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想和你聊聊天

 新用户6824a8fO 2023-09-28 发布于山东

不想听道理,鼓励勉励的话也不想听。我想要看什么样的内容呢?

娱乐八卦,特别累的时候消遣一下。成长逻辑类的,特别清醒特别向上的时候,也能潜心研究。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不是特别累,也不是特别清醒的状态下,我希望看到的是某人真实的故事。

特别真诚,就像一个朋友和你聊天,在闲话家常般的口吻中对你有所启发,引你开怀或引人深思。一下子点醒了你长期思考却未解决的问题。

比如我在《我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中提及的出租车司机,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至今也很清晰。

但我一直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现在明白了。他带着幸福的模样,家人之间有温情彼此关怀,即使面临困境,依然做事坚定。

我刷到一个小视频,模拟对着指责自己的妈妈说出心声。

在老师的指引下,她说:“妈妈,即使你一直在指责我,但我有资格欣赏自己,我允许我欣赏自己。虽然你那么生气,但我可以过得更快乐。”

她说得艰难,说做不到妈妈生气自己却可以快乐。

在老师的导引下,她认识到因为把愤怒转移到她身上,妈妈从而轻松一些了,才最终觉得释然。

允许妈妈指责自己,原来是自己爱妈妈的一种方式,是自己替妈妈承担。

那一瞬间,我潸然泪下。孩子爱父母的方式,可能不是说“妈妈,我爱你”,而是饭菜即使不可口也吃得一点儿不剩。不喜欢的衣服也坚持穿上,或者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并不正确,也一并承受。

也许正是这些不欢喜对后来的自己,造成了成长创伤,难以释怀。

但重现这些场景才发现,虽然成长期的自己是弱小的,但正是以弱小来忠诚于父母,承担了父母的负面情绪。

虽然有的孩子长大以后无法释怀,与父母不再敞开心扉,但在自己幼小的时候,尽了最大的能力爱父母。

站在父母的角度,我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年以后不再与自己亲近。

也许父母子女一场,离别就在孩子能养活自己的那一刻。

我抱歉在自己不懂科学养育的时候,对孩子欣赏不够,也不想用“都是为了你好”为自己推脱。我在认知不够的情境下,不能科学地养育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说原谅,但能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