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责任是山我是愚公,湘西男人敢发狠

 新用户1689EEdh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8月25日,我发布《我可以很穷,但不可以穷得无情无义》一文,说的是一个叫阿娟的女孩如何为了爸妈弟妹敢于担当的故事,引发了一场讨论,多数人不赞成阿娟为了家人自我牺牲。

读着各种留言,我想起了2001年采访过的湘西汉子宋先钦。16年前,我乘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抵达怀化,又坐中巴转农用三轮车从大山深处发掘出了宋先钦的故事,我至今记得那一份震撼,也一直以宋先钦鞭策自己,做人该做怎样的人。让我欣慰的是,宋先钦不仅仅是让我震撼,他的事迹经《女报》报道后,震撼了全中国,先后成为湖南省道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其故事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广为传扬。

今天重发当年的采访稿,只希望从前的老故事,依然还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 我决策失误,我负责!

1984年,当宋先钦被村民推选为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时,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信任自己的村民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这时,中国许多地方已经发家致富了,这个座落在湖南辰溪县后塘乡的瑶族小山村,一直没有发,也没有富,怎样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宋先钦费尽了心机,他先是带领村民修路,接着,轰轰烈烈办起了柑桔场,搞起了杂交水稻植种,引进了优良猪种。几年过去,莲花村渐见起色。村民有点钱了。村里也有点钱了,免去了村民的全部上交款。宋先钦没有满足,他要的是全村个个都盆满笨满,个个都财大气粗。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1990年,机会似乎来了。莲花村来了一个福建人,他在莲花村东看看西看看,说莲花村真是个好地方啊,如果办一个装饰材料厂,生产些地板砖、墙面条砖、涂料和磁画什么的,肯定大有发展前途。莲花村几个村干部一合计,行吗?召开村委扩大会,一商一议,细细地算了一笔账,仅地板砖一项,一年就可净赚30万元,全村每人增收400元。行啊!搞得!乡里,县里也表态,好,我们大力支持!

应该说,山里人是谨慎的,为了论证这装饰材料厂到底能不能上马,他们先后三次派出村里最有见识的人到福建考察。1990年9月12日,宋先钦再一次召集全村党员和村组干部70余人开会讨论,这厂办不办?怎么办?讨论结果:办。人,村里有的是;钱,到信用社贷,村民集资。

很快,信用社的11万贷款来了,村民的5.5万集资也到位了,宋先钦个人倾尽家当,捧出了2万元。很快,机器和原材料从福建运回来了,莲花村装饰材料厂在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中喜气洋洋地诞生了。

但莲花村人的笑容还没有完全绽开就凝住了,其一、福建买回来的机器不好使;其二、18.5万元花完了,至少还得投入5万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旧账未还,信用社不可能再贷;村民的钱早已“搜刮”一空了;宋先钦自己除了一颗男人的雄心,也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办?向上面要钱。

1991年2月4日,县委书记和县委宣传部长视察来了,带来了县电视台的人。里里外外看了又看,十分激动,说:莲花村是本县明珠,装饰材料厂一定要继续搞下去,没有资金,县里给,至少给5万,一个月之内保证到位。

本县父母官的一句话,又燃起了莲花村人的希望。2月18日,宋先钦到县里要钱时,书记很客气,说,不着急,不着急,我马上想办法。但县政府没办法可想,县委书记让民政局想办法挪5万元莲花村,但民政局说:县政府还欠着我们60万,这样吧,你县政府先还我10万,我马上给莲花村拨5万。宋先钦的心凉了又凉,回到村里,独自在车间里转过来转过去,抚摸着那些无法运转已开始生锈的机器,心里如煎如熬,本想办厂为村民谋幸福,如今反让村民背上了近20万元的债务,我宋先钦成了莲花村的罪人啊!

宋先钦好几天粒米未进,把胸脯捶了又捶。

1991年5月22日,在后塘乡党委的主持下,莲花村又一次召开了村委扩大会。这一次,远没有前几次的兴奋和热烈,大家坐在一起,是来商量厂子倒闭的善后事宜的。最大的问题是,近20万元的欠款,怎么还?还钱到底不是分钱,村里所有党员、干部,全都勾着头,一言不发。

乡党委书记赵泽长发言了,主张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原则,将所有的欠款按各人责任大小,分摊到全村干部和村民头上:村干部和到福建参加考察的人员,每人承担8000元,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每人承担600元,一般村民承担50元。

作为主要决策人的支部书记宋先钦,分摊最多,2万元,就是说,他们家入股的2万元,颗粒无收了。宋先钦无话可说,他不是心疼那2万元,是痛悔自己没有当好莲花村的领路人,害得全村人都跟着他受苦受难。在宋先钦的身边坐着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党员,其中一个还是本乡解放后的第一任乡长,他们革命了一辈子,也苦了一辈子,至今尚难以维持温饱,要他们出600块钱,就是卖了他们的老骨头也卖不出来啊!

会场沉寂了一会,村支部沈副书记抬起头,说:“作为村委领导人,对于承担8000元债务,我没有理由反对,可我家实在太穷,实在还不起8000块钱,你跟我要钱,我只能跟老婆打架,吵完,打完,我只有上吊了。”说着,说着,涕泪横流。

会场上一片唉叹声,没有几家比沈副书记家好啊。

这时,宋先钦站了起来,发言了:“我是村支书,是主要决策人,办厂失败,是我决策的失误,我应该负全部责任。现在我宣布:所有的欠款,包括村民的集资款,由我宋先钦一人偿还,决不向村民摊派半分钱!散会。”

2.爸还了不了,我还,我还不了,我儿子还!

10年后,当记者采访当年的乡党委书记(现为辰溪县县长助理)赵泽长时,赵书记回忆起1991年5月22日的夜晚,仍然激动不已,他说,宋先钦人格太伟大了,讲句真心话,我们的干部只要有宋先钦一半的思想境界,我们国家不得了。

那天晚上散会后,赵书记与宋先钦谈了很久,劝他不要意气用事,呈一时之勇,连本带息二三十万块钱,在莲花村,是足以叫人连累一辈子的。此时,宋先钦已在心里盘算好好还款计划,他说:“我会烧砖做瓦,还会制作水稻杂优种子,再发展些家庭副业,我相信,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一定能够把债还清。”

当晚,宋先钦回到家里,妻子叶腊梅一听丈夫一个人承担了全村的债务,顿时放声大哭。宋家这几年差不多脱贫了,大儿子结婚了,开着一家录相厅,二儿子,三儿子,一个在读卫校,一个正读高中,眼见得个个都有出息了,可是,这16.5万元,无异于16.5万把刀子,一下子斩断了这个农家妇女的全部希望。“这一辈子,我们还有出头之日吗!”已经睡下的儿媳荆福云也起来了,也与婆婆哭成了一团。

这时,叔叔宋思章也闻讯赶来,铁青着脸对宋先钦破口大骂:“你充什么英雄!几十万,你算过没有,你一辈子能赚多少钱?一块钱一片,到山上摘树叶都不知道要摘多久啊。告诉你,现在已有人在说你收买人心了,好心不得好报,你犯得着吗?”

四面楚歌中的宋先钦正不知所措,大儿子宋成林起来了,语惊四座:“哭什么哭!是男人,就应该敢做敢当,爸,这钱我们还了,你还不了,我还,我还不了,我儿子还!”

时年,宋成林23岁。10年后,经历了多年磨难的宋成林,面对记者的采访,仍然是个说话脸红的腼腆小伙子,让人难以想象,当年那掷地有声的短语,就是他掷下的。

儿子的一句话,更激起了宋先钦心中的男人气概,是男人就应该敢做敢当!他变卖了家中能卖的家产(宋成林卖掉了录相厅),即刻开始打砖烧窑。宋家人从此走上了悲壮的还债之路。而那天晚上,曾激动地表示,要与宋书记共同承担债务的一个村干部,因为家人的激烈反对,再也没有激动,不声不响,不了了之。

第一窑砖升火后,宋成林背上行囊去珠海打工了,他知道,要尽快还清父亲“欠”下的债,必须赚尽每一分能赚到的钱,必须全力以赴。

儿子走后,宋先钦肩上的担子更重。既要忙村里的工作,又要忙责任田,还要忙烧砖赚钱,真的忙坏了。烧窑点火是件麻烦事,得手持蒲扇连续扇上十几个小时(别人多用鼓风机,但宋先钦得省下买鼓风机的钱),一个炎热的下午,日光暴晒,烟火熏烤,坐在火口边的宋先钦燥热难当,昏倒在地,要不是发现及时,他一辈子也还不了自己债了。自那以后,宋先钦身体也慢慢虚弱了,好几次上厕所,蹲下去就站不起来,吓得一家老小哭的哭叫的叫。

妻子叶腊梅和儿媳荆福云当初哭是哭,但当家里的男人们真正动起来以后,她们也咬着牙紧跟上来了。做砖最怕的是下雨,辛辛苦苦做好的砖坯一淋雨就散成一摊烂泥。而天意最难遂人愿,有时候,乌云翻滚,你手忙脚盖好了砖,雨却不下了;有时候,好好的天,却突然稀里哗啦的下起来,下得你措手不及。盖砖基本上是婆媳俩的事(宋先钦常常要外出开会或联系业务),那下在半夜里的雨最让她们难堪,几百行砖一一盖起来得三四个小时,婆媳俩常常是盖着盖着,好端端的砖坯就被淋坏了一大片,两人就边盖边哭,骂了天骂地,骂了地骂人。

要赚尽每一分钱,也要节省每一分钱。宋先钦为此戒了烟,也戒了酒,直到10年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他才又买烟又买酒,让自己狠狠地过了一把瘾。

“对不起”自己不算什么,最让宋先钦愧疚的是,整整10年,对亲人的“薄待”。第一个被“薄待”的是妻子,宋成林对记者说,我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每次上街卖鸡卖鸭摆地摊,她从来没舍得吃一碗一块钱的米粉;每次生病,从来不吃一分钱的药,她的病总是活活地拖好的。再就是孙女小梅,那些年,爷爷的掌上明珠小梅梅几乎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好东西,1994年,小梅梅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年三十,眼见家家户户杀鸡杀鸭,她家却依旧是青菜、豆腐,只多了一盘肉丝、一罐鱼汤,不禁放声大哭起来,“我要吃鸡腿啊,我要吃鸡腿。”哭得一家人全都眼泪涟涟。

而一直让宋先钦耿耿于怀的是,他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孙子。

3.我没有对不起谁,只对不起我的亲人!

1992年农历四月初六,正是农忙时节,宋先钦忙完砖厂的事,就带着全家上了山,抢种天水田,家里只留着不满5岁的孙女小梅和不满3岁的孙子振华。

中午时分,正犁田的宋先钦眼皮突然异常地跳动,前头的水牛也不走了。宋先钦直觉得心慌意乱,只怕家里要出事,放下手中农活,就往家里跑。

家里果然出事了。无人照看的孙子振华因为玩火,不慎引爆了家中藏着的火药,小小的生命还来不及为那出乎意外的一响惊喜,就魂归天国了。这可是宋成林说的“我还不了我儿子还”中的儿子啊!宋先钦朝天大叫一声:“老天,我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你要这样惩罚我啊!”昏倒在孙子身边。

如今,宋先钦仍在怨责自己:如果不是他欠债,儿子就不会出门打工;如果不是他欠债,家里人就不会忙得连照顾孩子都没空;如果不是他欠债,他们家哪里会经历那么多磨难啊。

1993年10月4日,灾难又一次降临。这天中午,宋先钦从县上开会回来,放下行李就往砖窑上爬,走在两窑之间的跳板上,因长途奔波劳累(从县城到莲花村得坐三四个小时的汽车),他突然觉得头重脚轻,一头从7米高的跳板上栽了下来。

这一跤,宋先钦摔断肋骨3根,昏迷4个小时,住院整整半年。

乡党委书记赵泽长这时已因为敬佩欣赏,成了宋先钦的知心朋友,在宋先钦伤势危重期间,他在病床前守护了三天三夜。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赵泽长再一次劝说宋先钦不要再硬撑了,如今,稍稍有点权力的人,不贪不捞,不多吃多占,已经很难得了,你何必一定要自讨苦吃呢?宋先钦说,赵书记,你放心,就算我再也起不来了,我的儿子们也一定会还清父亲欠下的债务的,我的儿子都是好儿子。赵泽长流下了眼泪,只能在工作空隙,挽起衣袖,实实在在地帮朋友做些事了,打砖、上窑、上山摘油茶。

宋家的儿子真的都是好儿子,即将卫校毕业和高中毕业的二儿子宋盛林、三儿子宋礼林,听说父亲倒下了,二话不说就退了学,拣起了父亲暂时不能再挑的重担。

多年以后,当宋先钦对记者提起两个失学的儿子时,依然热泪纵横:“这一生,我没有对不起谁,最对不起的是两个失学的儿子。再多的债我也不怕了,但欠儿子和亲人们的债,我10辈子做牛做马也还不清啊。”

有这样齐心协力的一个家,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后来,又来了两个女孩,不顾宋家迎面而来的巨额债务,成了宋家的二儿媳、三儿媳,宋先钦的还债大军愈加兵强马壮。

2000年12月28日,宋先钦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连本带息,10年共计还款304600元。这一天,宋先钦摆上了10年来他们家最丰盛的一桌酒席,杀了一只最大的公鸡,以此慰劳与自己同甘同苦10年的家人。开饭时,他把最大的鸡腿夹到孙女宋梅的碗里,已经懂事的宋梅不肯接,宋先钦说:“吃吧,梅梅,这是爷爷欠你的,这几年,爷爷一直记在心里。今天,你吃了这条鸡腿,爷爷才算把所有欠账还清了。”说得大家全都含泪一笑。

2001年,因为有还债打下的坚实基础,宋先钦一家尽赚20万元。

必要的补白

2001年5月,59岁的宋先钦以年事过高身体渐弱再三要求,辞去莲花村支部书记一职。(还债期间,他怕耽误工作,一再恳辞,未获准。)记者走访了莲花村20多位干部群众,担任了17年支部书记的宋先钦是个什么样的人?七七八八得到了以下一些小故事:

1.当年莲花村修路的时候,一些村民不愿意稻田被占用,宋先钦说,换我的地吧,随你选。结果,宋书记家的地被全村分得七零八落。

2.莲花村历年来不欠国家一分钱,只因为碰到有不交的或交不起的,全由宋书记垫付了。17年,宋先钦共垫付各类款项上万元。

3.1994年,乡政府有意让宋先钦的二儿子宋盛林去乡政府计生办工作,宋先钦坚决不同意,把指标让给了别人。(这是赵泽长书记私下给记者说的,只因为宋盛林至今蒙在鼓里。)

4.1995年,县委副书记说,后塘乡9个乡党委的头脑不如一个宋先钦,要提宋先钦当副乡长。宋先钦婉拒,当了副乡长,没空还钱了。

5.1998年,一位亲戚要竞选乡干部,给宋先钦送来4000元,请他投一票,被拒绝。

不必再列举了,任何一条都足以证明,宋先钦无愧于莲花村人民。

编后语:向敢做敢当的男人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