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间训练法的概念 运动员用高于或低于正常阻力完成体育动作,是一种加速训练的形式。
二、区间训练的原理及优点 在需要加速度的运动中,比如短跑和投掷类项目,要想获得比较大的运动速率,就需要强大的肌肉收缩力以及神经肌肉系统在较为理想的加速度和速度下的运作能力。 例如在短跑的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弹力带或者风阻使运动员的阻力负荷增加,这样可以在短跑的加速动作中产生更多的专项力。这是因为增加的阻力产生的惯性可以使肌肉在较慢的速度下收缩从而产生更大的力。有了更强大的专项力量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能力,从而大幅提高运动成绩。如果有过百米训练经验的同学一定体会过,一个同学用弹力带向后拉施加阻力跑以及用拉着一个汽车轮胎跑的经历。 其次,通过反重力跑台(一种降低自身体重的设备)或者顺风条件下进行专项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这样便可以训练神经肌肉系统在理想的加速度和速度内运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协同配合能力。三、区间训练的弊端 从原理上来讲增加或者减少负荷的训练原则从理论上来说都可以提高加速能力。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考虑到这种负荷的改变在具有高度运动专项性和以技术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的影响。身体需要时间去调整运动模式去适应新的负荷带来特定动作,因此改变使用负荷可能会对技术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于教练员来说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找到最合适的阻力以获取更大的训练效益和对专项技术动作影响最小之间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