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庄去世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实在不敢

 涂鸦吧 2023-09-27 发布于重庆

前言

孝庄,一个跨越清朝历史长河的女人,她的传奇一生,见证了这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她不是皇族血脉,却成就两代帝业;她只是蒙古女子,却操控后宫深池;她没有追求权力,却成为朝堂重器。

孝庄,布木布泰,1613年生于蒙古草原,原本度尽平凡,却被姑姑哲哲皇后引荐入宫,最终嫁给皇太极,成为大清后宫妃嫔,生下皇九子福临。

1636年,皇太极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横跨中原。而孝庄就在这年嫁入宫中,她的命运与这个少数民族帝国紧紧扣联。

皇太极喜爱才貌双全的孝庄,她的姿色可迷倒万千少男,谈吐举止又温润娴静。朝中贵妇嫉妒她的得宠,工部侍郎李永芳更是痴情于她,屡次献殷勤要约她私会。孝庄聪明过人,她明白自己需守身如玉,不能有丝毫逾矩,于是对李永芳不冷不热。

李永芳为求得孝庄芳心,甚至在皇太极面前伪称孝庄有私通之举。

皇太极大怒,命太监搜查皇宫深处。可所有人都为孝庄正直贞洁的为人作证,李永芳无计可施,只得认罪请罪。

这场宫廷风波无疾而终,孝庄的清白从此昭然若揭。李永芳再无可乘之机,只得收敛心机,不敢有丝毫逾矩。而孝庄更加得皇太极宠信,她温和内敛而不失聪慧,正是皇太极喜爱的女人。

1643年,皇太极在狩猎时突发脑溢血,命在旦夕。大清初创,皇位继承成了重大难题。皇太极诸子中,第八子豪格野心最大,多尔衮权势最盛。两人都瞄准皇位,局势险峻。

孝庄心如九转大河,她明白必须立即行动,以巩固儿子福临的地位。她派心腹去见多尔衮,表示愿意扶持福临,只求多尔衮辅政。

多尔衮沉吟再三,终是点头答应。他明白孝庄的谋略过人,若与她为敌只会两败俱伤。不如暂时合作,至少可以削弱豪格势力。于是,多尔衮和孝庄联手,迅速排除异己,确立了六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

皇太极驾崩,孝庄操纵朝局,一时间传为佳话。有文人笔下描绘她倚门临水的倩影:眉目如画,淡然中透着气质,仿佛一池春水,波澜不兴却暗潮汹涌。

顺治帝登基后,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她一心辅助幼主,稳固政局。

1644年正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残明起义军四起。孝庄临危受命,亲自坐镇北京。

与此同时,她派心腹出城游说各路义军首领,力邀他们投降。孝庄不惜重金收买人心,又运用口舌之娇,终于说服李自成麾下名将左良玉等人纷纷归顺。一时间,清廷重夺北京,声威大震。

孝庄的温润背后是坚强意志。朝野见她能出谋划策,稳定军心,无不钦佩朝堂上多了这位女中豪杰。

1650年,清军南下,进逼江南。时任南明重臣的洪承畴誓死不降。孝庄见局势危急,亲自前往洪承畴寨中,要求面见。

双方对峙多日,洪承畴始终拒绝相见。孝庄明白只有自己出面,洪承畴才会让步。于是她换上平民百姓打扮,独自一人来到洪承畴门前请降。

洪承畴见孝庄仪态高雅,举止大方,立时知道她非等闲之辈。两人对话数日,孝庄以温润语气化解洪承畴戒心,终于说动洪承畴投降。

“国破家亡,您为官一世,今日坐看江山易主,定是心如刀割。可您年事已高,江湖旌旗已非当年。不如退隐山林,养老绥边,岂不自在?”

洪承畴叹息:“女儿家,识透人心,口才了得,令我壮志一时涣散。我投降吧,看看你们满人可有希望。”

消息传出,朝野为之动容。满汉士大夫无不赞叹孝庄政略超群,才能出众,堪比古之女英杰。

1661年,24岁的顺治帝突然驾崩,只留下一个四岁的玄烨。 大清再次陷入皇位继承的危机。

孝庄凭借娴熟的政治手腕,平定了皇位争夺的内乱。她废黜了野心勃勃的鳌拜,执意扶持幼主玄烨登基,并亲自训导他习武读书,教他如何驾驭朝堂。

八岁的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在孝庄九年的摄政期间,她用心培养康熙成长为明君,开创大清中兴局面。

当康熙亲政后,他对恩师孝庄毕恭毕敬。每每朝议事,康熙都要请教孝庄意见。而孝庄只求退居二线,她不再过问政事,只求清净,让康熙一展宏图。

康熙时而骑马访她,时而探望她起居。二人恩爱如常,共话人生。康熙时常感慨,若无孝庄明理,自己不可能这样顺遂成长,也不可能开创盛世安国。

1687年冬,孝庄在75岁高龄安然辞世。可她的骨灰却停放在暂安奉殿长达38年之久,一直到雍正年间,才迁入昭西陵。

其实,孝庄生前曾托康熙,希望能与亡儿顺治帝合葬。然而这违反大清祖制,康熙无法如其所愿。他也不能忤逆恩师遗嘱,只能将骨灰暂厝,一拖再拖。

三十八年,康熙每每经过暂安奉殿,都会缅怀故人。他会向母亲诉说朝政兴衰和自己生活近况,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他最私密的心里寄托。

直到雍正登基,昭西陵才正式完工。孝庄的骨灰终于入土为安,沉睡在她视如己出的康熙身边。

雍正下令,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派官员前来扫拭昭西陵。他沿袭康熙遗制,一如孝庄在世时每年派人打理陵寝一般。凭孝庄的遗德,倍受后人怀念。

结语

孝庄,一个跨越清初历史的女子,她的一生几度逢凶化吉,扶持两代帝业。先助皇太极定国基,继扶襟幼主;及时退位,扬康熙中兴。

她生前不求功名利禄,只想功成身退。可她那引领新朝的政略意识和卓识远见,仍令后人惊叹不已。

孝庄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她的命运轨迹交织着大清兴衰。她死而复生,屡屡化险为夷,以女流之体,成就帝王大业。

昭西陵中,孝庄与两代君主合葬长眠。她功成名就,功成不必在我。可那一生的传奇,却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绚烂如斑斓星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