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里的历史

 少爷江郎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自己作死
在正史上,杨修与曹植其实是铁杆的酒友,他们两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
#古籍里的历史##历史冷知识##三国历史大杂烩#
据《世说新语》中的说法,杨修为了和曹植一起去喝酒,曾不惜擅离职守。
他预先想好了曹操可能问询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全部提前写好。
临出门前,他交代好自己的随从,若曹操提出问询时,就把答案依次送出。
可谁知随从在执行时却出了纰漏。
答案送得太快了,让曹操起了疑心。他让人追查,这才发现杨修擅自脱离岗位,外出饮酒的事实。
若说擅离职守只是小事的话,那么下面这个事的性质比较就严重了。
曹操处死杨修的罪名中有一条叫“泄露言教”。
那什么是“泄漏言教”呢?就是把曹操说的话泄露给了别人。
这个“别人”是谁呢?其实就是曹植。
为何这个“言教”不能“泄漏”给曹植呢?
因为杨修本人的官职是丞相府仓曹主薄,相当于是曹操的私人秘书。
而这件事的性质,就相当于本来曹操设立了一场考试,想以此来看看两个儿子的真实水平。
可谁知作为监考人员的杨修,却把答案送给的曹植,让这个学渣直接考了满分。
如果换作你是曹操,又会怎么看呢?
要说这些还不至于让杨修自蹈死地的话,那后边发生的事性质就更加严重了!
曹植曾在烂醉之后,夜开司马门,驾车在天子驰道上飞奔。
司马门和天子驰道都是身份的象征,除了皇帝之外,谁都没有资格使用。
若有人胆敢犯禁,按照当时的法律,应该确定无疑是必死之罪了。
而当时与曹植同车共乘,并怂恿他犯禁的,就是杨修。
这件事弄得曹操非常被动!因为他当时名义上还是汉臣,虽然权倾朝野,却还没有做好马上篡位的准备。
而曹植的做法,无疑会引起朝野震动,给予曹操的政敌们足够多的攻击他的理由。
而曹操要是想保全自己的儿子,就不得不对政敌们做出让步,给支持汉室的大臣们一个交待。
现在摆在曹操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狠心处死自己的儿子,另一条则是杀一个外人来为自己的儿子顶罪。
如果你是曹操,这时候会怎么选?
曹操是枭雄而不是圣人,因此他选择了后者。
结论
综上所述,其实杨修之死既不是因为曹操猜忌,也不是出于亲戚关系无辜受累,更不是缘自他参与的夺嫡之争。
真正的原因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就是杨修自己再三作死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