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处事,人性修养就读《中庸》中的这15句名言,可谓字字珠玑1、

 云语禅心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为人处事,人性修养就读《中庸》中的这15句名言,可谓字字珠玑

1、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六章》

解释: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2、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五章》

解释: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

3、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摘自《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释: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摘自《中庸·第十三章》

解释: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

5、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摘自《中庸·第二十七章》

解释: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摘自《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释: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

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摘自《中庸·第二十章》

解释: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行动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8、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摘自《中庸·第三十章》

解释: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

9、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摘自《中庸·第二十九章》

解释: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

10、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

11、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12、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摘自《中庸·第十四章》

解释: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13、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摘自《中庸·第二十四章》

解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14、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摘自《中庸·第二十七章》

解释: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

15、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摘自《中庸·第一章》

解释:“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古籍##我要上微头条##中庸##儒家思想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