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特藏】典章制度的史学著作——宋会要辑稿

 小夏ho78b993zg 2023-09-27 发布于江苏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被称为宋代的百科全书。历史学家陈智超曾经说过:“从现存的有关宋代历史的资料来看,《宋会要》无疑是最原始、最全面、最丰富、最翔实的一部 ”【1】

【成书及历史背景】

图1

(图片拍摄于学院路图书馆)

《宋会要辑稿》是在《宋会要》(宋代官修典籍)的基础上,由徐松等人抄录,整理。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徐松在全唐文馆任职期间,全面负责编修《全唐文》,他从《永乐大典》中抄录并通过自己深厚的史料知识和考据的能力,辑录了《宋会要》部分稿本,但因人力有限等很多客观原因未能完成全书。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设立“广雅书局”,聘请了人员对徐松辑录的《宋会要》稿本进行了整理,后由于张之洞调任两湖总督致使整理工作中断,前期整理出来的部分稿件被称为“广雅稿本”。民国时期吴兴刘承干((1881年-1963年),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晚年自称嘉业老人)自嘉业堂购得稿本,经整理后即是《清本宋会要》。后叶渭清先生((1886年-1966年),字左文,号俟庵,浙江兰溪人,定居开化)对原稿和清本进行比对,并加以补充,经中华书局再次影印,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宋会要辑稿》。【2】

我馆现存的这本《宋会要辑稿》全书共8册,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本书因为内容丰富、卷帙浩大,堪称宋代史料之渊薮。

【作者简介】

图2 徐松(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松(1781年-1848年),字星伯,原籍为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幼年随父至北京大兴定居,在弱冠之岁即考中举人,可谓是当时的学霸,各种考试都能考中,不久授官为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他的天赋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以精深的史识和考据功力,辑录了如《河南志》、《宋会要辑稿》500卷、《中兴礼书》等重要的唐宋典籍,并撰写了《登科记考》、《唐两京城坊考》从而奠定了他作为清代实学——乾嘉学派后期中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尹波,《巴蜀文化的一座丰碑,宋代文化的一座宝库—浅谈《宋会要辑稿》》,【C】《儒学专栏》71页。

【2】  王云海,《永乐大典》本《宋会要》增入书籍考,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C】1994-2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