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大鹏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昵称15221501 2023-09-28 发布于湖北

      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初级中学   谭大鹏    邮编:444333

       摘要:新课标的到来对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阶段教学思路的转变,对于学生的考察不再单纯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分数考察,而是要求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开展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便显得极为重要,不但可以优化教学工作水平,还可以促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达到高质量完成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据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成为核心素养构建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基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培养策略。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完成的一门学科,优质完成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阶段依照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开展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以此促使初中地理学科达到高质量完成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学习状态完成自身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学习任务,并且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当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助力初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全方位优化教学工作水平[1]。从本质上来说,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充分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要求,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端正对于学习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加入到初中地理学科学习中,以此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
         针对于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其实对于初中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掌握更多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要充分遵循以下方面原则:
         第一,求知原则:所谓求知原则主要所指的便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阶段,教师需要做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先导,积极且科学的开展各项教学工作规划,并且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学习任务当中,并且能够在学习阶段对知识点学习提出疑问,这样不但可以令教师知晓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过程当中产生思考。
         第二,探索原则: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开展阶段也需要充分遵循探索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也要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当中各个知识点的探索欲望,以此激发初中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促使初中生能够对于课堂当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请教师长的方式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初中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探究的过程便是其学科能力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建议性策略——以《地形和地势》一课为例
      1.科学开展教学规划设计
         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开展阶段,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便是科学开展教学过程的规划设计,以此促使教学工作能够达到高质量完成的效果,全面提升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帮助初中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对于地理学科的良好思想认知,并且助力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开展《地形和地势》一课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细致的思考与探究,并且对于文章当中所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点进行总结,随后根据文章当中所出现的知识点顺序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当中教师可以适当性插入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应用,即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以此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助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2.合理定制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阶段,也要充分注重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也会对于教学工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所以需要充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确保教学目标充分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且合理的开展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设计[2]。例如:在《地形和地势》一课中,教师需要针对于课堂当中的各项知识点进行统筹规划、全面考量,使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细致且全面的掌握与地形地势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并且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以及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此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助推初中生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优质完成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在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开展阶段,教师要充分注重课堂导入方式,课堂导入的环节决定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能否集中以及学生的思维是否会跟随教师的教学引导,所以在课堂教学环节阶段要注重课上知识内容导入[3]。例如:在《地形和地势》一课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可以将预先制作好的小视频或者是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课堂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随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性提出问题,如:“通过视频的介绍你可以知晓我国有哪些地形?”、“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通过以上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后续课堂听课期间更加具有目标感与目的性,助力初中生形成初中地理学科思维,从而有效帮助初中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全方位提升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水平。

      总而言之,现如今,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十分多的不足,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这边需要我们对教学理念进行改进,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于地理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有整合性的总结。让学生切身参与进地理的教学当中,是地理知识不再枯燥。望上述结论,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波.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以七年级(下)"认识欧洲"(星球版)为例[J]. 地理教学,2017,000(017):39-42.

        [2]陈怀芬.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21,No.397(01):66+78.

        [3]张军.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外交流,2019,026(012):67-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