显现真法,但是随着时间空间的问题,仙神们已经迷失在宇宙之中?因为有关于时间和空间论述常常出现在古籍当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洞天福地,而在描述天仙神仙的时候常常提到“以返三山”,反而提到人仙地仙之时只说了“长驻人间”

这间接说明古人是分得清人间和方外,方外就是区域之外,而这个“三山”也只是指一个虚数

“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三生万物”

所以我大胆的猜测三山就是指域外世界,当然用现代小说话术来说就是诸天万界。

北斗原本为九星,因为星辰运动只有七星可显现,故而北斗九星变成了北斗七星,现今北斗七星中有一颗星也逐渐暗淡了下来,也就是说可能这颗星也会隐去。

北斗在华夏传说中极为重要,甚至是仙神与人的最终归处,故曰:“星沉北斗”

然而星辰运动,北斗和地球一直在发生变化,星辰和地球的不断的运动,这会不会寓意着仙人们回不来呢?好比科幻小说中说的坐标丢失呢?

地球被太阳带着飞奔,太阳也在绕着银河系飞奔,银河系又带着太阳系绕室女座星系团飞奔,室女座星系团又带着银河系绕着更大的天体结构飞奔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至于我为何说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我是有证据了,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蚩尤和炎帝的关系。

蚩尤是炎帝之后,当我这样说,肯定会有人说炎黄和蚩尤打仗之类的,首先我给大家声明一下,这种说法其实是被一些改动过了,因为某些原因,当然我在这里不好提出起,因为有些人错了,知道错了,他就是不改,只要一直错下去那么早晚变成对的,很多东西是教科书学不到的。

战国时期《清华简》记载了一句:“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五兵”

这里我只是做一个旁证,因为这种类似的事情也发生过,如《山海经》中记载了祝融的两段不同之处

第一段:“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第二段:“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这里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我的想法,有一个故事叫“共工怒触不周山”

这里并不是共工和祝融相争,而是共工和颛顼相争帝位,也就是说炎帝一系和黄帝一系在战争一直持续到了颛顼时代,后面颛顼胜了共工,成为了帝,为了羞辱共工所以把的他孙子取名为祝融。

在炎黄两系之前有一位叫帝俊的才是“帝”,但是被炎黄拉下马来了,而后炎黄为了争夺“帝位”方才从同盟变成了对手。

这个话题好像我在《西王母与帝的战争》中说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逸周书》是先秦典籍,这本书记载一段“命蚩尤于宇少昊”

“宇”就是“边”的意思。于屋则檐边为宇,于国则四垂为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蚩尤曾被安排在少昊的边上居住

少昊是谁?少昊在传闻中就是黄帝的长子,被任命在山东一带,这里更有意思的是在某些网络历史学家口中,古代河南东部、河北南部、山东全境、江苏北部一带的东夷是外族,是别于华夏一族的。这可是天大的笑话,东夷一族就是少昊的后代,他们怎么不算是华夏一脉的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他们信奉的神明叫齐地八主,齐地八主中有一个叫兵主的,这个兵主就是蚩尤,而这种延续一直在汉朝都还存在,在汉朝之时,蚩尤是战神,兵神。

刘邦起义被立为沛公后“祭蚩尤于沛庭”

等刘邦统一全国后 “立蚩尤之祠于长安”

汉宣帝时祠 “蚩尤于寿良”

在《史记·封禅书》:“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这里也提到了或许是姜太公封的,所以后世就认为姜太公有封神之能,再如此演变,就成为了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封神榜的故事来源。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而根据《韩非子》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如果黄帝和蚩尤一开始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不可能出现这些记载的,而这些记载都是出自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比我们更加接近真相。

《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再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同样也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我个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蚩尤就是炎帝的后代,但是他并不是这一任的炎帝后代,最早的一位炎帝就是神农氏,至神农氏之后,继位者都自称炎帝。

《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纪》云,“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

这种情况,很像是商末周初帝辛无道,众叛亲离,其长兄微子启投降周,建立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二兄箕子也远离商朝,远遁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朝鲜第一个国家正式建立

王叔比干以死相谏帝辛

恶来之子嬴非子投降周,起先给周王室养马,得封秦邑,其后人终在平王东迁时得爵位,正式迈入历史大舞台。

帝辛之子武庚初降周,被封商朝故地,武庚后联合周朝三监造反,被周公所灭,商正式除名,其国都朝歌成为了卫国国都。

所以说,蚩尤一开始是和黄帝结盟,先要借助外力夺取炎帝之位,然而黄帝食言,吞并炎帝部族,并且向蚩尤发动了战争,战争之后,蚩尤残部一部分被安排在少昊一系的附近,由少昊一系负责看管,还有一部分蚩尤部族不愿投降于是向着南方迁移了过去。

不为人知的秘密,炎帝是蚩尤联合黄帝灭掉的,姜子牙是蚩尤的后代

说完了蚩尤,暂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蚩尤是神农氏的后代,而神农氏姓姜

姜子牙是姜姓吕氏,也是神农氏的后代,他出身的地方刚好也是旧少昊的领地,只是后来被商朝夺取

而且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学问和学识都是家传的,如果姜子牙没有一个显赫的贵族身份,除了不会有名字外,更不会写字和学得各种知识,因为这些都是贵族们独有的权利,所以这里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姜子牙一定是蚩尤部族中贵族出身。

姜太公是周朝的臣,但是在周朝统治者是黄帝的后代,在他们的祖先传承中,蚩尤始终是作为敌人的形象出现,可是姜太公却在受封齐地之后,大行祭祀蚩尤,这明显就不对劲,而在那个年代来说对于祖先的祭祀是高过一切的。

《春秋繁露》记载:“太公诛司寇营汤以定齐国”

姜子牙除了打败齐地的莱国人,在齐地推行以法治国,甚至直接就将周天子安排的掌管刑狱的营汤给干掉了,这是对内要树立权威,在镐京城中姜子牙是周天子的臣子,但到了齐国,姜氏就是这个地方的王,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姜氏来决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