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平斋省思录

 刘传开先生 2023-09-27 发布于北京

​豆瓣

豆瓣App

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

打开App

庄亭:书香四溢的《三平斋读书录》

文津出版社

2019-10-01 13:21:30 看过

《三平斋读书录》,九思先生著。这是一本清言著作,是一本以精言粹语谈读书问题和读后感想的文化小品集。

骨子里是个读书人

九思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但我从未看出他有什么“领导派”,只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脱俗的书卷气。所以,我乐于与他交往。我们视彼此为朋友。每当我向人说起九思是我的朋友时,总有一种仿佛民国文人夸耀“我的朋友胡适之”似的自豪感。不是因为九思是领导,而是因为他骨子里是个读书人,是个把读书、著述与生命融为一体的读书人。

三平斋,是九思的书斋名。“三平”的取义,他解释说,乃平凡、平淡、平常心之意。这是个有禅意的书斋名,实际上也是九思的一种人生态度。在红尘扰攘的当世,与九思闲谈、饮茶,观他对弈,特别是品味他书里的风致,真觉得他是个心无挂碍,有些禅味的人。但这只是他的一个方面。我倒觉得他受儒家理想主义的影响更重,他总是仰慕着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横渠语)的情怀,而默默地写着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清言小品。清言是作者情操的反光镜,读九思的清言作品,可以看到他的高尚情操。

小品中的小品

清言,亦称清话、清语,是小品文的一种,是格言式、语录式的小品,是一种“以清词雅言表达提纯了的思想”的小品文。思精、文美、短制、恬静,是它的核心特点,诚可谓“於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因为这种文字往往甚短,所以又被人称作“小品中的小品”。对这种清言小品,许多人不熟悉,不像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那样了解。但清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清言盛于明清两代,特别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作家作品,如明代屠隆的《娑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岩栖幽事》、清代申涵光的《荆园小语》、张潮的《幽梦影》等。九思的清言小品,实际是走在古代清言的延长线上,是对古人清言体的一种模仿、继承和创新。

宋人黄庭坚说他的诗学核心是“夺胎换骨”法,九思说他的清言小品就是追模此法写成的。何谓“夺胎换骨”法?宋僧释惠洪《冷斋夜雨》解释说:“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夺胎”与“换骨”二词,本为道家语,意谓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而成仙。黄庭坚此法,通俗些说,就是借用前人之意而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叫做“换骨法”;深研古文原意而进一步刻画形容,叫做“夺胎法”。那么,九思的清言小品是怎样夺胎换骨的呢?试看一例。

题为《人生八难》,云:

施耐庵《水浒传》云:“人无钢骨,安身不牢。”人无铁肩,道义难担;人无慧眼,万卷难识;人无慎口,规矩难守;人无勤手,宏图难画;人无健足,天下难走;人无逆耳,忠友难交;人无强身,困苦难克;人无定心,浮躁难消。

《水浒传》中的八个字,为胎为骨;之后的文字便是九思夺胎换骨的创造了。这实际是一种创造性的“接着说”。史上曾有人诟病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说是“剽窃之黠者耳”,这显然是一种偏激和简单化的误解。实际上,“夺胎换骨”法是一种合理的作文方式,如果不是笨伯所为,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夺胎换骨”,不过是在对古文之意继承的基础上言说新的意思罢了。看看九思写的《人生八难》,就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创造性。

书香四溢

从九思的清言小品可以看出,他是个读书相当多,且善于消化利用书籍的人。在他征引和利用的文献中,既有先秦诸子、二十四史、三教典籍、政书报章,也有野史杂钞、小说诗词、书信日记、对联歌谣,且古今中外皆有之,举凡可利用者,他都拿来读之用之。如《周易》《论语》《孟子》《文子》《春秋公羊传》《史记》《贞观政要》《水浒传》《曾国藩家书》《郭嵩焘日记》,又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王阳明的《传习录》、马一浮的《读书法》、齐白石的《为弟子题词》、张恨水的小说,等等。如果把他征引的文献排个目录,那便是一纸有用的书账。

九思还是个爱藏书的人,虽算不上藏书家,但所藏之书也很可观了。不说他家里,单是办公室,已然是书山乱叠,书香四溢了。他藏书主要为了读。读,才有了他“下笔如有神”的创作,才有了他多部清言著作的出版。在这部《三平斋读书录》出版之前,他已经出版了四部清言书,包括《三平斋夜语》《三平斋夜语二集·人生大格局》《三平斋夜语三集·人生从容》和《三平斋省思录》。连同这本《读书录》,三平斋的清言小品已蔚然成为一个系列了。

关切世道人心的杂家

清言尚杂,清言的题材可以是很驳杂的,清言的作者也多是杂家。看看史上有名的清言著作,从天地玄黄、国家治乱、教门信仰、街谈巷议,到艺文书法、山林泉石、花鸟虫鱼、烹茶煮饭,是无所不谈的。九思就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很广博。他的清言作品继承了古代清言“杂”的特性,也是博杂而谈,谈思想,谈社会,谈人生,谈修身,谈处事,谈读书方法,谈传统文化,题材极为广泛。然九思所谈,多具有时代特征,且多富有哲理,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世道人心的关切和对健康社会的呼唤。试举一例。

题为《凡事之论》,云:

张潮《幽梦影》云:“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凡事不宜避,若私利则不可不避;凡事不宜惧,若底线则不可不惧;凡事不宜急,若祛恶则不可不急。凡事有识才有断,凡事有智才有勇,凡事有行才有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清言,九思的清言,与晚明清言的闲适风格有很大不同。这可以从《凡事之论》明显地看出来。这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清言,谈了人在处事、利益、善恶等诸多问题上应取的态度。这也是一段面对社会弊端,提出救治方法的清言。九思曾在一个重要的机关做过反贪工作,他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也写进清言里了。鲁迅先生是主张小品文要“有不平,有讽刺”的,在九思清言小品的某些段落中,就可看到一些对不良习气的不平之气和攻伐之语。

读书种子

写清言,是思想者与才子相结合才能干的活儿,能写清言的作者,其思想和笔力,多是有一定影响力甚至是感召力的。我读《三平斋读书录》,就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力。读之,让你心静,让你深思,让你明理,让你悟道,让你奋发,让你坚强,让你谦虚,让你的学识增长,让你的情操升华。

清言尚雅,讲究文辞美,诗一般的语言最好。有人形容清言的极致是:“快若并州之剪,爽若哀家之梨,雅若钧天之奏,旷若空谷之音。”但这种极致一般人很难达到。九思的清言文辞,有的平实,有的绚丽,总体来说是美的。比如《人生七雅》云:

李杜诗篇,大唐气象;苏辛佳作,有宋造极。人生之雅,在于诗书几架,琴音几缕,手谈几局,山水几程。

又如《伴月读书》云:

聚花为席,拾叶为薪,伴月读书,啜茗涤心。因月思桂,流韵吐香;因月思友,笑谈倾觞。印朗月于澄波,寄素心于浩茫。

这些文字,都是哲理与美文交融,既给人以思想启迪,又给人带来美的愉悦,真是“妙处难与君说”。

读这部《三平斋读书录》,读九思所有的清言作品,观其锦心绣口,文句警人,读后口有余香,总不免有“读书种子”之叹。我知道,史上被称为“读书种子”者,常是些大文化人,如方孝孺、陈寅恪等,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读书种子无数,中华文化就是靠着他们才得以传承,发扬,放射出耀眼光芒的。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云:“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力穑艰辛。”谓普通人家也可以出读书种子。我想,若说九思是一个读书种子,当是不为过的。

附记

著者笔名九思,取自孔子言:“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三平斋读书录的更多书评

清言若干,此乐何极

极简教师 

清言若干,此乐何极 -----读九思《三平斋读书录》 刚刚了解了序言的学术性写法,恰又遇上清言这种文学体裁。这本由九思所著的《本平斋读书录》裱装精美,简约大方,成为...

0 有用

徐水涯:时代清言《三平斋读书录》

文津出版社 

一、骨子里是个读书人 九思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是我在政协时的老领导,但我从未看出他有什么“领导派头”,只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脱俗的书卷气。所以我乐于同他交往。我...

0 有用

不一样的读书感想集

清扬鱼儿 

书,人人会看,但不一定人人会读,会读书,不一定有感想。几次对比下来,读书真的是大有学问,想必这也是我们以前常感慨的,大家都是一样的老师,为什么我们学习会有好...

1 有用

读一部复古的读书之书

草原上的咩咩羊 

《三平斋读书录》蓝色硬皮封面,像极了从前我们读的古书,深蓝封面,线装,纸页泛黄,光是装帧一室古色古香,以至于拿起这本书,我几乎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本清人或者...

0 有用

查看全部书评

推荐三平斋读书录的豆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