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约时报:美国民众为何对大学价值失去信心?

 文墨典 2023-09-2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写在开头】

正文

在纽约时报本月初发表的文章《Americans Are Losing Faith in the Value of College. Whose Fault Is That?》中指出,在过去的十多年,针对于美国民众,他们对于本科教育的价值正在失去信心。

文章全面探讨了大学学位的价值和成本之间的复杂关系,突出了学费上涨、学生债务、专业选择和学术能力等因素的重要性。作者的观点是基于最新的数据和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是否选择上大学、以及如何进行职业和教育规划的有价值信息。

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的调查看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是什么改变了美国的大学教育,让众多美国人失去了上大学的兴趣与信心。

01

十年之前,本科学位是「香饽饽」

大约十年前,美国人对于高等教育的心态非常积极与热情。

--2010年初的公共舆论调查显示:

  • 86%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 74%的年轻人表示,大学教育“非常重要”;

  • 60%的美国人表示,大学对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 支持民主党派的父母中,有96%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而支持共和党的父母中,99%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2009年秋季,应届的高中毕业生中有70%直接上了大学。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百分比,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学入学率一直保持在这一较高水平附近。这些学生的动机主要是经济上的:2008年的经济衰退摧毁了许多行业,这些行业几十年来为低教育水平工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

而此时,本科学位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中变得尤为有价值。拥有学士学位的美国人(这里指的是有本科学位,同时没有更高学位的人群)的典型收入,比高中毕业生高出约三分之二,这种经济优势大约是上一代人拥有学士学位带来的经济优势的两倍。此时,大学似乎是通往舒适和富裕生活的可靠途径。

图片

图片来源于:EducationData.org.

而十年后,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好感急剧下降:

  • 认为“学士学位非常重要”的年轻人的比例从74%下降到41%。

  • 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高等教育有很大信心。

  • 属于“Z世代”的年轻美国人中,有45%表示高中毕业证书足以“带来经济保障”。

  • 与十年前以大学为中心的家长形成鲜明对比,现在近一半的美国父母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需要上四年制大学。

校园内的数据也发生了变化。在2010年秋季,美国各地的大学有超过1800万名本科生入学,而到2021年已经降至不到1550万名本科生。就在2016年,仍然有70%的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而现在这个数字降至62%。

与此同时,美国以外的地方,高等教育的受欢迎程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统计数据,自2016年以来,英国、加拿大等地,学生纷纷涌入大学,本科生入学人数逐步提升。

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里,是什么改变了大学教育,让如此众多的美国人逐渐失去兴趣?

02

高昂的学费和学生债务

美国大学学费不断上涨,尤其是私立大学。学生负债总额已经达到1.6亿美元,导致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背负沉重的债务,陷入经济困境。

谈到全球高等教育,美国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特例。在加拿大和日本,公立大学的学费现在每年大约为5000美元。在意大利、西班牙和以色列,每年约为2000美元。在法国、丹麦和德国,几乎是零。几十年前,美国也是如此,政府资助覆盖了公立大学的大部分费用。但是现在,学生及其家庭承担了大部分费用。

经济学家用一个词来描述本科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学工资溢价 (The college wage premium)。它反映了劳动市场对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人的相对需求。当雇主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时,溢价就会上升;当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时,溢价就会下降。在二战后,G.I.法案让美国劳动市场充斥着大学文凭,几十年来,高中和本科毕业生的收入差距保持得相对较小;拥有本科学位可以带来约30%左右的收入提升。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工资溢价开始稳步上升,直到21世纪初,这个数值一直保持在65%左右。

理论上,如今极高的工资溢价意味着应该有更多年轻人涌入大学校园,可事实却相反。但作为对高等教育真正价值的衡量标准,大学工资溢价有一个重要的局限性--它可以告诉你大学毕业生赚了多少钱,但它不考虑他们在大学上花了多少钱。

图片

图片来源于: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直到几年前,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组经济研究人员引入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大学财富溢价。与大学工资溢价不同,大学财富溢价考虑了你的所有资产和所有债务:你在银行里有多少钱,是否拥有房子,你的学生贷款余额等等。当他们通过财富的视角分析数据,而不是通过收入的视角时,本科学位的好处开始消失。而他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千禧一代中,拥有本科学位的群体,收入要比没有本科学位的人多,但他们并没有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人员表明,罪魁祸首很大可能是成本--大学费用的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学生债务。背负债务虽然通过简单的减法降低了净资产,但它同时也会在年轻人创造财富的重要步骤上带来阻力,比如买房子或创业。

图片

图片来源于:Statista Content & Design

几十年前,许多美国人可以轻松承担学费。但自1992年以来,四年制私立大学的学费几乎翻了一番,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学费则翻了一番:

  • 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如今,包括生活费在内的私立大学的平均总费用约为每年58,000美元。在扣除(校方或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之外,私立大学学生的平均净价格约为每年33,000美元;

  • 在公立院校,这个数额约为每年19,000美元。

  • 然而,这些平均数掩盖了很多差异;在公立的密歇根大学,大三和大四州外学生的开支总计超过每年80,000美元。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越来越多的年轻美国人为支付不断上涨的学费而转向申请贷款。2007年,学生负债总额达到了5000亿美元。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美元,对于许多借款人来说,他们的债务变得越来越沉重。在2010年至2019年之间开始贷款的学生中,超过一半现在欠的债务超过了他们最初借款的金额。

03

充满不确定的「本科学历回报率」

之前,本科学历通常被视为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和积累财富的可靠途径。然而,现在本科学历的财务回报变得不稳定。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专业选择、学费成本和学术能力。

当我们考虑成本和债务时,大学的财务收益开始变得截然不同。高等教育不再像购买国债那样,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蓝筹投资。现在更像是一场赌博,有时可能带来巨额收益,但也可能带来财务灾难。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韦伯 (Douglas Webber) 教授指出:对于美国整体来说,大学工资溢价仍然强劲。总得来说,更多的教育仍然意味着更多的收入。而发生变化的是,现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本科工资溢价变化更大。他认为,入读大学的“下行风险”变得“非常重要”。大概的逻辑和风险,我们制作了一张图,可以直观地了解:

图片

在此之上,韦伯教授还提到专业可能带来的区别。他认为:

  • 如果你选择商科或STEM学位,即使在上大学时每年支付50,000美元的开支,你的成功的机会也将回到约66%。

  • 但如果你主修其他任何学科,比如艺术、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那么你的“胜率”会降低。如果你在这些领域中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那么可能会大赚特赚,但这样的机会相对较少。

  • 如果你计划从事教育、社会服务或艺术行业,学费为50,000美元的大学,在经济上对你来说,大概会是一个不合算的赌注。

上月,韦伯确定了在这样的博弈中表现最不尽如人意的群体:借钱上大学但没有毕业的学生。在美联储的调查中,一半未完成学位的借款人表示,他们“只是勉强度日”或“发现日子过得很艰难”。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很难拿出400美元来应付意外开支。在经济上,他们不仅比大学毕业生差得多,更是比根本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还要差。对于这些曾经的本科学生来说,「大学工资溢价」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04

重新考虑本科教育

随着对大学价值的质疑增加,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家庭正在重新评估是否有必要上大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职业和教育途径可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经济学家表明,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高等教育已变得更加按收入和阶级分层。大衰退后,州政府削减了对公立大学的资助,而大学的应对措施则是提高学费并削减教学和学生服务支出。与此同时,许多私立大学竞相吸引更多富裕的学生,这往往意味着在招生时更加挑剔,在设施和便利设施上投入更多,并提高学费以支付全部费用。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教育政策分析师弗雷德里克·赫斯 (Frederick Hess) 说:许多保守派人士对学生在这些精英教育机构(指在招生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筛选的高等教育机构,通常要求申请者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领导才能和其他特殊才能)中学到的东西越来越怀疑。相反,他说,大学已经成为学生获得镀金证书的地方。

“这是一种敲诈勒索”,赫斯认为。“在许多精英职业中,现在的入场券就是精英学位。无论是华盛顿特区的豪华智库、大型咨询公司、还是高档新闻媒体,都是如此。”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昂贵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获得实际的工作技能。“这只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通行费,可以让你插队并获得好工作。”

图片图片来源于:The Washington Post

今年七月,经济学家拉杰·切蒂 (Raj Chetty)、约翰·弗里德曼 (John Friedman) 和大卫·戴明 (David Deming) 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中的最新一篇,帮助阐明了这一体系的运作方式。他们研究了所谓的常春藤级别的大学(常春藤盟校,加上一些录取竞争非常激烈的院校)的招生实践,发现了一个在录取中的普遍模式--对于非常富有的群体采取平权行动。根据他们的数据,在标化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美国最富有家庭的孩子被常春藤大学录取的可能性是中产阶级学生的两倍。

三位经济学家表明,这些院校采用了各式招生办法,来对富人和有权势的人进行衡量:

  • 他们放宽了对校友子女 (尤其是富裕校友子女) 的录取标准;

  • 他们特别重视学生在私立学校获得的课外成就和推荐信;

  • 以及,他们从富裕家庭招募运动员。(常春藤大学可以培养出帆船、壁球、击剑和骑马队,这绝非偶然。)

正如赫斯所说,这种“竞争”在大学毕业后仍在继续:这些精英院校的毕业生被知名公司聘用的可能性,是同样学历但来自于非常春藤级别毕业的学生的三倍,并且获得更高薪水的可能性高出60%,这足以让他们跻身收入最高的1%之列。

正如这三位同样在常春藤院校任职的经济学家所言:“我们的结论是,高度选择性 (指对申请者或参与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只接受最优秀或最合适的人或事物) 的私立大学,正在增强特权在代际间的持续存在。”

图片

图片来源于:St. Petersburg College

进入大学这场博弈并不完全是一场机会游戏,你出人头地的几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父母是谁。如果你拥有进入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所必需的社会和经济优势,你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即使付出的赌注看起来确实非常高。然而,大多数美国大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些名校所提供的福利。

如今,只有大约10%的学生就读于录取率低于50%的大学。其余的美国人口大多就读于竞争性较低的公立院校、本地社区学院、或营利性学校。这些机构的学生更有可能来自农村、黑人或拉丁裔、工人阶级或低收入阶层,或是结合以上全部。他们毕业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更有可能承担无法偿还的债务。对于这样的群体来说,他们进入这样博弈时面临的风险要高得多。

考虑到这些可能性,现在的年轻美国人渴望相信他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蓬勃发展,而不必担心上大学,这样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今年45%的Z世代 (Gneration Z,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 受访者认为,高中文凭足以确保财务安全。

05

现实与未来

但现实是,在未来十年中,那些没有高等教育学位的人,他们的机会将会进一步减少。

确实,仍然有一些不需要学位的高薪工作: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水管工的年薪中位数接近6万美元。但他们预计从现在到2031年,美国只能创造不到10,000个新的管道工作岗位。而且,对于只持有高中文凭的人,他们可以找到的岗位数量增长最快的工作大多是属于低工资服务类型,比如家庭保健助理、餐饮服务人员、厨师和仓库工人。这些工作的年薪中位数均不超过31,000美元。

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就业市场对美国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大学工资溢价也可能会增加。根据光辉国际咨询公司 (Korn Ferry) 2018 年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拥有副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工人严重短缺——准确地说,将会短缺650万大学毕业生。而经济学家的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 (Douglas Holtz-Eakin) 与汤姆·李 (Tom Lee) 的系列论文中,则预测未来将会出现更严重的短缺:10年后美国将缺少850万大学生

图片

图片来源于:ReproJobs

对于美国较富裕的家庭及其孩子来说,高等教育的游戏规则是明确的,而且收益几乎总是值得的。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规则似乎越来越不透明,收益也越来越不确定,而不参与就直接放弃的想法似乎一直更有吸引力。

但正如个别学生在选择退学或辍学时,也要付出(因为没有本科学历)损失工资的代价。当数百万学生这样做时,也会产生更大的成本——尤其是在其他国家还在这方面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学家计算了因为数百万本科生短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代价:到本年代末,经济产出的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这可能是美国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一项成本,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

06

社会反响

本文文末,读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亦有不同的声音。

热门点评1:

这篇文章跳跃较多,有许多信息缺失的地方,但最令人不安的是作者将追求教育与追求财富等同起来。

高等教育应该有更崇高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世俗财富的手段。这篇文章贬低了教育,将其降低到了其最低级别。教育的实行和提供,必须是不能仅限于以物质积累为目的的人类和社会动机。

高等教育应该关注培养道德和反思能力的社会成员。大学应该专注于公民和领袖的培养。美国并不缺少自私和自我追求,我们缺少的是无私和无私奉献。大学不应该降低自己的水平,变成纯粹的资本主义职业学校。

图片


热门点评2:

这篇文章漏掉了很多要点。

不幸的是,高昂的教育成本已经将大学变成了乏味的从众式学习中心,几乎没有学生再愿意冒险。文章中对“人文与艺术学位缺乏投资回报”这样的冷酷计算是问题的重要部分。商科的学习是“买卖经”(这很好),但它不应该成为一个可行的本科学位。我更愿意未来的商业领袖学习人文学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同情心。

而且不仅仅是贫困学生或共和党人认为大学是浪费时间的。许多年轻人,即使他们的父母有能力供他们上学或者能够让他们不必负担沉重的贷款,也选择辍学或干脆不上学。他们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大学似乎提供的毫无灵魂的奋斗。

图片


热门点评3:

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了不起的大学,而且它们的费用是 (大多数人) 可以负担得了的。不幸的是,大多数讨论并打算上大学的人,同时也痴迷于大学排名。那些聪明的人还是可以不用负债,或是用极少的债务就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

图片

看完上文,或许您对于美国民众就本科教育的观点与背景信息有进一步了解。而作为国际学生与申请者,我们的视角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对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让孩子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家庭长达十几年的努力目标。

不过,即使如此,在学校的选择上每个家庭也确实应该更有自己的见地,比如对于新发布的U.S. News排名就要更理性和客观的看待,不要被其捆绑,真正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

https://www./2023/09/05/magazine/college-worth-price.html?smid=nytcore-ios-share&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转载:首都公立国际部,来源:纽约时报,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