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少点作秀好不好

 冬歌文苑 2023-09-27 发布于北京

少点作秀好不好

当下,各地的党员干部都很忙,忙着到基层调查研究。但有些党员干部调研时,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广大群众颇有怨言。

前些日,一个大概20人的调研团下基层,陪同的却有50多人,每天都是六七辆中巴浩浩荡荡开过,一天要跑七八个地方。调研团每到一处,呼啦啦地围着讲解员,距离稍远一点的,连听讲器信号都没有,根本听不清讲解员在讲什么。调研团太庞大,座谈会上每个人只能粗略讲讲,最后抱了一大摞文件材料回去,再将这些材料里裁裁剪剪、整合包装,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质量可想而知。

20多人下基层,地方各级各部门再安排50多个陪同人员,一路烟尘滚滚、声威赫赫。队伍经行之处、落脚之地,往往又是当地精心选择、周密安排好的。如此调研,若能发现真问题,反倒是怪事。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级别越高的单位调研,陪同的层级就越多,比如某部委下来调研,省、市、县、乡各级都会有人陪着,每个层级和相应部门各两三人,一行起码就得几十人。

对此,有网友戏谑道:“ 这样的大队人马与其说是去调研,还不如说是去观光、采风、视察。能做到少扰民,就已经不容易了,还指望他们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客气地说,此等调研乱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调研题目。”

“为了接待省里的一个调研团,村里从一个多月前就忙开了,天天拔草、打扫卫生,生怕照顾不周、礼数不全,本来没钱的村子越掏越空。”一名驻村干部说,调研团行走的线路、参观的点位、需要介绍的重点,老早都作了精心安排,村里所有的准备工作也都是围绕这条线路进行。

只打扫调研线路必经的道路,只粉刷沿线的房屋和院墙,把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参观意义的标志物整体迁移到线路上来,对线路经过的群众、家庭突击培训,以备突然询问……“整个调研成了一场各司其职、按部就班的'实景演出’。”这名驻村干部说。

调研中,这些人在摄像机前摆个姿势,更多的时间用来欣赏风景,只想着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于是,上行下效,墨镜一戴,指示很帅,嘴巴张口,金句常有。

不妨追问一下,中央明确要求不搞形式主义,为什么还有地方组织如此庞大的调研团?几十号人热热闹闹地下基层,怎么深入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座谈会到底是听领导讲话还是听百姓介绍情况?各级陪同人员50多人,是陪同调研还是“阻碍”调研?这样的调研团能看到什么?基层群众又如何能畅所欲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本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这些人在调研时,人到心不到、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形式主义严重。

某市有个“明星乡镇”,小刘是这个乡镇的一名基层干部。他说,我们这里三天两头要接待来自全国和全省各地的调研考察团。凭良心说,不少调研团是真心实意来取经学习的,但也有为了完成调研任务来“打卡”的。走的是经典线路,看的是样板工程,也不详细问问发展的具体思路、解决问题都有哪些经验。

还有人在网上披露,某地开展调查研究不下基层实地走访,反而向基层索要大量材料,仅一个单位提供的材料就装了好几箱。

类似这样不进现场、不实地考察,而是守在办公室里看材料,靠“材料流转”“层层上报”代替实地调研的“调查研究”,令基层背上了沉重负担,又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最终沦为形式主义。

调查研究本应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好方法,但有些干部放不下面子、拉不下架子,把虚心请教的调研变成了颐指气使的指导。一名曾在地方挂职的干部说:“有一次,上级单位针对某地方条例的修改开展调研,大家在座谈会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结果,来调研的干部坐不住了,对提意见的人说:'你们根本不懂,这块工作我搞了20多年,我最了解。’这话一说,大家都不敢提意见了,最后,座谈会开成了表扬大会。”

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

一是“事前踩点”。就是把上级领导可能要走的地方都走到,事先演练一番,凡是上级领导有可能经过的路线,都事先打了招呼,什么让看,什么不让看;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都一一精心安排。这样一来,上级领导深入基层,就算他看得再仔细,问得再具体,也不会露出马脚。

二是“改换场地”。名为下基层调查研究,实际上却是到基层发表“高见”,没有耐心听取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下车伊始就夸夸其谈,把调查研究变成结论的预设,变成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的工具。

三是“装模作样”。不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而是走走套路、做做样子。边界迎送,层层陪同,走规定的路线、看示范的样板、听标准的汇报,使调查研究成为“精品游”“盆景展”“报喜会”。

四是“回避问题”。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揭短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怕深入弄得自己脱不开身。对问题轻描淡写,浅尝辄止,提出对策建议,避实就虚,笼而统之。

五是“调研脱节”。只调不研,停留于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只浅尝辄止、简单作结论、匆忙下指示,研而不实,满足于洋洋万言,新概念、新名词乱飞,而对策、建议既短又臭,还不管用。

难怪基层干部要叹苦,说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危害巨大,不仅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调查研究的目标、意图、要求,浪费时间精力,还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带偏了实干节奏,实乃本末倒置,其危害不容小觑。

一些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儿戏?根本上是少数干部缺乏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习惯做表面上,只要看上去像那么一回事,而不去想如何把工作推向深入。如此调研,确实该下决心整治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新经验、新创造火花闪烁。这些“新”折射着纷繁复杂的现象,提示着前进路上的风险,也蕴藏着社会进步的密码,散发着群众智慧的灵光,只能靠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才能产生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形式主义就是作秀,让人深恶痛绝。有人弱弱地问:领导干部调研,少些作秀好不好?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是的,倘若不根除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任其恣意妄为,无异于在闭目塞听中空谈民意、侈谈民情。

根治调研作秀,重在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率先垂范,发挥头雁效应,调研不打招呼,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深入基层“摸清民情”、深入一线“了解民意”,更要始终坚守“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把准民生之脉、找出问题根源、找对解题之方,解决群众之困,树起重实干的风向标。唯如此,才能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